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上幼儿园了,家长既欣喜、新鲜,又放心不下,究竟孩子在幼儿园是如何学习生活的?老师要教他们什么,孩子又会学到什么?本期我们就一同去了解一下幼儿园里的功课吧!老师和专家们会给您提供有益的关注建议哦!
幼儿园阶段的重要知识
1986年,一本名叫《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在幼儿园里都学过》(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 rnedin Kindergarten)的书畅销全球,开头的文字非常经典,在此分享一下,希望通过这些文字来说明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知识是多么地重要。
“我一生该知道的处世为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准则都是在幼儿园学的。智慧不是从研究院顶尖的山顶而来,而是在幼儿园的沙堆里面。
以下是我所学的:共享;公平的游戏;不要打击别人;物归原位;清理自己制造的垃圾;不要拿任何不属于你的东西;当你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吃饭前要洗手;热曲奇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过平衡的生活:每天都要做一点思考、绘画、唱歌、跳舞、玩耍和工作;每天午睡片刻;出门去任何地方都要注意交通安全,手牵手不分开;关注生活中的奇迹。记得杯子里的小种子:根往下长,植物往上长,没人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但是我们都跟那植物一样。金鱼、仓鼠、老鼠,甚至那杯子里的种子,迟早要死亡。我们也是。然后记得你刚识字学到的字:‘看(look)’。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是在那里面。黄金规则、爱、基本卫生,生态学、政治、明智的生活。将上面的任何一个原则应用在你的家庭生活、工作、政府工作或是你的世界,都不会偏差……还有,无论你多大,当你到世界任何地方的时候,最好还是和人手牵手不分开,互相帮助和鼓励。”
如果幼儿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那么,幼儿园阶段所习得的知识就是孩子人生最关键的功课。
关于课程
孩子说最爱
杨雅重(4岁)
我最喜欢在区域里玩了(基本领域课程),有很多有趣的玩具,幼儿园里有很多不一样的区域,每个区域我都喜欢去玩。
杜思辰(4岁)
我喜欢主题课(综合发展课程),我们做了很多好玩的事,我还和爸爸在网上查了好多图片,爸爸帮我打印出来,让我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戴灵郡(5岁)
我最喜欢创造力的游戏,我还发明了不怕地震的会飞的楼房,不信你看看我的画就知道了。
毛雯琪(5岁)
我最喜欢阅读课了,可以知道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还编了自己的故事呢,我们演的童话剧妈妈都给我录下来了!
幼师谈教学
幼儿园的课程详解——
以幸福泉幼儿园课程为例
基本领域课程,旨在发展幼儿身体、人格、智慧方面的基础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确保幼儿在各领域均能达到“合格”的水平。幸福泉主要根据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儿童从0岁到7岁成长发展中,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艺术、社会性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关键点或关键技能中的短期目标从低到高串联起来,形成基本领域课程的“能力发展大纲”;再根据儿童自身的发展情况,使用“幸福泉EGD个性化课程管理系统”软件(评估——指导——发展的EGD循环互动模式),对儿童六大领域的发展水平进行较全面的发展评估;然后根据软件评估结果设计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课程,通过集体、分组、个别等多种教学形式实施课程,从而个性化地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核心课程包括综合发展课程和创造力课程,旨在发展幼儿的核心潜能,即幸福能力和创造智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体现了“幸福+创造”的核心教育价值观。综合发展课程选取适合的主题,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强调能力与人格的综合培养与发展,课程实施的原则是“开放性、整体性、游戏化、个性化”。创造力课程是根据创造性发展原理,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和积极活泼的情境,培养幼儿的创造智慧和人格。
专项课程旨在发展幼儿的优势潜能。通过各种适宜的专项活动,发展幼儿的“特长”,使幼儿在某些能力方面具有比较出众的能力。专项课程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生活数学家》强调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利用数学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创意阅读》则强调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2至6岁是培养儿童创造智慧的关键期。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幼儿“提出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着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潜能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
在幸福泉幼儿园里就有培养幼儿创造潜能的“幼儿头脑风暴思想库”游戏活动。“每周一问”——鼓励幼儿每周至少提出一个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自己想象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互动式讨论。孩子们甚至会提出一些颠覆性的设想!如“人为什么不能像小树那样晒晒太阳就饱了,就能长高了?”——解决方案:发明一种营养液,喝了就管饱、晒晒太阳就能长高!对矿工井下作业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把地底下的煤直接变成煤气,矿工叔叔就再也不用下井啦”等。从中,孩子们会像哲学家那样去提问,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像艺术家那样去创造。
此外,3至6岁还是幼儿德育的最佳教育时期,除特设中华美德墙外,幸福泉在创造力课程中,还匠心独具地把中国古代的“孔融让梨”和西方现代的“约翰与彼得分蛋糕”两个故事编在一个单元里。同样是分东西,“孔融让梨”靠的是个人的品德——谦让;“约翰与彼得分蛋糕”靠的是规则的约束,而且这样编排课程,还教育了孩子学会感恩与分享。
