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语文教学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面对着正处于初级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其思维逻辑能力、学习能力等不高。正因为如此,寻找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促进其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本文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成绩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引言
  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其面对的是小学生。但小学生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寻找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学习,学生需要学习教材中所有课文,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正因为如此,通过阅读教学来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本文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有着知识量大、难度大及需要背诵的内容多等特点,这使得很多学生无法有效掌握语文知识。而通过阅读来使学生有效学习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使其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小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收集语文信息,更好地处理所学知识,更有效地认识世界,同时还能提升人文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使其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感悟世界的能力。由此可见,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近几年来开展了很多教学改革,也取得了瞩目成就,教师的教学观念较过去有了很大转变,积极寻找有效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活动的进步。然而,在实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还是有很多问题。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仅将内容停留在语文词汇的积累及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水平上。可以说,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理解还不深刻,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总的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比较空泛,每个学段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衔接,没有突出重点。很多时候教学过程只是按照教学安排来进行,无法顾及学生的情感。另外,很多教师不能有效理解阅读教学方法,认为其只是促成了形式上的热闹,这使得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只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基于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进步,现提出以下几点完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一)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定力还不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而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创设有趣的情境,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等。如在讲解《孔繁森》一课时,可以事先翻阅大量资料,准备几篇歌颂孔繁森的短文,然后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一课,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中,产生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可使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地方还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自身主动探究、激活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等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思考,并想办法解决。同时,教师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敢于提出一些不同想法。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如在讲解《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司马光要砸缸呢”?然后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危急关头,只有将缸砸破,才能最快速地救人。这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如果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学生只要能把教师讲的知识记住就行,这样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学得死,知识面窄,更谈不上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教师是代替不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只有用外因去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内因发挥作用,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一旦学习真正成了学生的主观需要,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及教学实际情况,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语文教学改革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元建.试论“不完满”阅读对话文本的编制——谈小学语文教材的呈现模式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2]魏春燕.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卢雁红.小学语文全息阅读教学实践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3(12).
其他文献
摘 要: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本文从家乡角度切入,详细阐述了乡土文化对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情结 风土人情 学校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很显然,新课标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上。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
一、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开放性和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学生的素养都得到培养。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可能把学生放置在一个动态性和开放性强的环境之下,从而让学生多元化地学习。所以,在具体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我本着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原则,为学生设计出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  1.想象性
摘 要: 古代诗歌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因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学习古诗的目的是让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传统文化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语言凝练,含义深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的目的是让学生
摘 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先前的应试教育完全被素质教育所取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并且将游戏教学法科学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研究  1.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学习的启蒙时期,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好其
摘 要: 我国教育领域在经过了变革之后更加强调了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计划,如今素质教育实行具有更广泛的开放性及时代精神,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实施策略  自实施新课改后,教育界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如今素质教育的实行具有更广泛的开放性和时代精神,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的教
目的:观察祛瘀通络熏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及排除
摘 要: 新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创设了广阔空间,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提高讨论的有效性,燃起思维撞击的热火,就可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徜徉,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打造方法  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