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超低出生体重儿转运风险评估及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转运风险,探讨其死亡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转运中心或当地医院转入本院新生儿科的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院间转运风险,并分析早产儿入院≤7 d及>7 d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新生儿转运死亡指数(mortality index for neonatal transportation,MINT)、转运相关死亡评分(transport related mortality score,TREMS)及新生儿转运生理稳定指数(transport risk index of physiologic stability,TRIPS)预测早产儿死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

(1)研究期间共纳入527例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转运途中无死亡。住院期间死亡96例,死亡率18.2%,其中入院≤7 d死亡54例(10.2%,54/527),入院>7 d死亡42例(8.9%,42/47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肿症、二次转运、消化道畸形、代谢性酸中毒、高TREMS及高MINT评分为入院≤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度脑室内出血、高MINT评分、低入院体重为入院>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MINT、TREMS及TRIPS预测入院≤7 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2、0.655、0.665;MINT为8分时敏感度为0.444,特异度为0.829;TREMS为2分时敏感度为0.500,特异度为0.757;TRIPS为20分时敏感度为0.444,特异度为0.829,其约登指数最大。

结论

(1)二次转运为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MINT评分为入院≤7 d及>7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MINT≥8分、TREMS≥2分、TRIPS≥20分时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7 d死亡风险明显增大。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中央部切除加外周缝合技术与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次全切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金华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骨一科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有症状的DLM学龄期患儿(7~14岁,平均10岁)60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儿分成两组。A组30例,采用膝关节镜下中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覆盖技术在预防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2009年5月至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235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阴茎下弯充分矫正后,分为保留尿道板型和横断尿道板型。其中,保留尿道板型130例,尿道缺损长度范围0.5~2.0 cm,平均长度1.4 cm;尿道板宽度范围0.5~1.0 cm,平均宽度0.7 cm,均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成形术(
目的研究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喂养对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儿。按照信封随机法将患儿分成2组:早期喂养组19例,对照组21例。早期喂养组在术后24 h后开始经胃管注入喂养。第二个24 h:使用5%葡萄糖水10~20 ml·kg-1·d-1,分8次喂养。第三个24 h: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10~20
目的 观察龙珠软膏在肛痈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肛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外用龙珠软膏,对照组外用凡士林纱条.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疼痛情况、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