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学习中的英国文化语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s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语言学目前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也成为我国英语学习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以英国文化语言下的英语学习进行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国;文化语言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7 -01
  
  从小学英语到初中英语,到高中英语,我们的教师不断努力尝试,希望能够运用各种快速的、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学好英语。但要知道真正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是很难的,不仅需要阅读量的不断提高,听说能力训练的不断强化,还需要了解一定的纯粹的、地道的英国文化语言,这对于激发英语的学习兴趣定很有帮助。
  那么,如何了解英国文化语言呢?除了通过我们的历史教师的努力,学生们的兴趣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英语教师能够从英国的文化特征,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角度,通过东、西方文化语言的差异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了有效地英语学习。
  一、文化语言的内涵无处不在
  英国文化语言的内涵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位英国外教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中国学生在用过Hello之后还用“Where are you going?”作打招呼的话。事实上,在英国如果对方不是真想了解你去哪里,是不会问这样的问题的,而且这样的问题有打探别人隐私之嫌,远不会像在中国用的这样广泛。
  在词语的使用上,这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理解障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果只是把单词的字面意思串起来,不考虑其文化内涵,常常会出问题。例如,peasant一词在英国的原义是中世纪封建生产关系中租用贵族土地的农业生产者,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后,已逐渐被farmer一词所代替,用peasant一词指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贫苦雇农应该是可以的,但用来指今天的中国农民就不够准确了。
  此外,我们在阅读英国报纸时,常遇到public school一词,有些人就望文生义地将其理解为“公立学校”。事实上,在英国它是独立于普通学制的收费学校。不仅收取学费,而且学费非常昂贵,是英国上层阶级成员就读的学校。需要顺便指出的是,该词在美国是指“公立学校”。英语中这类例子还很多,如grammar school(文法学校,但实际指大学预科),the Queen’s Speech(首相的施政演说),the Queen’s English(标准英语)等。
  二、学英语可以从名著入手
  如同学透汉语要学古汉语一样,学习英语例如可以从莎士比亚和《圣经》等书籍中汲取营养。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整个英语文学的高峰,对英语语言的发展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的表达手段和表达能力。据统计,莎士比亚使用的词汇有34,000左右,是英语作家中用词最丰富的一个,其中1700多个是他自己创造的(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他的许多语句或意味深长,或机智幽默,而广为世人传诵,成为英语成语和警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1)A young man married is man that’s marred.
  (2)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h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学生可以通过莎士比亚的作者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同时了解英国文化,拓宽视野,更好的学习英语。
  关于宗教对于世界文化的影响,英译《圣经》对英国文化和语言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过去英国人世世代代在教堂和家中诵读《圣经》,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比中国人学《论语》,《孟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人们仍引用《圣经》中的典故、故事,以及谚语和成语。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从《圣经》中获得灵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而,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莎士比亚和《圣经》就如同中国人不懂《论语》和唐诗、宋词一样,是无法理解“学而时习之”和“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类的习语和诗句的。
  三、“文化传统”是理解当代英语语篇文本的钥匙
  关于英国文化中的民族性方面传统,要通过经验进行验证,然后根据“两利相权择其重,两害相权择其轻”的原则决定取舍。例如,在曾有一篇关于英国和欧盟关系的文章中,讲到incrementalism(渐变主义)文化传统使英国民众对欧元这样的新事物普遍持怀疑态度,这迫使亲欧的布莱尔政府只能采取一种“wait and see ”(等待与观望)政策。不了解英国文化传统的读者,理解这样的文章时,恐怕就会有一些困难。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圣经》,还是今天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只有点滴积累,不断丰富这些背景知识的储备,我们才能学好、学透英语。并且,我们了解英国文化也不仅仅是为了学好英语这样的功利目的,也要以英语作为工具,从英国文化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布罗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毕继万译)[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4]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也许是女孩子的缘故吧,看见花儿时,我就想轻嗅它的芳香,看见鸟儿时就想抚摸它的羽毛。当然,这份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在大树这儿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门前的这棵树无比繁茂嫩绿。娇嫩的树叶,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上前去,接受着阳光的洗礼,充满了蓬勃向上的力量。清晨,它抖落身上的露珠,迎接朝阳;傍晚,它送走落日的余晖,等待明月。   那时,我崇拜地看着那些爬树很灵活,很轻巧的哥哥姐姐。
摘 要:在坚持“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型都可以对教学的程序进行合理的调整。本文探讨了“活动单导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施以及教师在推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高中英语;关系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3 -01    如皋推行的“活动单导学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江苏 靖江 214531)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行,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话高度阐释了改革的内涵及其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代,改革已经成为强大的时代潮流,2008年又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史自然成为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笔者就高中历史选修一《
摘 要:气势,在古代文论中多称“气”、“文气”。仅就文章而言,气势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来自文章的思想感情力量;二是来自文章的结构形式、语言声韵。本文探讨了古诗文气势的构成。  关键词:古诗文;气势形式;营造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2     气势有理势、情势、构势、言势四种表现形式。其中,理势、情势属文章的内容,是
医生告诉他,母亲除了有脊髓空洞症外,她的椎基底动脉主干狭窄80%以上,这根直供生命中枢的关键血管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导致昏厥甚至猝死。这两种严重病症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大约需要十余万元的花费。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不富裕,父母靠种地为生养育他们姐弟四个,现在虽然姐弟们都上班了,但家里还欠着七八万元的外债。   那天,医生再一次告诉他,如果再不去大医院及时就诊,母亲很可能会成为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复习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点做一个归纳梳理,帮助学生掌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淅的知识架构。成功的课堂小结,对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
摘 要:文章的写作过程,本质上就是人们对事或物(写作对象)认识的发展过程。文章的思想深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写作的过程只不过是对认识过程的记录而已。要学会写作,就必须学会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认识与写作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关键词:写作;认识;本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1 -01   文章的写作过程,本质上就是人们
摘 要:问题情境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  关键词:问题情境;障碍性;探究性;简洁性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9 -01   问题情境是指把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认为好的问题情
摘 要:人物速写是素描高度提炼的产物,学生学会速写,让其认真仔细地去体验生活,观察事物的特征,描绘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审美、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速写;兴趣;欣赏;理论知识;透视关系;示范;材料应用;表扬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6 -02    速写技能训练是中学美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现代教育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环化学复习法,即单元复习——分类复习——模拟考试。    一、单元复习,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    单元复习课以课本知识复习为主线,以相对独立的章节知识结构为单位,紧扣知识点,遵循认知规律,选择正确方法指导学生加深理解概念,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水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延伸、迁移的目的。  改变传统复习时以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为主。学生以听、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