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坚定的守望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始创新之路,是一条荆棘丛生、危机四伏的悬崖小路。也正因如此,虽然有无数科研工作者向往原始创新,但真正走上这条道路的人却少之又少。
  然而,在我国柔性电子学领域,却有这样一支科研团队,始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原始创新的“无人区”执着深耕。这就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
  科研“无人区”里虽然暗藏风险,但也富含着科学宝藏。近年来,黄维团队的颠覆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陆续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包括被列入“化学与材料学领域十大热点前沿”的“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研究”、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高效钙钛矿发光器件研究”,还有无墨喷水打印的多彩“复写纸”、无限保鲜的“层状钙钛矿电池”、回归有机半导体本质的“有机纳米聚合物”……堪称科研界的“宝藏团队”。
  4月7日,黄维团队的成果“层间相互作用调控构建高效稳定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入选“2020年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候选推荐名单。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陈永华是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负责人。他说,自己在读书时期就被黄维开创的柔性电子学科所吸引。2015年,他从海外回国申请加入了这支向往已久的团队,来到南京工业大学工作(黄维时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作为中国有机电子学与柔性电子学的主要奠基者,黄维一直奋战于科研第一线。他于1979年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出任第二十届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博士毕业后留校执教。1993年,他远赴新加坡开展“有机光电子”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很快在众多国际同行中脱颖而出。2001年回国后,他主导创建了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和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西安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并开创了柔性电子学这一全新学科。
  “黄维老师极为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在他工作过的地方,都建立了优秀的科研团队。”陈永华介绍,这支团队始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原始创新的“无人区”深耕,取得了很多颠覆性科研创新成果。例如,创新性地提出了有机半导体p-n能带调控理论,解决了有机蓝光器件稳定性差这一世界性难题,相关成果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解决方案;首创了可降解柔性发光薄膜与纤维技术,开启了绿色发光照明新篇章,为全球解决电子垃圾提供中国方案;开创性地将皮革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实现了具有感知能力的柔性可穿戴式设备,将实质性推动可穿戴式设备由“戴”到“穿”的发展进程。
  2015年,当全球相关科研工作者的主要精力还都放在对第二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上时,黄维就主导、支持陈永华团队做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不僅在效能上明显优于第一代硅电池和第二代薄膜电池,在应用范围上也将产生颠覆性变革。比如,基于钙钛矿材料的发光二极管灯泡可当路由器,可解决光纤传递信号存在的保密等问题,在光电子和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钙钛矿电池可以克服以往太阳能电池对阳光照射条件的苛刻要求,利用可见光就能产生电能,生活方面可以让感应式水龙头等设备不接电源,国防方面可以为很多野外和水下设备提供稳定能源。
  “基础科研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要产生引领性成果,让全世界跟着我们去做。”黄维经常这样说,“原始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常常意味着漫长而艰难的探索,但却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变革,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
  近5年来,虽然做钙钛矿电池研究的国际团队越来越多,但是陈永华团队一直处于引领位置,不断有新成果产生。2020年1月13日,陈永华团队又有一项成果在国际顶尖光学杂志《自然·光子学》发表,让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向真正投入使用又迈进了一步。
