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认亲”还需常走动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3966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媒体报道了一批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与困难户“结对认亲”、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的事迹,读来令人感动。开展结对认亲活动,让党员干部与群众不再是传统的干群关系,而是亲人关系。通过“结穷亲”,许多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确实为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做了很多工作,使困难群众得到了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既转变了工作作风,又拉近了与基层群众的距离。
  然而,有群众反映:有少数机关和领导干部在“结对认亲”之初,热情很高,办事也快,上门为“穷亲”送温暖,但“认亲”之后便不再走动,接下来不热不冷,到后来不了了之,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穷亲”。群众把这种不能善始善终,而是“虎头蛇尾”的“结对认亲”称之为走过场、“结假亲”。这种现象,无疑损害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结对认亲,干部就应付出真心、真情。作为亲人,就应“常回家看看”,就应取信于“穷亲”,诚心帮助“穷亲”,把“穷亲”记在心上,急“穷亲”所急,想“穷亲”所想。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正的沉入基层,结合在基层的所见、所闻、所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地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具体转变,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虽然不强求一定要使“穷亲”很快就脱贫致富,但至少应该有始有终,实实在在地为“穷亲”做点事,帮出个结果来。而党员干部付出了真心,就能收获群众的真情。
  结对认亲,越走越亲。眼下,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扶贫工作,希望各级机关、各级领导能够保持“结对认亲”起初时的热乎劲,与“穷亲”经常联系,经常走动,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要让“穷亲”失望。与此同时,还要把“结对认亲”与出效果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大结对认亲活动的监督力度,确保好的制度和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真正惠及群众的好政策。
  责任编辑:段培华
其他文献
以pH-stat技术跟踪间歇搅拌反应釜中酪蛋白-碱性蛋白酶抑制备酪蛋白磷酸肽(CPPs)过程特性,利用水解度(DH)表征其反应历程。分析了温度(T)、pH值、底物浓度([S])、酶浓度([E])及
建立一种HPLC测定酱油中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中性氧化铝柱、固相萃取净化,用ODS-C18柱分离,0.02mol/L硫酸铵水溶液(800ml)+甲醇(150ml)+乙腈(50ml)+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