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和防治方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和防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科在2007年1月以后收治的小儿烧伤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19例中的治疗和护理观察,总结出对此病的治疗与护理的正确方法。结果 除1例因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其余18例均临床治愈。结论 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是治愈小儿烧伤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0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至今我科共收治19例小儿烧伤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在6月—3岁之间,平均2.5岁。烧伤面积 12—35%TBSA之间,烧伤面积>10%TBSA,平均烧伤面积为25% 。
  2 发病原因
  大面积烧伤后早期机体发生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胃肠等器官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产生过量氧自由基,损伤胃肠黏膜,胃肠黏膜则发生水肿、充血、出血、应激性溃疡等。
  3 临床症状
  (1)前驱症状:表现为上腹痛、腹胀,频繁恶心、呕吐甚至出冷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2)伴随症状:呕吐咖啡色胃内容、黑便
  4 特征
  (1)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
  (2)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儿多发生在烧伤面积较大的深Ⅱ°、Ⅲ°等严重烧伤患儿。
  (3)多于延迟复苏导致的延迟性休克及创面继发感染者。
  (4)应激性溃疡如无症状,临床不容易诊断而易被忽视。
  (5)纤维内窥镜检查是早期诊断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5 治疗
  以镇静、抗休克、控制感染、止血为主。镇静剂要慎用。因为在休克期的烦躁,可多考虑血容量不足引起的。
  5.1 预防
  5.1.1 治疗原发病。尽早去除应激因素。
  5.1.2 补液,防治休克,以恢复胃肠道血液供应。
  5.2 治疗
  5.2.1 在治疗初期、早期可给予抑酸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抗休克期可给予西米替丁静点。
  5.2.2 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减少对创伤的高代谢反应,如给予静点彼迪小安。
  5.2.3 止血药的应用,可给予立止血。
  6 护理
  6.1 基础护理
  6.1.1 保暖和预防体温过高
  病房温度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必要时给予热水袋,但温度不宜超过50度。使患儿体温在36.5-37.5,如患儿体温超过39,应及时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抽搐。
  6.1.2 喂养
  如无呕血或少量呕血时可给少量温牛奶,如剧烈呕血,应禁食,给予静脉营养。
  6.1.3 做好创面护理,减轻疼痛刺激,减少休克因素。
  6.2 急救护理
  6.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特别注意头面部烧伤或有吸入性损伤的患儿,严密观察呼吸功能,监测血氧变化,床头备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保证气道畅通。
  6.2.2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障有效的静脉输液,迅速达到补充血容量的目的。
  6.2.3 严格遵循输液原则,合理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有效抗休克治疗。以“先晶后胶”“先快后慢”“晶胶交叉”为原则。按我国烧伤休克期补液的计算公式: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晶胶体(1.8-2.0)ml×面积×体重(kg),加水分(5%G.S):2岁以下100-150 ml/kg.d,2岁以上50-100ml。其中K=实际输入晶胶体/(面积×体重),计算结果第一个24小时的K值为1.8-2.0ml,第二个24小时的K值为1.5ml。第二个24小时补液总量:晶胶体按第一个24小时量的一半补给,水分同第一个24小时。关键是伤后第一个8小时尽量补足,一般补给总量的一半,后16小时补给其余的一半。晶体和胶体的比例一般为2:1,重度烧伤患儿可按1:1计算,后16小时补余下的一半。输液速度按生命体征变化和尿量情况及时调节。
  6.2.4 认真监测患儿的神志、心率、呼吸、尿量、循环情况,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和精神神经系统的改变。随时掌握病情变化。给予患儿多功能监护。小儿烧伤后脉搏细速无力,可达140-180次/分,呼吸节律不整,可达30-60次/分,护士应注意呼吸频率、节律、肢端温度及口唇颜色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及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
  6.3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6.3.1 严重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时,可给予胃肠减压,要选择柔软、型号适宜的儿童一次性胃管。
  6.3.2 胃内注入止血药
  6.3.3 适当应用镇静剂
  7 结果
  除一例因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其余18例临床治愈。
  8 结论
  小儿烧伤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和治疗同样重要,预防重于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预见性地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烧伤学临床新视野》2005年5月.
  [2] 《烧伤治疗学》2006年1月.
  
  作者单位:长春市儿童医院外科130051
其他文献
应激反应是动物体对各种环境因子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要正确地认识到应激对动物机体健康的双重作用,在生产中分别予以利用和预防。
探讨混凝土碳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结构随机寿命概念.应用随机原理和可靠度理论,对混凝土结构碳化寿命进行耐久性可靠度分析,进而提出适合计算的碳化寿命预测方法.在取得
分析影响建筑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生态住宅声环境的建筑设计对策.对于室外噪声的处理,应考虑采用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手段,即通过合理布置噪声源,控制道路交通噪声,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高层建筑受下垫面热辐射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高层建筑受下垫面热射辐射量的理论计算关系式.下垫面对高层建筑的热辐射随其距高层建筑水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吸水率为1 300倍的膨润土/聚丙烯酸钠超吸水性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R)和热分析(TG)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和分
由同一锥面上的平面波叠加,给出无衍射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光束(无衍射J0光束)的解.利用衍射积分理论,导出平面波通过轴棱锥后的光场分布.数值模拟轴上光强和横截面光强的分布,结果证明
通过两批试件(7个试件)9次试验,研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加固带壁柱砖墙的平面外受荷性能.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采用GFRP对带壁柱砖墙进行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砖墙的平面外抗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