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教学能力的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感慨万千的思绪读完了陶行知先生的诸多教育思想和理念,早已被陶行知先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深深吸引。一个称职的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是怎样的?怎样在“学讲”的课堂中提高自己?如何让孩子爱上美术,善于学习美术?这些都是我应该经常反思和用心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师德最崇高的境界,他身上闪烁的崇高的师德光芒同时也震撼着我的内心深处,引发了许多我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思考和重新审视。
  一、努力把焦点从关注生存关注情境转移到关注学生上来
  “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作为新教师,在教学初期难免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关注生存中去,这对新教师来说是正常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应努力让自己尽快度过这些阶段。在“学讲”课堂的推动下,渐渐地我开始学习怎样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学讲”计划,试着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但成效不大。有时候看到孩子提笔就画,就埋怨孩子画前也不想想,真不认真。后来我发现,孩子在画前是有思维活动的,只是,孩子的思维不是动脑子,而是靠直觉。对于他们来说,直觉就是思维,直觉就是画法,直觉就是步骤,直觉就是尺子,直觉囊括了儿童写生与想象的所有技巧和过程。
  二、努力做好教学反思,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表现自我的好习惯。在美术创作中,有些学生比较胆小,不敢参与课堂交流,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更不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还有一些同学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不知道怎么评判。这些使我一直反思自己的教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好多学生把美当成了漂亮,认为漂亮就是美,不漂亮的肯定也不美。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漂亮只是感官上的愉悦、养眼。美是从内里透出的一种感觉、一种精神。画的好看不是最好,画的传神才是最好,养成区分漂亮和美也是美术学习中的良好习惯。通过一次次的反思,为了激发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一句鼓励的话,一次班级展示,让学生们去关注别人的作品。在作品评价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让同桌互评,在进行推荐展示,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自信和展示的勇气,使学生真正感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肯定,培养学生积极评价积极欣赏的习惯。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求知、学习、欣赏、评价习惯,能够使学生在任何领域的学习中都受益终身。
  三、努力紧跟课改的脚步,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从一种独特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有天赋有创造力的孩子。“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我国第一本论述教育理论与经验的书籍《学记》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我提高,要以教为学,教学相长。陶行知也指出,“教师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学生”,所以“教师就要负学问的责任”,他认为,学生长进得很快,所以教师也必须不断地长进。儿童美术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画,而是引导、唤醒、激励学生自己画,这样来说,老师的思维认识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我们要努力使自己眼界更开阔思维更灵活,才能为学生在课堂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在学生发言时,首先要尊重学生思维,同时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想法。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
  四、努力把握机遇挑战自我,在历练中不断进步
  “学讲”计划成就了一批年轻教师,他们因自己的年龄优势与学生融合得更紧密,更能体会学生的心情,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的课堂更生动、活泼、有效。在参加研讨课、展示课、评优课中总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开研讨课从不推辞,上后听大家评完课再改,再上,一丝不苟。这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坚定了把握机遇挑战自我的决心。在“学讲”思想的引领下,努力在课前做足功课,如研读教材、查阅资料、反思教案、准备课件等,备课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琢磨学生怎么想,怎么做,会有哪些疑问,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研讨课评优课进行实战演练。我必须更加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贴近学生实际,用引领代替主宰,处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帮助。也使自己在历练中不断进步。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一个称职的小学美术教师应是:你的学生越画越愿意画,越学越愿意学,越画越有兴趣,越学越有思想,越画越有个性,越学越有主见。支持和鼓励孩子的一切想法,放开孩子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尽情地、无所顾忌地去折腾。这也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奋斗目标。罗恩菲德说过:“艺术必须成为儿童的朋友,当语言不足以表达他们的信息、忧愁和挫折时,他便得依赖艺术”。同样,我们美术教师也必须得成为学生的朋友,通过审视他们的艺术作品来走进学生内心,感受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改进自己的课堂氛围课堂效果,使学生爱上学讲课堂,爱上美术。
  【作者单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李庄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
自2000年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自然课更名为小学科学,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上的全新改革。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科学老师研究的问题。经过笔者多年的探究,我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做到几点:1.有效的教学设计;2.完善的教学准备;3.重视学生的探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既定现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不断颁布和实施中小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媒体也在呼吁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小学生减负的工作却是收效甚微。其发展趋势甚至是“日益加重”。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顽疾”。因此研究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
“坚持以育人为本”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念。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仍然存在评价机制单一,课程更新滞后,教法单一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着力探讨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三维路径,即设立“以学生为本”的综合评估指标,创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体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教育事业要“坚
教学改革给了教师教学创新的空间,同时让教师碰上了新问题。在教学改革实践尝试中,我们发现,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这样一个课题摆在了众多教师面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呢?有效性教学是什么呢?我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求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投入,尽可能取得多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轻化,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乳腺癌术后的放射治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乳腺癌,若根治
目的评价爱喘乐、多索茶碱联合应用对老年人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6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给予雾化吸入爱喘乐、静滴多索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10例,单纯采用多索茶碱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课程建设是文化打造的根。“中国象棋”作为胜浦实小开展十余年的“一校一品”工程,已经从“项目建设”走向了“课程建设”,近些年,学校致力于中国象棋特色文化课程的建设,努力为儿童创造“棋”乐融融的幸福童年。  一、“普及”与“提高”共抓,扎实“棋规与技巧”  “棋规与技巧”课程主要从普及教学和提高训练两个维度展开。普及教学面向全校学生,分成一年级的象棋启蒙教学、二到六年级的棋类活动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