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ESBLs和AmpC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调查临床分离的120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lerclass C β—lactamase,AmpC)菌株的发生率,以及ESBLs和AmpC的表型及基因型。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的ESBLs表型,筛选和确证ESBLs的发生率。以分析性等电聚焦、接合实验确定ESBLs和AmpC菌株中酶的表型。以质粒为模板,用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blaTEM、blaSHV及blaAm
其他文献
自1996-07~2000-05,我们对门诊病人采用伤湿止痛膏局部外敷治疗早期疖肿100例.男性78例,女性22例.年龄6~89岁,平均43岁.病程6h至2d.患处皮肤红肿,直径8~35mm,肿痛感明显,但无脓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说,直到西方近代科学发展之前,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及Cre-loxP系统构建针对目的基因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抑制细胞模型。方法:设计并合成两对RNAi靶序列,连接至p
1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因偏头痛于2000年9月6日来我院就诊.自述对苯巴比妥片过敏,门诊医生给予正天丸(批号980118)口服,6 g/次,3次/d.服药后3 h,四肢、躯干、颈部出现大片斑
目的:探讨在三维电解剖标测Three-dimensional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CARTO)系统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81例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