  近年来,一批新发现的耐药细菌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2019年11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鹏和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安众福、副教授史慧芳联手,在全球首次发表了一项成果: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纯有机磷光纳米粒子,可以在体外和体内有效地杀灭多重耐药细菌,并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
  “在高校做基础研究,就是要面向未来,专注于原始创新。”黄维认为,“走入科研的‘无人区’,考验着科研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也体现着科学报国的初心与情怀。”
  闯入科研“无人区”,除了勇气之外还需要什么呢?“我们团队里一直提倡,要去做‘surprise’(别人想不到)的东西,而不是跟随别人的工作。”曾经是黄维的博士生的史慧芳说,“问题是你怎么找到‘surprise’的东西呢?除了勇气,还要一点运气,而这点运气往往来自于你长期的科研积累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这样的“运气”,在这支“宝藏团队”中并不鲜见。2010年的一个晚上,时任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的黄维接到博士生安众福的电话——他准备离开实验室时,在关掉紫外灯的一瞬间发现新合成的化合物发出“一闪而过”的亮光。
  黄维和其学术助手陈润锋老师带着安众福反复试验,并鼓励他寻根究底,深耕这一方向。由此,安众福走进了一个科研“无人区”,并从中发现了“颠覆教科书级别”的“有机超长余辉材料”,被业界誉为“有机夜明珠”。
  “如果当时不是黄维老师和陈润锋老师的坚持,这一运气很容易擦肩而过。科研‘无人区’的发现,往往就在于你多问句为什么。”史慧芳说,自己在带学生时,也因为对细节的坚持,偶然发现了一种材料的新特质,从而获得了一个全新研究成果——运用有机光电技术把防伪信息做到六重。
  敢为天下先,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是这个团队的特有氛围。现在史慧芳把主要精力放在将有机光电技术运用于生物成像与检测。她在尝试通过纳米技术,用有机超长余辉材料定位人体病变部分,从而在手术时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指引。
  这个方向涉及有机光电、医学诊疗、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前途可以说是“长路漫漫”。为什么要一头扎进这么复杂、艰难而又漫长的研究方向呢?“黄维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迎难而上,要甘愿坐冷板凳。”史慧芳说,“我知道这个方向很难,也知道九死一生是科技创新的常态,但是你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能不能走下去。”   2020年4月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西北工业大学获得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意味着新生的柔性电子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
  柔性电子学是高度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包括有机电子、塑料电子、印刷电子、纳米电子、生物电子等二级学科。在这片全新的科研“无人区”中,很多科研工作者数年如一日甘于在实验室坐冷板凳,把很多无人涉足的“冷门”领域做成了科研“热点”。
  安众福从2010年起就专注于有机夜明珠方向的钻研,冷板凳一坐就是5年。直到2015年,已在南京工业大学执教的安众福终于将“有机夜明珠”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自然·材料》上,在全世界第一次报道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由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开始这项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际上已有超过150个科研团队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19年,该研究方向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科睿唯安公司评选的“化学与材料学领域十大热点前沿”。
  把冷板凳坐热,在这个团队里并不是个别现象。“2019年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获奖名单中,位列一等奖第一名的成果“多量子阱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也来自黄维团队。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王建浦是这一方向的研发负责人,2013年他从国外回来加入黄维团队后,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几年来,王建浦团队成果不断,2016年就有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引领这个领域成为新的科研热点。
  2019年11月《自然·化学》杂志刊发的一篇文章引起全球科学界的普遍关注,黄维团队晁洁教授用DNA纳米技术编辑的捕获探针,成功捕获并识别了单个登革热病毒。“病毒是纳米级的微生物,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单个捕获并识别出来难度极大,此前对病毒的分析基本上是群体分析。”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長汪联辉说,这一成果为全球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工具和手段。
