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高三学生做好生物复习工作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是学生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时期和阶段,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将面临高考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教学不能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知识点多,但是有简单的有难度大的,如何做好高考辅导,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此,本人谈谈如何帮助高三学生做好生物复习备考工作。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老师都是将知识点由浅入深的逐步讲解,便于学生掌握,有经验的老师更是将重难点作为课堂的关键加以突破,便于学生面对考试。但是面对高考,由于题目的灵活性以及题目设计的知识面可能广度和深度,这就要就老师及学生必须对题目涉及的内容必须要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灵活的应用到解答过程中去。如果知识掌握的不透彻,或者题目信息的获取不准确,往往就很难准确的解答题目,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千万不要着急,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老师是如何讲解该知识点的,这样你就能够从以往的学习中找到解题的思路、方法及答案。如果在题目解答过程中发现自己对这些内容掌握不够明了,那么,该知识点就是你学习过程中掌握不够扎实的地方,此时建议你翻翻书,将该题所涉及的课本内容认真的研读。
  有时候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对概念的考查,而同学们常常不把生物学的概念当回事去记忆,觉得有点印象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概念只是对内容的简单或直观的概括,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你去加以挖掘。比如说关于物种这一概念的理解,有的同学只是记住了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生物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但是却忘了后面还有补充内容是:即使产生后代,也是不可育的。像骡子,它就是驴和马的杂种后代,它不可育,但其父母可交配,也产生的后代,而驴和马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再比如说群落和种群的区分,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题目:一条河里全部的鱼。学生往往说这是一个群落,其实不然,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全部的生物,即就是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而题目只是说了生态系统中该河流中的多个种群,而非全部生物,所以只能算作是多个种群而不是一个群落。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学生能将该题目所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结构》部分的内容认真的研读,并且把相关内容列成知识网络。提到这点知识,同学们还有一点容易忽略的内容,那就是关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同学生往往知识记住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忘了还有信息传递这一功能,它对于实现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生态平衡是不可缺少的。
  进入高三,试卷会铺天盖地的堆积到你的面前,大多数同学通常习惯于在试卷题目的旁边列出解题的思路,这种方法很好,但是它的缺点是大家常常做完了试卷,老师讲解完了就放在一边不去理睬,这样就欠妥了。大家也都发现了,我们无论做多少试卷,它们所设计的内容大都是类似的,因此,我建议大家不妨把试卷上经常出现的相同的内容的知识点记在一个备忘本上,每次遇到类似的东西,就将备忘本充实一下,慢慢的,记得多了,补充的充实了,那么你解决类似题目的效率也就提高了。所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高考备考的重要环节,同学们经常会看到每年高三毕业班的同学都会买一些学习笔记,其实说白了也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总结,作为应届的高三学生,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高三生物学习“秘笈”。当然,作为高三的教师也必须把它作为学习方法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一项基础教学环节来加以实施。
  我在平时的改卷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生物学术语的应用不够准确,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中有拮抗作用,但是改卷中就有些同学说是抑制作用,这样的答案是不对的,在生物学中,生物学专有名词的使用必须是准确的,臆造的东西无论是哪位生物教师都不会认可。所以说我们生物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生物学术语和专有名词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否则在应对高考的过程中就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失分。
  关于高考中所涉及的相关细胞分裂和遗传学的知识,一直是学生解答试卷的难点,也是学生最不好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的建议是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将一些规律性的内容牢记于胸,并且要学会对知识的总结。为了达到解题准确,我们可以将相关的试题汇编在一起,进行专题训练,由浅入深的提升学生解题的自信心,这样可以克服学生见了就怕,一做就头疼的问题。
  关于试题的讲解,作为高三教师,我不太赞同“一题一讲”,大家经常说“精讲精练”,这个“精”不是简单的解决题目,而是要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尽可能的扩展开来,把你多能想到的相关内容讲透彻,或许你这节课没有把要讲的试卷讲完,但是你的课堂容量大,信息量多,做到了知识的连贯性,这对于学生解决类似问题大有裨益,何尝不可呢?同学们在做到类似题目的时候也就不会觉得“这个题又是新题”,而你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也就不用大费周章。所以说,高三教师试卷的讲解也是对教师知识积淀的考查,只要你教师本人知识的积淀够深,面对一切所谓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学生也是如此。
  关于高三实验的考察常见的题目是设计对照试验,本人觉得这类实验的解决很简单。首先要求大家把题目读懂,尽可能的获取题目的信息,明白试验要做什么?我们有没有学习过类似的实验?在这种考题中通常要问你实验的结论是什么,那么题目信息的获取就很重要,往往结论就隐藏在题目的字里行间。还有有些实验要求完善步骤,这时候你要把整个实验题所涉及的内容读完,不能看一步做一步。有时候试验中会出现类似:该步骤的目的是什么?往往就是要就你结合上一步来回答,通常的答案也就是“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对于类似的实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这是解决这类实验题目的关键。
其他文献
我国农业会展业蓬勃发展,为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品牌推广搭建了一个直接、互动的平台和有效的营销模式,正逐渐成为农产品贸易的风向标。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主导色彩太重,市场机制缺失,资源未能充分整合;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低;参展主体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等。文章进一步探讨农业会展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发挥其对于农产品贸易乃至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展
“人类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阅读是我们智慧和精神的源泉,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对高考成绩的功利追求,使阅读远离了她的本来魅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生的阅读作了明确的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
电网运行降损措施包括的内容与种类较多,根据各方面经验与理论,下面仅从电网经济运行的一些主要方面讨论降损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合理进行电网改造,降低电能损耗  由于各种原因电网送变电容量不足,要充分利用在现有电网的改造基础上,提高电网供电容量和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运用优化定量技术降低城乡电网的线损,如老旧变压器淘汰中要劣中汰劣,新型变压器选型中要优中选优,既要根据城网和农网负载分布的特点,调整变
人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生活学习逐渐形成,而且一旦形成就太容易改变,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现在家长要想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很难的,最大困难在于孩子周边的环境,及家长都没有发现的自己的不良习惯,比如:“老思想,老风俗,坏习惯。”很多事例证明,孩子从小先培养良好习惯比先获取知识要重要。是否拥有良好习惯,是一个人自立于社会的根本,并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我
学前儿童期是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心理学研究发现,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语音进步最明显5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关键时期。这时候,他们听和说的能力已经可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他们的阅读图书和分析图画的能力也显著增强,他们开始喜欢和小朋友或者家长一起阅读,甚至连猜带蒙地念书中的文字。这时阅读成了他们最大的兴趣。研究孩子语言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方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