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欢这样的历史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学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所以如何从历史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和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并乐于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历史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激活课堂,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一、导入新课:让歌声飞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开场白,往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难忘九一八》时,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沉重而悲凉的音调饱含着愤怒的感情,对东北同胞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九一八,九一八,”反复出现四次,感情层层递进,把东北人民反对侵略者,要求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爹娘啊,爹娘啊”悲痛声中蕴藏了东北同胞要起来斗争的力量。这一切都深深感染着学生,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
  
  二、教学过程:深入情境,体味历史
  
  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自由驰骋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身心投入,与教学节奏相一致,与教学氛围共融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教学情境氛围的营造,掌握学生信息,采取多种方式牢牢把握学生的情感线、信息线,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内容情境之中。
  “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教师要善于打破时空限制,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我事先在黑板上悬挂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与画面中的人物对号入座,班里的学生摇身一变:有的成了汴河上的船夫,有的成了忙碌清贫的饮食摊主,有的成了出身高贵的官员,有的成了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大家现身说法,谈自己的衣食住行,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俨然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浑然不知身外的现实世界。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这样设计:假如你是历史中的人物,面对此情此境你如何想?怎样做?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不再感觉到历史的遥远和陌生,而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把不理解的问题或不同观点用提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如在学习《全面内战的爆发》时提出问题:如果毛泽东不去重庆谈判,蒋介石会怎么办?毛泽东在重庆如有不测,中国共产党会怎么样?为什么国共谈判对人民军队问题和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协议?国共谈判的照片上为何有美国人?美国为什么要帮助国民党而不帮助共产党?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探究、质疑、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课堂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他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七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有力、坚强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就能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小组竞赛:落实课堂所学知识
  
  讲课完毕,进入课堂练习阶段,我对学生说:现在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我们来个男女大比拼,看看男同学对的多还是女同学对的多,好不好?“好——”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看着学生们瞪着大大的眼睛认真地背诵,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忍俊不禁。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竞争机制的引领下,你追我赶,学得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赵国忠.教师最需要什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责编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 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素质的基本要素。新一轮的课改要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创造教育为理论基础,学生通过教师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及课内外有效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时代要求的创造性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思维素质    在中学创造性教育中,笔者认为,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是创造性人才素质形成的重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新课程第一年自主命题,就地理题目而言,从内容上看,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量大致相当,气候与城市是全卷命题最重要的内容,考查的是地理学重要的主干知识;从命题切入点上看,有些题目不乏亮点,角度新颖。但综观全卷,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现从笔者的视野入手,谈些粗浅之看法,请各位同仁专家批评指正。    一、试题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不够    看不出新老课程下的试卷差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设计不仅应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堂呈现出生活化的景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下面,以《市场交易的原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摘 要】 每年都有学生到高三才突击学习音乐,时间短、内容多,作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了各科内容的训练方法,和同行们相互交流。  【关键词】 高三考生 高考内容 强化训练 训练方法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生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难以竞争文化类高等院校,而又想搭上高等院校的末班车,因此纷纷转学艺术类。就目前考生情况而言,特别是近几年广西考生的情况,专业考试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声乐,
当下,中国平面设计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如何使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语言表现在这样的碰撞中再放异彩,体现本土设计的时代属性,已成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传承中国传统图形元素    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选题取材、意义象征和造型表现等造物美学和设计哲学上给我们无穷的启迪,它是先民针对表现对象在视觉美感、图像表现、设计应用等问题上的解决之道与经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的、互助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师生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班主任应该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管理,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导师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呵护、关爱、激励学生,才能做好各项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关爱学生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应该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管理,
【摘 要】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目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从情感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入手,分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注重情感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得以升华,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有价值和意义。  【关键
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比较重视教师怎么教,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是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一支粉笔一张嘴”,对学生学的活动过程比较忽视。于是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与时间就减少了,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今,参与式教学法的引进,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由“讲演者”变为“导演”,学生由
随着当前社会、学校、学生都逐渐重视地理课及高考3 X的政策出台,地理教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巩固地理教学的阵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这是摆在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个人的体会就是“改进地理教学方法,向45分钟要效率”。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上好一节地理课,需要教师付出许多辛勤的劳动,包括正确的理解,熟悉教材,编写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的德育课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以新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自觉内化的理念为指导,深入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和成功感受,使德育课真正发挥对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导向的功能。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德育课 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