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743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 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1.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具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2.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3.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由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3.1 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2 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让学生自悟自得。
  3.3 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悟性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会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
  总之,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网络的联系,让我们的工作不在是个人的劳动,它可以让个人的智慧集体化。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数学的追求与技术(科学)发展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都追求简单、清晰、方便、可操作、易于掌握。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收稿日期:2013-11-25
其他文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作文教学很长时间都处于无序无法的“两无”状态,是典型的“困难工程”。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学生胡乱编造,满纸荒唐,老师心焦如焚却束手无策。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在某校组织的一次较大型的测试中,作为语文教师的妈妈不巧评改到了自己女儿的作文,结果气得当场昏倒。原来,这位老师的女儿为了写自己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竟然编造了自己的妈妈不幸暴病死亡的谎言。  这能不让人痛心吗?这只是孩子的过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习作是和老师的谈话与交流,是学习中的启发与感受,是和同学与课本的亲切谈话,它不是成人的写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1.引导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的教学不能完全按老模式进行,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体育课堂教学的好坏主要在于师生之间的配合,教学与育人,合理练习及目标明确等多方面的组合,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以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内容新颖;学习动机;合理组合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坏,往往是和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高中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一定对他们正确引导,激发他们乐于学习的激情,特别是语文学习,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充分利用网络,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利用新的内容引起他们兴趣,进而提升语文素养。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三、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利
期刊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一个学期要认识400或者500多个汉字是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果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学生会马上厌倦。因此,在识字教学当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体验到识字的乐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创设情境是前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教育中,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家庭教育却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如教育的随意性太大,计划性太差,教育口头说教太多,多渠道教育太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家长们要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意识,首先要从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做起。  【关键词】孩子厌学;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天下的家长日日夜夜都在盼望孩子健康发展,所有的老师也无不时刻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也是学生走进社会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自我锻炼,学会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勇于实践,提高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及合作
期刊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语言”上,这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文言文教师难教,学生听的也很枯燥。学生是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第四单元首篇就是《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此文时尝试着进行了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本人得出:初中古文教学必须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文言文的能力。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
期刊
【摘 要】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学好汉语是我们汉藏间思想交流的前提和保证。可是在我国一些纯藏族地区,受本民族语言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不足,水平严重低下。本文是我在从教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存在的问题及汉语能力的培养进行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见解。  【关键词】汉语文;藏族;培养;学生  1.以学生为发展的主体  基于藏语、汉语知识结构等语言要素的种种不同,其教学方式和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