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来源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评价CT和MRI极大地提高了纵隔内病变的显示率和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分析手术和病理证实神经节细胞瘤7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的CT和MRI表现,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3-36岁。结果:肿瘤常呈半圆形或椭圆形,纵轴径比横径或前后径长,边缘锐利,1例神经节细胞瘤经椎间孔侵入椎管呈哑铃形。CT示:肿瘤实性部分呈等或稍低于胸壁肌密度,CT值:30.7-35Hu,囊变部分呈比脑脊液稍高的低密度,CT值:15-28Hu。T1WI示肿瘤等或稍低于胸壁肌信号,囊变部分稍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肿瘤纵径长于其他径是重要征象,CT和MRI能显示肿瘤形态特征,提示诊断。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CT;磁共振成像
  
  Latter mediastinum ganglion cell lump and ganglion nerve metrocyte lump CT and MRI diagnosis
  TAN Feng XU Guang-ling
  【Abstract】goal:After the analysis the mediastinum ganglion cell lump and ganglion nerve metrocyte lump CT and the MRI performance,appraised CT and MRI enormously enhanced in the mediastinum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demonstration rate and is accurate rate. Material and method:Analysis surgery and pathology confirmation ganglion cell lump 7 examples,ganglion nerve metrocyte lump 2 examples CT and MRI performance,among:Male 5 examples,female 4 examples. Age:3-36 year old. Finally:The tumor often assumes the semicircle or the ellipse,vertical axle diameter compared to transverse diameter or around diameter long,the edge is sharp,1 example ganglion cell lump assumes after the hole invasion . CT shows:Tumor solid partially assumes and so on or slightly is lower than the myo- density,the CT value:30.7-35Hu,the pouch changes partially assumes compared to the slightly high low density,the CT value:15-28Hu. T 1WI shows the tumor and so on or slightly is lower than the myo- signal,the pouch changes partial slightly is higher than 液 the low signal;T 2WI assumes the high signal. Conclusion:The tumor vertical diameter is long to other diameters is importantly drafts the elephant,CT and MRI can demonstrate the tumor shape characteristic,prompts the diagnosis.
  【Key word】ganglion cell lump;Ganglion nerve metrocyte lump;CT;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y
  
  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国内报道不多(1),本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神经节细胞瘤7例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着重分析其影像表现,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9例中,男5例,女4例。年龄:3-36岁,其中小于5岁7例,10岁1例,2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均为3岁。临床表现:干咳2例,后背酸痛2例,查体胸部透视发现5例。手术、病理:肿瘤呈实性5例,部分囊变4例;神经节细胞瘤7例,其中伴灶性神经母细胞2例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
  1.2 影像检查方法:胸部正侧位像9例,CT平扫9例,其中4例使用Philips Tomascan SR 7000螺旋CT机,5例使用Seimens CR 全身CT机,层厚和层距均为5-10mm;3例使用Seimens Compact 1.0T超导磁共振成像机,自旋回波序列,T1WI(TR/TE500/15ms),T2WI(TR/TE2000/90ms),层厚8mm,层距4mm。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左后纵隔4例,其中,上后纵隔2例,中下后纵隔2例;右后纵隔5例,其中,上后纵隔2例,下后纵隔3例。其中经椎间孔侵入椎管1例。
  2.2 肿瘤形态和大小:肿瘤呈长圆形5例,半圆形3例,哑铃形1例,肿瘤内后壁紧贴椎旁和后胸壁。肿瘤上下纵径比前后径和横径长,最小者3×3×5.0cm,最大者4.5×4.5×9.0cm。
  2.3 肿瘤密度和信号:胸部平片和CT平扫示肿瘤密度均匀,但前者不能区分囊实变,后者示囊变部分CT值15-28Hu,实性肿瘤或实性部分软组织密度CT值30.7-35.0Hu;T1WI示实性肿瘤或实性部分与胸壁肌肉相等或稍低信号,T2WI示高信号,囊变部分T1WI示比脊髓脑脊液稍高的低信号,T2WI示高信号。
  2.4:肿瘤边缘和毗邻关系:肿瘤边缘清楚,突向胸腔和纵隔内,相邻气管、食管、上腔静脉和头臂血管受压移位,纵隔内脂肪清晰7例,相邻局部边缘模糊和胸膜增厚1例。
  