个性化潜能开发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能为幼儿不同优势潜能的发展提供条件;以评估为基础的个性化教育,尊重了幼儿自身的发展速度和规律,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也更契合家长对高质量的学龄前教育的需求。
家教策略
专家说理:怎样才是优质的幼儿园课程
优质的幼儿园课程应是适宜于每个儿童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是在了解幼儿已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能最终实现在每个幼儿身体、人格、智慧潜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富有个性地发展。
优质的幼儿园课程首先应该确保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身体潜能、人格潜能、智慧潜能各方面均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幼儿在某些能力领域具有出众的表现,个性化地发展优势潜能。
而优质的幼儿园教育,从根本上说,更要使儿童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儿童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因此应将儿童成长规律与未来社会可预见的需求融为一体,使他们成为适应未来、继往开来的一代。
现在,不少家长盲目追求孩子在幼儿园“识多少字,学多少拼音,英语达到什么程度,计算机达到什么水平”。儿童绝不是一张白纸,更不是一块面团,可以被人们任意地涂画或塑造。早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幸福的童年。面对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学 习观,我们要大声疾呼:每一个孩子都是无与伦比的,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足迹。把幸福还给孩子,也就把幸福给了自己!
具体而言,在孩子所学的幼儿园课程上,家长应以开放的心态,着眼于孩子的终生发展,在与孩子的游戏和生活中,结合孩子在幼儿园所学的课程内容促进孩子身体、智能、人格的综合发展,并保护、支持幼儿创造智慧的萌芽和发展,使孩子更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家长应通过幼儿园提供的多种途径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目前的发展状况,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尚未合格项目的提高,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孩子在园所学知识的核心价值,及时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更要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了解早期教育规律以及幼儿关键期的培养方法,改变那些违背幼儿教育原则的错误做法,这是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本策略。
专家献策:全面关注,密切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可以说,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的服务对象和合作伙伴,家园的有效合作,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虽然接触的生活面更广了,学习的条件更好、更系统规范了,但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里,请家长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是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的。像接孩子只问“吃什么”,打听“认了几个字”的行为,都带有片面性。家长应该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注意配合幼儿园的教学,积极引导孩子的全面发展。
经常与幼儿园交流情况。孩子一上学,教育就随之扩大了范围,在幼儿园以老师教育为主,在家仍以家长教育为主,如果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不能经常、及时地交流情况或者不能如实地交流情况,或者双方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都会影响甚至贻误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幼儿园加强联系,孩子身体怎样,在家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缺点及兴趣爱好等,都要如实向老师介绍。对于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要认真听取,积极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要一听表扬孩子的话就高兴,一听批评孩子的话就受不了。对老师有意见应当认真负责地向老师或幼儿园园长提出,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老师的教学。
积极配合、拓展课外学习。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不要消极地配合,比如幼儿园白天教什么,家长晚上也教什么,幼儿园一天如何安排,家长在星期天也给孩子如何安排,这样会使幼儿的生活显得单调,活动天地也显得比较窄。相反,家长应该对幼儿园的教育予以积极的配合,其中包括创造条件补充幼儿园教育中的不足。例如休息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儿童活动场所;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孩子去外地旅游或去农村居住一段时间;平时晚上也可以带孩子去散散步,去亲友或小朋友家串串门……这样有助于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交往能力,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何利平 长沙市金和幼儿园园长)
结语
学前教育,说到底就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根基的教育,包括做人、学习、交往、心理等等,人的许多基本能力,如口头语言、基本动作以及某些学习、生活习惯等都在这个年龄阶段初步形成。学前教育不是小学的提前班,家长朋友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和孩子的课程学习,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能力,保护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因为这些才是孩子一辈子受用的东西。
