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对高校学生场上意识的影响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715203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篮球的场上意识需要较长时间和经验的累计才能形成。在高校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场上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场上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59-01
  
  目前高校中,娱乐情况下较多学生的篮球技战术能正常发挥,然而一旦进入到比赛状态中,很多学生就难以发挥自己的特点,在场上不知所措。这除了心理因素外,场上意识的缺乏也是影响他们正常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通过有限内容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从而发挥篮球教学最大功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所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技术、战术及场上意识的培养。而对于学生场上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来进行引导,来达到培养的目的。
  
  1“场上意识”的理解
  
  “场上意识”是指运动员从事篮球运动(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练习技术、战术、参加比赛),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殊机能和能力。也是运动员在篮球实践中,经过认识过程的规律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行动的总和。简单地讲,就是运动员对球场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判断并及时做出合理处理的能力。所以,场上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反应及应变能力。
  
  2进攻中无球队员跑动重要性及训练实质
  
  在篮球比赛中,除持球队员外,其他进攻队员都属于无球队员的范畴,换言之,在全场比赛中,进攻中的无球队员是有球队员的四倍,可见无球队员跑动对于进攻的重要性。无球队员或掩护持球队友进行进攻,或掩护其他无球队员进行进攻,他们的跑动都应该是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无球队员的跑动必须依据场上形式,掌握跑动的时机,形成正确的跑动路线才能发挥无球队员跑动的威力。所以,训练无球队员跑动的实质,就是对队员观察、分析、判断、反应和应变等能力的训练。
  
  3高校基础进攻战术教学中无球队员跑动的常见问题及训练时对场上意识的引导
  
  3.1无球队员跑动路线的选择
  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的跑动路线跟战术的选择有很大关系,而战术的选择跟自身战术的训练和场上对手的情况有关系。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进攻战术的基础配合主要包括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和策应配合。无论选择何种配合,对于高校学生无球队员的跑动来说,跑动路线的选择错误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无球队员不跑动,既缺乏掩护意识,不去发动掩护,也不留出空间给进攻队员;另一种表现是无球队员跑动无目的性,出现错误的跑动路线,阻碍了队友进攻的路线,影响了队友的进攻。
  出现以上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球员对场上形式不了解,学生球员不懂或不会对场上的形式进行观察。换言之,就是缺乏观察能力。在教学或训练中,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提醒他们篮球要动脑,在教学初期,场边观战要多于实战,特别在训练和教学结束后,要让这些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他们对场上形式观察的习惯。
  3.2无球队员跑动的个体化,无法发挥整体协作的效果
  无球队员的跑动对比赛的影响是重要的。对于高校篮球比赛来说,主要有以下作用:
  跟队友进行一些简单的配合,从而使队友有效地摆脱防守,顺利完成进攻任务。通过无球队员积极合理的跑动,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力,扰乱对方的防守视线,为队友创造更多的机会进攻,同时自己也可直接获得进攻机会或占据有利位置,达到进攻的目的。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是需要所有球员的共同协作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
  对于学生来说,无球队员跑动的整体性不强,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预判性不强。队员能够观察到场上的形势,但对同伴的预判出现问题。例如,自己给同伴作无球掩护时,跑动路线没问题,却忽略对方跑动的意图,造成配合的失败。应变性不强。例如,在前一时刻,己方队员以有球掩护配合为主,当对方突然变换防守,己方也变换战术后,自己却未作出调整,导致跑动的独立,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无球队员跑动的连续性不够。在球场上,无球队员的跑动是个连绵不绝的过程,每个过程都有一个目的。部分学生在完成一个或几个跑动后,经常会变得迷茫。例如,学生球员在成功完成一次无球掩护后,进攻受阻,再进行第二次无球掩护时,经常反应不了;或成功完成一次掩护后,对进攻后的篮板球保护和“二次进攻”等后续动作往往衔接不上,从而造成无球队员的跑动与其他队友跑动不协调等问题。
  对于以上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球员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不准、反应及应变不及时导致。这种分析、判断、反应及应变的能力的提高,不能仅靠教师的说教来完成,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自发的去解决。在高校篮球的教学或训练中,首先,可以通过教师的经验引起学生对场上情况进行分析处理的兴趣,让学生知道篮球场上的形势是风云变幻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球场上用脑的重要性,从而在思维上形成分析的习惯。其次,教师要丰富完善教学或训练的方法。在进行战术训练时,避免单一战术的重复,可以通过人数的设定、位置和方向的改变等手段,让同样的战术在不同的环境中练习,让学生积累应变情况处理的经验,从而养成观察、分析处理的能力,并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和应变能力。
  
  4结论与建议
  
  无球队员的跑动对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应变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能力是成功完成无球跑动的前提。鉴于无球队员的跑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应变的能力。
  球员场上意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球员在比赛中能否正常发挥。在高校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球员场上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基础战术中,对无球队员跑动的引导,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应变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战术训练的效率,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场上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篮球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个人技术和战术水平,更要注重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全面发展。在场上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更细心和精心的备课,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有效的战术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用“心”打球的习惯。
  
  5结束语
  
  场上意识的培养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影响学生场上意识培养的因素,利用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的引导,就一定能够使队员的场上意识得到迅速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凤丽.篮球进攻中无球队员的跑动[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4.
  [2]孙闽军,于德东.篮球运动的战术意识及培养方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5.
  [3]韦内灵.浅析大学生业余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J].体育科技,2006,2.
  [4]冯狄明.篮球传接技术教学与训练法研究[ J].体育世界,2007,2.
  [5]刘小莲.浅谈篮球普修课对篮球意识的培养[ J].山东休育科技,1996,4.
  [6] 吕永广.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培养[ 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7] 陈上越.论篮球运动员场上意识的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其他文献
从阀控蓄电池内部氧循环的设计理念出发,分析了现有各种充电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蓄电池全新的充电模式一自然平衡充电法,并对此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浅述,使用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充
本文针对乡村学校语文教学中普通话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创设语言氛围及时开展口语训练,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在小学阶段生活实践中向“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目标
传统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无法满足智能电力系统供电的预测需求,为此基于改进评价指标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选取相对比值法编制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的改进评价指标体系,以电力需求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质量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它不但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就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原则进行分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