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CT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62例胸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X线片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CT诊断的方法进行诊断,两组患者在诊断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以及诊断错误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检出胸部外伤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1.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0%,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CT诊断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诊断检出率更高并且诊断错误率更低,在临床对胸部外伤患者诊断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CT;胸部外伤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胸部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胸部外伤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极为重要[1]。但在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实际胸部外伤的种类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相应的诊断。在此过程中,常规的诊断方式效果往往不佳。我院在读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CT诊断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5月-2014.5月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62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为22-85岁,平均年龄为45.56±1.32岁。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标准确诊为胸部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2-83岁,平均年龄为45.06±1.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为25-85岁,平均年龄为45.98±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常规的X线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的CT型号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sensation64排螺旋CT,X光机型号为PHILIPS数码X光机,所有患者需要使用站立位或仰卧位。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CT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从患者的胸廓入口指导患者的肋弓下缘进行相应的扫描,同时需要使用螺旋容积的扫描模式,参数设置为240Ma,120KV,扫描的层厚为10mm,层距需要设置为10mm,扫描的速度为27.5mm/r,需要在12s内让患者完成所有的扫描,在扫描完成后需要重建层厚的间距为0.625mm。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有检出肺部肿瘤和转移瘤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2%。
3、讨论
胸部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指的是由于车祸、摔伤、挤压伤等原因造成的损伤,由于暴力性质的不同,胸部外伤往往能够分为钝性伤以及穿透伤,同时根据损伤是否会造成胸膜腔和外界沟通,能够分为闭合伤以及开放伤。在胸部外伤的种类上,往往能够分为胸部挫伤、裂伤、肋骨以及胸骨骨折、气胸、血胸、气管以及支气管损伤和心脏损伤等。由于胸部外伤的特点,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极易造成对患者的重要器官例如心脏以及肺部的损害,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X线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CT扫描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两组患者在诊断完成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均有检出肺部肿瘤和转移瘤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1.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0%,所有的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CT扫描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避免X线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观察不清晰等情况的发生,在诊断后的准确率更高,能够更好的避免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诊断错误情况,在临床对胸部外伤患者诊断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卞柳利,姚利华.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在胸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2,18(11):1541-1544.
[2] 黄崇权,张丽敏,斯洋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3):278-281.
[3] 韩京军,利焕廉,吴志华等.钝性胸部外伤早期诊疗中胸部CT检查的影响力评估[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2):9993-9996.
[4] 代少武.X线胸片检查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胸部外伤中的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5):183-184.
【关键词】CT;胸部外伤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胸部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胸部外伤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极为重要[1]。但在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实际胸部外伤的种类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相应的诊断。在此过程中,常规的诊断方式效果往往不佳。我院在读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CT诊断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5月-2014.5月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62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为22-85岁,平均年龄为45.56±1.32岁。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标准确诊为胸部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2-83岁,平均年龄为45.06±1.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为25-85岁,平均年龄为45.98±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常规的X线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的CT型号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sensation64排螺旋CT,X光机型号为PHILIPS数码X光机,所有患者需要使用站立位或仰卧位。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CT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从患者的胸廓入口指导患者的肋弓下缘进行相应的扫描,同时需要使用螺旋容积的扫描模式,参数设置为240Ma,120KV,扫描的层厚为10mm,层距需要设置为10mm,扫描的速度为27.5mm/r,需要在12s内让患者完成所有的扫描,在扫描完成后需要重建层厚的间距为0.625mm。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有检出肺部肿瘤和转移瘤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2%。
3、讨论
胸部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指的是由于车祸、摔伤、挤压伤等原因造成的损伤,由于暴力性质的不同,胸部外伤往往能够分为钝性伤以及穿透伤,同时根据损伤是否会造成胸膜腔和外界沟通,能够分为闭合伤以及开放伤。在胸部外伤的种类上,往往能够分为胸部挫伤、裂伤、肋骨以及胸骨骨折、气胸、血胸、气管以及支气管损伤和心脏损伤等。由于胸部外伤的特点,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极易造成对患者的重要器官例如心脏以及肺部的损害,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X线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CT扫描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两组患者在诊断完成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均有检出肺部肿瘤和转移瘤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1.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错误率10%,所有的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CT扫描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避免X线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观察不清晰等情况的发生,在诊断后的准确率更高,能够更好的避免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出现的诊断错误情况,在临床对胸部外伤患者诊断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卞柳利,姚利华.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在胸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2,18(11):1541-1544.
[2] 黄崇权,张丽敏,斯洋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3):278-281.
[3] 韩京军,利焕廉,吴志华等.钝性胸部外伤早期诊疗中胸部CT检查的影响力评估[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2):9993-9996.
[4] 代少武.X线胸片检查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胸部外伤中的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