责编 林楠 陈金华
幼儿园阶段的重要知识
1986年,一本名叫《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在幼儿园里都学过》(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 rnedin Kindergarten)的书畅销全球,开头的文字非常经典,在此分享一下,希望通过这些文字来说明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知识是多么地重要。
“我一生该知道的处世为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准则都是在幼儿园学的。智慧不是从研究院顶尖的山顶而来,而是在幼儿园的沙堆里面。
以下是我所学的:共享;公平的游戏;不要打击别人;物归原位;清理自己制造的垃圾;不要拿任何不属于你的东西;当你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吃饭前要洗手;热曲奇和冷牛奶对你有好处;过平衡的生活:每天都要做一点思考、绘画、唱歌、跳舞、玩耍和工作;每天午睡片刻;出门去任何地方都要注意交通安全,手牵手不分开;关注生活中的奇迹。记得杯子里的小种子:根往下长,植物往上长,没人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但是我们都跟那植物一样。金鱼、仓鼠、老鼠,甚至那杯子里的种子,迟早要死亡。我们也是。然后记得你刚识字学到的字:‘看(look)’。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是在那里面。黄金规则、爱、基本卫生,生态学、政治、明智的生活。将上面的任何一个原则应用在你的家庭生活、工作、政府工作或是你的世界,都不会偏差……还有,无论你多大,当你到世界任何地方的时候,最好还是和人手牵手不分开,互相帮助和鼓励。”
如果幼儿园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室,那么,幼儿园阶段所习得的知识就是孩子人生最关键的功课。
关于课程
孩子说最爱
杨雅重(4岁)
我最喜欢在区域里玩了(基本领域课程),有很多有趣的玩具,幼儿园里有很多不一样的区域,每个区域我都喜欢去玩。
杜思辰(4岁)
我喜欢主题课(综合发展课程),我们做了很多好玩的事,我还和爸爸在网上查了好多图片,爸爸帮我打印出来,让我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戴灵郡(5岁)
我最喜欢创造力的游戏,我还发明了不怕地震的会飞的楼房,不信你看看我的画就知道了。
毛雯琪(5岁)
我最喜欢阅读课了,可以知道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还编了自己的故事呢,我们演的童话剧妈妈都给我录下来了!
幼师谈教学
幼儿园的课程详解——
以幸福泉幼儿园课程为例
基本领域课程,旨在发展幼儿身体、人格、智慧方面的基础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确保幼儿在各领域均能达到“合格”的水平。幸福泉主要根据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儿童从0岁到7岁成长发展中,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艺术、社会性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关键点或关键技能中的短期目标从低到高串联起来,形成基本领域课程的“能力发展大纲”;再根据儿童自身的发展情况,使用“幸福泉EGD个性化课程管理系统”软件(评估——指导——发展的EGD循环互动模式),对儿童六大领域的发展水平进行较全面的发展评估;然后根据软件评估结果设计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课程,通过集体、分组、个别等多种教学形式实施课程,从而个性化地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核心课程包括综合发展课程和创造力课程,旨在发展幼儿的核心潜能,即幸福能力和创造智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体现了“幸福+创造”的核心教育价值观。综合发展课程选取适合的主题,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强调能力与人格的综合培养与发展,课程实施的原则是“开放性、整体性、游戏化、个性化”。创造力课程是根据创造性发展原理,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和积极活泼的情境,培养幼儿的创造智慧和人格。
专项课程旨在发展幼儿的优势潜能。通过各种适宜的专项活动,发展幼儿的“特长”,使幼儿在某些能力方面具有比较出众的能力。专项课程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生活数学家》强调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应用数学,利用数学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创意阅读》则强调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2至6岁是培养儿童创造智慧的关键期。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幼儿“提出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着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潜能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
在幸福泉幼儿园里就有培养幼儿创造潜能的“幼儿头脑风暴思想库”游戏活动。“每周一问”——鼓励幼儿每周至少提出一个有趣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自己想象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互动式讨论。孩子们甚至会提出一些颠覆性的设想!如“人为什么不能像小树那样晒晒太阳就饱了,就能长高了?”——解决方案:发明一种营养液,喝了就管饱、晒晒太阳就能长高!对矿工井下作业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把地底下的煤直接变成煤气,矿工叔叔就再也不用下井啦”等。从中,孩子们会像哲学家那样去提问,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像艺术家那样去创造。
此外,3至6岁还是幼儿德育的最佳教育时期,除特设中华美德墙外,幸福泉在创造力课程中,还匠心独具地把中国古代的“孔融让梨”和西方现代的“约翰与彼得分蛋糕”两个故事编在一个单元里。同样是分东西,“孔融让梨”靠的是个人的品德——谦让;“约翰与彼得分蛋糕”靠的是规则的约束,而且这样编排课程,还教育了孩子学会感恩与分享。
