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P2P网络对著作权的挑战与法律回应

来源 :信息网络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网络共享使著作权人的利益面临新的挑战,在分析P2P网络技术功能的基础上,认为应确立技术中立的原则;以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为基础保护著作权,构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代理、帮助和引诱侵权)著作权法律责任体系;增加刑事责任,打击非法复制和传播行为;著作权人应转变传统的运营模式,与网站合作或自己开展网络在线服务;对于复制和传输他人作品的行为是否侵权不应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判断,而应以著作权人的损失作为标准。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各军区、院校、科研院所的军网相继互联互通后,军队信息网络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广大官兵在充分享受军网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饱受病毒骚扰之苦,而且病毒由原来的"重扩散、四面开花"发展为"重隐蔽、伺机待发",终端中毒后表现不出明显的症状,传统病毒防范措施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本文介绍了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传统杀毒模式弊端的"云安全"防毒模式,在比较两种不同"云安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改进
基于可验证承诺签名技术,提出两个优化的可实现期望传递的双方不可否认协议通用模型,分别用于消息无需保密和可实现消息机密性的应用场景,以方便不同层次的安全需求,最后分析了本文协议的安全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日益竞争的现代企业中
利用操作系统注册表系统,本文给出几项提高计算机安全的措施。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不仅需要产品生产的硬件设施,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优化的组织结构、缜密的生产程序,这就犹如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个人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死工,需要强奸的体
当前,以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全球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化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电信行业的网络安全保障和监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