  3 讨论
  
  3.1 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均发生于椎旁交感神经链神经节的神经母细胞,前者为良性,由成熟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后者为恶性,由神经母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的神经节细胞、增生的神经鞘细胞和神经胶质组成。二者均多见于5-8岁,偶见于成人。本组2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均为3岁,7例神经节细胞瘤中,小于5岁5例,10岁1例,36岁1例。临床上无特异性,大多为偶然发现。其症状决定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对相邻器官的压迫。刺激胸膜可有胸背疼痛,压迫气管可有干咳、喘息,甚至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有吞咽困难,压迫肋间神经和臂丛神经可出现相应胸背和上肢麻木及疼痛,肿瘤经椎间孔侵入椎管压迫脊髓,产生相应水平脊髓压迫症状,甚至偏瘫,上腔静脉受压,可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等。本组入托检查和常规查体胸透发现分别为3例和2例,干咳2例和胸背酸痛2例。
  3.2 交感神经链位于椎旁沟,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沿方向生长,向下可进入腹膜后,向上达颈深部,这一特定解剖部位和肿瘤生长方式使其形态具有一定特异性。肿瘤呈半圆形或长圆形,上下径比前后径和横径长,内缘部较扁平。胸部透视和正侧位片,尤以CT冠、矢状二维重建和MRI冠、矢状位均能清晰显示其形态特征。CT和MRI横轴位示肿瘤呈椭圆形。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常有分叶,同肿瘤有包膜,肿瘤边缘清楚,相邻结构受压移位,纵隔胸膜掀起,纵隔脂肪间隙清晰,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伴神经母细胞可见相邻局部边缘模糊和胸膜肥厚,无胸腔积液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经椎间孔侵入椎管使椎间孔受压扩大,脊髓不同程度受压移位。
  3.3 CT平扫示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呈与胸壁肌相等或稍低均匀软组织密度,CT值30.7-35.0Hu;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更易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使肿瘤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使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本组1例神经节细胞瘤伴灶性神经母细胞,镜下见出血和钙盐沉积,但CT示其密度较脊髓脑脊液高,CT值15-28Hu。
  3.4 MRI信号决定于肿瘤是否有坏死、囊变和出血的血红蛋白衍生物。肿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在T1WI中示信号强度与胸壁肌相等或稍低;但比脊髓脑脊液信号稍低,出血信号决定于血红蛋白衍生物,典型的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呈短T1和长T2信号;Gd-DPTA增强扫描示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本组2例病理组织镜下见灶性出血,经MR图像未能显示。
  3.5 后纵隔肿瘤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包括来自交感神经节的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来自脊神经根的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发病年龄小,以2-5岁多见,男稍多于女,进展快,临床症状重,常有皮肤苍白,贫血和多汗等,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68%阳性,肿瘤分叶,边缘模糊,侵蚀临近结构,骨破坏和胸膜肥厚、腹水等,以及蛛网膜软脑膜转移较多见;肿瘤更易出现出血、坏死、钙化,肿瘤密度和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神经根的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对邻近结构呈压迫性改变,常经椎间孔侵入椎管呈哑铃形,钙化罕见,前者可有囊变,后者常为神经纤维瘤病的组成部分。肿瘤密度和信号较均匀呈软组织密度和信号,含脂质者,密度稍低,与侵入椎管呈哑铃形的神经节细胞瘤或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难以鉴别,但仔细分析肿瘤的径线,如:上下纵径明显大于其它径线者应考虑后二者的可能。
  此外,纵隔淋巴管囊肿,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神经肠源性囊肿和膈疝,也应注意与囊变的神经节细胞瘤和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相鉴别。
  