  创新驱动发展,原始创新是源头。“闯入‘无人区’的科学研究,才可能孕育颠覆性的结果。”黄维说,“科研工作者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志气,不骛于虚声、不图于虚名,求真求实、求知求是,才能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前行,才能推动中国最终以创新赢得未来。”(据《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3月4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相继开幕,全国进入“两会时间”。  科技创新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尤其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它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和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两会期间,代表委
金芝8号是我国科研专家利用航天育种技术最新培育而成的超高产芝麻新品种,河南省民权县特种动植物良种试验场引进试种获得成功。  产量高 金芝8号属单株无限生长型,平均株高2米左右,肥水好的地块可达2.5米,植株格外粗壮,叶片肥大。结蒴果部位低,平均单株结蒴果150个左右,最多可达270个以上;蒴果4棱,不炸裂。2002、2003年在民权县特种动植物良种试验场航天种业示范基地30多个芝麻品种测试中,其平
這是一款有意思的设计,将兜布一头挂在脖颈上,另一头吸附在镜子的两边,就能在剃须时兜住掉落的碎胡茬,让你不必再事后清理洗手池。
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X》的一项研究称,冰之所以具有标志性的滑溜性,是因为它有一层具有惊人特性的融水。  对冰的光滑性的传统解释是,当物体在冰面上移动时会融化冰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水,使物体在上面滑动。但水是典型的劣质润滑剂,因为它的黏度相对较低。  一个来自法国的研究小组用一种配有音叉的超高分辨率新显微镜检测了这种融水。当叉子的尖端被振动时,它会在一层冰上来回拖动一个玻璃珠,让研究人员测量玻璃珠通
1. 不准敞口 沼气池的进出料口不准敞开,要加盖,防止人、畜掉进池内,造成伤亡。   2. 不准离人 使用沼气灶时,不准离人,以防火焰被风吹灭或被水、油、稀饭淋熄产生沼气泄漏,引起室内空气污染或发生火灾。   3. 不准有明火 沼气池天窗盖打开后,不准在池口周围点明火照明或吸烟。   4. 不准使用沼气灶时无压力表 使用沼气灶必须安装压力表,并经常注意观察压力表水柱变化情况,当发现压力过大时,要立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90种两栖动物的灭绝可能与一种致命真菌疾病有关。  壺菌病由两种壶菌引起:一种是石斛壶菌,另一种是蝾螈壶菌。自从壶菌病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以来,共导致500多种青蛙、蟾蜍和蝾螈的数量减少——几乎占所有两栖动物种类的7%。这意味着,该疾病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在所有病原体中是最大的,并且比其他野生动物疾病,如杀死蝙蝠的白鼻综合征还要严重。  研究发现,在经历了衰退的物种中,只有
2009年3月中旬,山东省鱼台县老砦乡某猪场从外地购进100头仔猪,1周后个别猪只出现发热、腹泻、皮炎等症状。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病猪采食反复无常,用消炎解热药物注射治疗后就吃点食,停药后就停食,不但没有从根本上制止发热和腹泻,且猪场原有的50头体重为30~40千克的仔猪也部分感染发病,但哺乳仔猪、母猪和育肥猪均未发病。截至4月1日,发病仔猪达85头,发病率为57%,死亡9头,舍内仍有极度消瘦、衰竭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引发人类自闭症谱系障碍(俗称“自闭症”)的基因也会影响牛的性情,这可能有助于提高牛肉产量和质量。  牲畜性情对日常养殖和肉类商业价值都有重要影响。性情温顺的动物通常生长得更快,更易饲养和运输,肉质也更好。反之,脾气暴躁不利于动物自身生长,还可能危害同伴和伤害工作人员。  昆士兰大学动物科学中心主任本·海斯介绍,养牛业常通过测量牛从围栏中放出后的移动速度来衡量牛的性
“三分建池,七分管理”,农村户用沼气池只有管理好,才能产气快、产气多、产气久。实践证明,农村户用沼气池管护必须要念好“九字诀”:  一、下 即下好料。一般按2、3、5的比例配料,即20%的有机质,如秸秆、青草、杂草、落叶等(以下简称草料),30%人畜粪,50%的水,以装到全池容积的95%为宜。  二、勤 即勤加料。沼气池正常使用后,第一个月是产气盛期,可以不加料;以后产气量逐渐下降,要勤加料。三结
新闻事件:过去两年间,科技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小趋势”,着眼于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也负载着电视进行文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但令人尴尬的是,尽管不断创新、尝试,但是“原理一出,收视就掉”的死结似乎总是难以解开。  科技类节目如何真正走向观众,从“天”落“地”?这是创作领域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当然,也有一批示范性节目打开了良好局面。例如,央视的《加油!向未来》,化科技议题于生活日常,让观众感受“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