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让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要求重构原有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从讲学者到教学引导者,从课本知识的复述者到知识的构建者,从单一型教师到复合型教师,从经验型“教书匠”到智慧型研究者等,教师的角色亟待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线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
   一、从“要学生学”的讲学者到“学生要学”的导学者的转变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考所考查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前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到现在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新课程下,广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首先,兴趣是“学生要学”的最好的牵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与成才的动机源和催化剂。我们常会看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乐于去做,而且积极主动,甚至废寝忘食。对不感兴趣的事,就消极应付不去完成。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不感兴趣,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使教育的方式多样化,利用现代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以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并可以综合投影仪、多媒体、光盘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样,既可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又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又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读书、感知、观察、分析与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到自我教育、實现教学目标。
   二、从“教教材”的本体型教师向“用教材教”的指导型教师的转变
   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定教、教为促学”的响亮口号。“以学定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
   教师对于学生是教“方法”而不是教“知识”。因此,新课程强调由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人与鱼”,更要“授人与渔”。知识是刻板静态的,是前人已有经验的总结。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那么的生硬,难以理解,而教师面对着一个个知识点,用传授的方法硬塞给学生,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样,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成为自己的,往往容易遗忘。优秀的教师注重方法。教方法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如何理解,如何掌握知识。事实上,在注重方法引导的课堂上,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精讲、精导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老师。所谓精讲,就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充分把握教材、课标和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实质和关键,讲在点子上。因而“精讲”不在于量上,更重要的是在于质上。反之,如果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抓不住要点,讲不到关键之处,即使讲的再少也不能算精。所谓精导,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评价。一个个启发学生深思的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效果。精导,还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的方案。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是任凭学生自由探究,不是放羊式的学生自由活动,而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的学生活动,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的。
   三、从经验型的“教书匠”到智慧型研究者的转变
   教育源于生活,新课程呼唤“生命课堂”。教学过程本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唤醒,课堂,本是一种生活。既然如此,那么教师为何不换种思维,从“教书匠”的角色中出来,而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呢?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成为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有利于教师的持续进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研究可谓无处不在。大到地理教育目标研究、地理课程的编制、高考试题的研究等,小到一堂地理课的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等。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深深感到,我们的教学研究应该主要侧重于对我们自身教学中具体性、个别性、情境性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技艺的提炼和总结等,即研究主要以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点。如我们地理教研组就围绕课堂教学组织了“创新教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小组,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我们也注重理论学习,广泛收集报刊上的有关研究课堂教学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努力捕捉教学研究信息,了解教育发展、教育改革动态,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给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许多学习、完善、进取的机遇。只要地理教师从传统的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塑新角色,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必能使教学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同时,只有使地理学科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才能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缪水娟.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永康,李华平.高中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数据来源从《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选取2003年各省的截面数据作为原始数据,以当年价格表示的各省农业GDP作为Y(单位:亿元),当年价格表示的各省财政对农业的支出额(以农村固定资
浙江金华地区古镇多为血缘村落,以宗族为纽带聚居在一起.其建筑深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精美绝伦的“东阳木雕”正是发源于金华地区.金华地区的古村镇十分重视教育,这对该地
金融产品是无形的产品,消费者只能凭对品牌的印象进行选择,因此企业的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有着决定性作用。企业品牌识别的要素主要包括CI设计、品牌与品牌识别设计、色彩、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