  参考文献
  [1] 李欣,张丽群,杨志勇。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12:814
  [2] X线诊断学,第一册,胸部,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 P168页
  作者单位:158307 黑龙江省密山市8511农场医院1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解放军211医院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提高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对报道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和讨论。结果:该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排黑便,上腹部CT、磁共振和胃镜检查均提示十二指肠肿瘤,行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十二指肠梭形细胞瘤,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CD117(+),CD34(+),结合蛋白(-),S-100蛋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同时达到治疗和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5例各种宫颈病变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行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一次成功率为98.5%(330/335),平均手术时间为5.8分钟,出血量8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结论:LEEP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9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一步进行分析重症肝炎的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重性肝炎90例诊治情况。结果:本组90例重症肝炎病例死亡23例,平均住院天数28天。结论: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扼制病情预后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重症肝炎;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in hepatitis in 90 ad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0例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高发年龄50~60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饮酒、糖尿病最常见。首发症状以眩晕、头痛为主。典型脑干四联症表现很少见,多为偏瘫伴同侧中枢性面舌瘫,交叉瘫少见,四肢瘫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最多。结论:中心型、全脑干型,出血量>5ml,累及延髓,合并脑积水的预后差。脑干出血死亡率
期刊
【摘要】以悬吊加固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82例,通过“8”贯穿结扎部分内痔及部分松弛直肠粘膜,使内痔及部分直肠粘膜坏死脱落;再在结扎部位之间注射消痔灵注射液,通过药物的作用使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形成纤维化粘连固定;外痔部分只给予肛缘外部分切除。经观察,64例痊愈,18例好转,总有效率100%,除36例术后有尿潴留外,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与后遗症,忠者满意度调查:满意者68例占8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脑活素(Cerebrolysin)、1,6-二磷酸果糖(FDP)与胞二磷胆碱(CDPC)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重度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脑活素(Cerebrolysin)、1,6-二磷酸果糖(FDP)与胞二磷胆碱(CDPC)联合应用作为观察组,单独应用CDPC作为对照组,各60例。通过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作为疗效评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UF-50与相差显微镜在血尿来源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肾内科门诊病例95例和住院病例86例,分别用UF-50与相差显微镜检查分析尿液中红细胞的信息。结果 对于门诊来源病例和住院来源病例,UF-50检查的敏感性(100%和96.5%)高于相差显微镜(87.9%和85.5%),P70%或多形红细胞5%,即为肾小球性血尿;多形红细胞<20%为基本正常,即为非肾小球性血尿;介于二者之间
期刊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心血管的功能乱的综合症,属中医心悸郁证,胸痛等范畴。活血补心剂可起到补心血,安神袪瘀的作用,配合西药谷维素改善神经功能失调。  【关键词】活血补心剂;心脏神经官能症    Invigorates the blood the medicinal preparation treatment cardiac nerve functional disease
期刊
【摘要】多根牙齿根分叉病变是牙围常见病,牙固袋浓及多根牙的根分叉与根间隔顶之间的区域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和区域。一般可分为牙围炎病变累及的继发型和局部解剖因素导致的狐立型两种。  【关键词】脓肿;趋势;浓度;牙髓炎    76 examples 120 teeth tooth roots furcation area pathological change clinical analysis  H
期刊
【摘要】急危重症患者抢效,保持呼吸的道通畅是重要原则。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心跳呼吸停止及其严重缺氧的呼吸衰竭患者,单纯依靠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口对口呼吸不可能纠正缺氧状态,必须及时进行气管内插管,经口或鼻气管建立人工呼吸通道,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抢效;阻塞;哮喘;对称;通气    The trachea inserts a tube the technique in the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