个性化潜能开发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能为幼儿不同优势潜能的发展提供条件;以评估为基础的个性化教育,尊重了幼儿自身的发展速度和规律,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也更契合家长对高质量的学龄前教育的需求。
家教策略
专家说理:怎样才是优质的幼儿园课程
优质的幼儿园课程应是适宜于每个儿童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是在了解幼儿已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能最终实现在每个幼儿身体、人格、智慧潜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富有个性地发展。
优质的幼儿园课程首先应该确保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身体潜能、人格潜能、智慧潜能各方面均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幼儿在某些能力领域具有出众的表现,个性化地发展优势潜能。
而优质的幼儿园教育,从根本上说,更要使儿童拥有幸福、完整的人生;儿童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因此应将儿童成长规律与未来社会可预见的需求融为一体,使他们成为适应未来、继往开来的一代。
现在,不少家长盲目追求孩子在幼儿园“识多少字,学多少拼音,英语达到什么程度,计算机达到什么水平”。儿童绝不是一张白纸,更不是一块面团,可以被人们任意地涂画或塑造。早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幸福的童年。面对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学 习观,我们要大声疾呼:每一个孩子都是无与伦比的,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足迹。把幸福还给孩子,也就把幸福给了自己!
具体而言,在孩子所学的幼儿园课程上,家长应以开放的心态,着眼于孩子的终生发展,在与孩子的游戏和生活中,结合孩子在幼儿园所学的课程内容促进孩子身体、智能、人格的综合发展,并保护、支持幼儿创造智慧的萌芽和发展,使孩子更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家长应通过幼儿园提供的多种途径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目前的发展状况,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尚未合格项目的提高,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孩子在园所学知识的核心价值,及时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更要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了解早期教育规律以及幼儿关键期的培养方法,改变那些违背幼儿教育原则的错误做法,这是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本策略。
专家献策:全面关注,密切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可以说,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的服务对象和合作伙伴,家园的有效合作,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虽然接触的生活面更广了,学习的条件更好、更系统规范了,但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里,请家长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是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的。像接孩子只问“吃什么”,打听“认了几个字”的行为,都带有片面性。家长应该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注意配合幼儿园的教学,积极引导孩子的全面发展。
经常与幼儿园交流情况。孩子一上学,教育就随之扩大了范围,在幼儿园以老师教育为主,在家仍以家长教育为主,如果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不能经常、及时地交流情况或者不能如实地交流情况,或者双方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都会影响甚至贻误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幼儿园加强联系,孩子身体怎样,在家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缺点及兴趣爱好等,都要如实向老师介绍。对于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要认真听取,积极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要一听表扬孩子的话就高兴,一听批评孩子的话就受不了。对老师有意见应当认真负责地向老师或幼儿园园长提出,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老师的教学。
积极配合、拓展课外学习。家长对于幼儿园的教育不要消极地配合,比如幼儿园白天教什么,家长晚上也教什么,幼儿园一天如何安排,家长在星期天也给孩子如何安排,这样会使幼儿的生活显得单调,活动天地也显得比较窄。相反,家长应该对幼儿园的教育予以积极的配合,其中包括创造条件补充幼儿园教育中的不足。例如休息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儿童活动场所;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孩子去外地旅游或去农村居住一段时间;平时晚上也可以带孩子去散散步,去亲友或小朋友家串串门……这样有助于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交往能力,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何利平 长沙市金和幼儿园园长)
结语
学前教育,说到底就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根基的教育,包括做人、学习、交往、心理等等,人的许多基本能力,如口头语言、基本动作以及某些学习、生活习惯等都在这个年龄阶段初步形成。学前教育不是小学的提前班,家长朋友应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和孩子的课程学习,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能力,保护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因为这些才是孩子一辈子受用的东西。
责编 林楠 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