初中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调动之我见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正因为数学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使得不少学生在理解这一能级上发生困难,难以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不了数学技能,自然也就谈不上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了.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作为数学老师的我们,何不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入手,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夯实数学基础
  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呢?那到底怎样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本人
  想借此文浅谈个人的几点思考和做法.
  
   一、课堂情景精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心”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45分钟的收益如何,关键之一是课堂的一开始的前几分钟. 精彩有趣的情景导入,必将很快将学生带进数学“王国”,此时的学生完全抛开所有的杂念,几乎全身心投入到数学问题探究、知识的汲取中去了. 这是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应在课堂的情景导入上开动脑筋,设置出好的能吸引学生眼球的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情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迅速牵引学生进入数学课堂. 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植树节那天,买来了4棵树,在校园的花圃内已经栽好了如图所示(图略)的3棵树,现准备栽第四棵树,使得这4棵树所在的点组成平行四边形,你能确定栽第四树的位置吗?这一问题情景对于任何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第四棵树位置所在的点要与另三点组成平行四边形这种限制性和第四棵树位置所在点的多种可能性”这两方面又增加了问题的挑战性. 这一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情景,立刻把所有学生带进了思考状态,人人都在想,都在纸上画图,尝试着解决. 后来,自己能解决的当然高兴,不能解决的,也不甘示弱,精力更集中地走进新授课堂. 利用好情景导入,其目的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探究欲望这一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教者所设计的情景导入需要恰如其分. 所设情景需有数学味,要与本堂课的知识、思想方法有关联,是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索;所设情景要以学生生活体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应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否则,太简单的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调动不起兴趣,太难的会挫伤学生积极性. 同时,教者要设计好每堂课的情景导入又要讲创新,不拘一格,只要所创设的情景有利于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探究并富有启迪性的素材均可. 如,《勾股定理》可创设相关数学史话;《轴对称》可创设图案欣赏;《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创设剪纸活动;揭示数学思维的,譬如逆向思维,可创设司马光砸缸这一寓言故事. 好的情景导入,就像“数学王国”中的导游,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数学状态,领略“数学风光”,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二、简单之处放开手,满足学生“好胜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有极强的好胜心理,处处都要表现出“我是最棒的”. 我们不妨利用这种心理特点,来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课前,老师需结合学生实际对所教内容作出衡量,如果是学生自己能学的,就让学生自学,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展示的舞台. 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小组成员的带动下,即使数学基础很差的学生,因他们有一颗好胜心,他们也会静下心来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总结知识并运用知识. 同时,教者也要精选出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创新能力的好题,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讲解. 因每名学生都想借此机会展现自己,个个都精力集中,开动大脑,积极探索,小组互动. 这时,整个课堂活起来了,每个角落里都有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积极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充分运用好初中生天生就拥有的好胜心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达到课堂效益最大化.
  
   三、疑难之处巧点拨,树起学生“自信心”
  
   《课标》指出,课堂中,老师是主导,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学生的释疑者.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严密性、精确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致使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的初中生而言,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难免会遇到困难. 如概念难以把握好内涵和外延;法则和公式难以注意到适用条件和各种变式运用;定理难以界定好条件和结论;解题时难以找到解题思路,总结出解题方法等. 所有这一切,如果老师不及时加以点拨和解释,就势必造成学生觉得数学高不可攀,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失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概念是数学的细胞,学好数学,理解数学概念至关重要. 在新课前,老师对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 对于特别抽象的概念,宜采用直观教学法,以便更方便地揭示出其内涵. 如学习函数的定义时,可以把学生带进物理实验室,利用稳压电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感受灯泡亮暗程度随电阻的增大而怎样变化. 经过多次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出函数就是揭示现实世界中,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而变化的一种数学模型. 学生在这样直观化的教学下,定能参透函数概念,自然有信心学好下面的变量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只有老师的讲,那是没有活力和创新的课堂;只有学生的学,没有老师的指点和及时归纳,那又是没有后劲和深度的课堂. 只有将学生的自学和老师的恰当点拨有机结合,才能产生课堂效益最大化,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学生自主学习,日益成为中学数学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其基本流程为:老师导入,学生自学,小组互动,老师答疑,师生总结,拓展延伸,练习反馈. 以上几点,只是就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这一层面上提出的思考,若有不当,敬请指正.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 获得一些体验”. 那么什么是体验呢? “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 所谓“体验学习”,即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引导他们去感受,去考察,去经历,最终达到认识和掌握. 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
现实生活精彩纷呈,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呈现给你的是多种选择方案,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呢?  七年级数学(上)(人教版),p82例3、p96探究2就是这类问题,七年级的同学由于初次接触。加之课本对这类问题的解法也没有具体的模式,对这类问题的解法多数无从下手,下面谈谈这类问题的解法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心力
本文运用中国工业31个行业1998年-200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能源价格、FDI的进入程度、进出口商品结构、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和R&D投资强度对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能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通常具有较高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数据,选取各省名义GDP年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教学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简要描述.它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在数学教学中,国内外有几十种教学模式,对中学数学教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主要有下面几种基本模式:①讲授模式:它属于传统模式,其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了知识的形成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金融界受到了一次极大的震荡,甚至可以说是行业“洗牌”,许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受到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房贷业务上也有同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