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新闻价值取向中的“非正常”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_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新闻?这个概念教科书上有专门的解释,不需多说。
  但笔者认为,有个问题值得讨论:曾被教科书批判的西方媒体新闻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那么“人咬狗”是不是新闻呢?比如说一个人,他被狗咬伤了。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如果你把这个事件作为新闻采写,谁会有兴趣看呢?如果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把一只狗咬伤或活活咬死,我想这个事会有“看点”。记得上海有家报纸报道过人咬狗的新闻,大意是说“醉汉咬狗”,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人狗互咬。这名醉汉逗耍邻家的小狗,但酒气熏狗,小狗翻脸不认人,一口咬住醉汉。醉汉也恼羞成怒,张嘴一口反咬住小狗,落得一嘴狗毛,又狠命撕拉,将狗活活咬死扔进江中。
  近年来,“人咬狗”的新闻不断出现在国内媒体上,中国传统的新闻价值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最近10多年异军突起的都市类报纸,在报道选材上贴近服务对象,其新闻判断的价值取向更注重于事件本身的“非正常”性,在这个价值取向下,其新闻也越来越让人“耳目一新”,一些都市报靠一些“非正常”鲜活的新闻吸引读者。
  以《大河报》为例,《大河报》是1995年创刊的一份省级都市类报纸,主办单位河南日报社当年投资省会郑州,做广告搞发行,以至于满大街都是《大河报》的办报理念标语: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时至今日,《大河报》已发展成为日发行100多万份、全球日报发行百强的大型都市报,她的成功法宝就是:新闻立报。
  《大河报》的读者分布各个阶层,上自政府官员,下至街头卖菜的、摆摊修鞋的,养花的、遛狗的、炒股票的……
  问题出来了,人家为啥花钱买你的报纸?就是因为你的报纸有看头,所以你办报就得对准读者的胃口:这就要求你刊登极少数的会议新闻,即使有不得不发的会议新闻,也要写得有趣、通俗易懂,最好是解读的方式,让读者轻松了解国家大事;社会新闻更要求事件本身超出“常规”,其新闻价值取向就是“非正常”。
  为了不遗漏新闻线索,报社要求记者24小时开机,读者提供的线索五花八门:比如哪条路上发生车祸,死了俩人,围观群众上千人;两口子打架闹离婚了……一个记者每天都要对几十条新闻线索作出判断:什么才是新闻?哪个最有价值?
  那么,路上发生车祸,死了俩人,围观群众上千人;两口子打架闹离婚了……这是新闻吗?这不是新闻!因为车祸每天都有发生(超过5人的大型车祸例外);两口子打架更是常事——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常事。那么,哪些是不正常的事呢?
  同样是车祸、两口子离婚案件,如果车祸一下死了10人以上,或者是全球著名影星闹离婚——这就是新闻,因为这是非正常的事件和非常人的家事。所以这就是新闻,这就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所以,笔者把都市报新闻价值的判断综合成3个字:非正常。
  有了非正常这个“公式”判断,辨别新闻就轻车熟路了。比如笔者以前曾写过的新闻,有个读者打电话说,他贷的2800元贷款,早在1年前就连本带息还清了,可是居然又收到了商丘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发来的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他的名字还被列为赖账户在当地媒体上曝了光。
  这个事情就不正常了,一年前已经还清的贷款怎么还会收到催还通知书?笔者在带着这个“非正常”的疑问进行一天的调查采访后发现:原来这个县清收不良贷款政法工作组的人,把贷款户还的贷款给吃喝了,还有其他人归还的4万多元贷款也被当做工作组的日常开支、发福利花光了,这些款根本就没有入账。所以才造成贷款户还款后又收到催还通知书的情况。笔者在《大河报》上发了一篇《“糊涂”清贷“潇洒”花钱》的报道,几天后,由于一些领导的签字批示,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那么,是否“非正常”性的新闻事件仅限于监督报道呢?正面报道是否就不需要这个“公式”呢?其实,正面报道更需要“非正常”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比如说捐款,有捐款修路、建校的,有捐款几十元、几千元、几万元的、几十万元的,但一个人捐款6000多万元建学校,这就是“非正常”的事了。
  印尼华侨宋良浩,为商丘市捐资6000万元建了45所学校,笔者在2005年对宋良浩作了独家专访,又发现了许多不正常的事情,比如在一些细节上,笔者与他一起去考察他建的学校,一天去了十来所学校,每到一处,当地政府官员都要陪同,首先要给每人发一瓶矿泉水,许多人把喝掉一半的矿泉水扔掉,再打开一瓶新的,而宋良浩一天只喝一瓶矿泉水,把没有喝掉的半瓶矿泉水带到宾馆继续喝。在笔者惊讶他的节俭时,他只说了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扔掉可惜了!”笔者把这个“非正常”的细节作为报道开篇的小标题,并重墨写了,使得《印尼“纺织大王”商丘寻根捐资6000万建学校45所》这篇报道获得成功。
  在娱乐新闻方面,同样会遵循这个价值取向,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艳照门事件。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当时这个事件轰动全球,连中国的小学生考试也用上了这个事件。它为什么妇孺皆知?因为裸照!一个男人和他情人的裸照被传到网上,不管这个人有多普通,也是“非正常事件”!这无疑是个新闻。而这个事件的当事人是大名鼎鼎的影星,这就太不正常了!这不仅仅是人们对裸照猎奇的心理需要,还使所有的人都震撼了:哎呀,影星咋会这样啊
  笔者所说的“非正常”,并不是为了追求“猎奇”、“花边”、“刺激”。相反,“非正常”代表了都市类报纸的新闻价值取向的一种特征。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成功的报纸,其所发表的新闻都是非正常的事件。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以及美联社的新闻,都讲究新闻的“非正常性”和“新鲜性”。
  
  编校 施宇
其他文献
籽粒硬度是小麦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的磨粉及加工品质有重要的影响。籽粒硬度主要受位于5D短臂上Hardness(Ha)的两个主效基因Puroindoline a(Pina)和Puroindoline b(Pinb)的调控及基因Grain Softness Protein-1(Gsp-1)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从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DV92中克隆基因Pinam、Pin
目的:探讨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小学教师眼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至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
在我国主要小麦种植主要以冬小麦种植为主,和春小麦相比,冬小麦的生育期长,产量潜力高;品质好并且改良空间大;夏季成熟,能与其他作物进行交替种植,实现两年三作或一年两作的种植方式,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黑龙江省冬季冷冻持续时间较长,最低气温过低。年降雪量在年际之间波动幅度较大,进入封冻期之前秋季自然气温波动剧烈,常常导致冬小麦低温驯化不够充分,第二年早春有经常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冬
棉花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的种植方式与普通的粮食、蔬菜也有区别,棉花对自己的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棉花的栽培技术相较于其他农产品的栽培技术更加复杂与严格.农民
棉花三系杂交制种技术不仅成本低廉、简便高效,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棉花产量。棉花恢复基因定位与分析对于研究恢复基因作用机制和改良恢复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为亲本,构建F2群体,通过调查F2群体单株的花粉育性,确认恢复基因的遗传模式;对课题前期初步定位的13个SSR标记进行D基因组本地Blast分析,然后对候选区域内存在的PPR基因及其它基因在NCBI网站Blas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