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效果对比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2例患者,并将其按照每组21例患者的标准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在对照实验结束后发现,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穿刺部位出血、感染、菌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观察组,(P<0.05).结论:对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治疗安全性,促进了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术前实施心理疏导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8
目的:探讨在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主,收治时间为20
目的:探析骨科创伤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使用随机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分布式通信系统中的短波中继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本文以基于短波通信的分布式军用通信系统为背景,对军用的短波通信和分布式通信系统做了简要地介绍,分
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院内神经外科从2017年5月~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80例住院病人,对其分类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整体护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由25~35个L-赖氨酸单体通过α-COOH和ε-NH2脱水缩合而成的氨基酸同型聚合物,分子质量通常为3500~4500 Da。ε-PL具有广泛的抑菌谱,且稳定性强,安全高效。在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在国内,2014年,ε-PL获得新型食品添加剂许可,且已经有少数厂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为了进一步推进ε-PL的工业化生产,系
学位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结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效果.方法:选46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后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总缓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检测梅毒的价值.方法:选36例作为观察A组,另外36例梅毒患者作为观察B组.观察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B组使用甲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计18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