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运营商的全业务战略选择和执行力

来源 :中国数字电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确立双赢多赢理念
  
  1、信息传输竞争的态势。
  广播电视数字化,将有线电视网络推到了竞争的最前沿。数字化打破了有线在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中一家独大的局面。IPTV、直播卫星、地面移动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手机电视进入市场,参与到广播电视终端用户市场的重新洗牌中,如饿狼人羊圈,穷凶极恶、来势汹汹。
  具体而言,IPTV、直播卫星、手机电视陆续出现后,数字电视终端总量呈快速发展态势,有线电视终端则呈现“萎缩、回升、发展”迂回前进的态势,IPTV、直播卫星、手机电视的快速发展以及有线电视的短时萎缩是难以阻挡的。因此,如何保证有线电视终端的相对稳定并得以持续发展是摆在有线人面前的课题。其核心是我们能否有多样化、个性化、不可替代的业务做支撑,做到“别人有的我好,别人没有的我有,我有的别人不可能有”。
  
  2、广电内部产业链各环节不成熟。
  未来“三网融合”条件下的竞争,有线广电网络将会处于弱势:有线网络各成体系、不成系统;作为传输的上游产品,节目的制作、集成、销售的供销信息体系尚未建立,不适销对路全国骨干传输网络技术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无法实现与接入网络的有效连接与服务。
  
  3、客户对网络选择随意性加大。
  节目传输环节的开放,IPTV、直播卫星、手机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给用户带来了更多方便的节目接收方式,选择余地更大;同样,宽带接入、数据服务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2.搞好基本建设
  
  1、支持“全业务”的技术系统的基础建设。
  赢利的数字电视网络应采用单向还是双向?这个问题是“后整体转换时代”有线网络运营商争论的焦点。
  坚持单向者的理由十分简单:数字电视用户月付费价格比模拟时代翻了一番,意味着有线运营商的收入接近翻番。“广播式数字电视+NVOD+数据广播”足以满足80%普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没有必要搞双向。
  主张双向者:双向业务收入呈几何式增长,利润却不尽如人意,因故并非理直气壮。
  从经营角度讲,有线网络所提供的单向服务的属性为“公益性有偿服务”,利润空间要受实行“低收费价格政策”的“行政定价”的限制,这就导致网络资源不能有效开发,网络也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提供双向服务的网络,其提供服务的属性为“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其收费定价由市场指导,利润空间充分体现市场需求。因此,“利益驱动”使网络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有线数字网络必然会得到充分发展。我国电信运营机构走过的发展道路就是从事业向市场转变的实践案例。
  显而易见,双向与单向看似是个技术问题,实则决定着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所提供服务的属性,进而决定运营机构的属性。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国家信息化的要求,数字电视网络必须加快实现“全业务技术系统”双向网络的建设。上海、杭州、深圳有线数字网络开展“全业务”服务,收入均实现几何式增长,展现了数字电视网络为国家信息化提供服务的广阔前景。
  实现“全业务技术系统”的双向网络,采用哪种技术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实现“全业务技术系统”的双向网络,提供的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那么就应该摒弃公益性事业建设的思路,代之以市场的投入产出的建设理念,采用何种技术系统,自然是以追求最佳性价比为标准。
  在直播卫星、IPTV未来3—5年内可能快速占领市场的情形下,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搞不搞双向,已不仅是如何赢利与快速回收投资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有线电视网络能否生存的问题。
  
  2、适应市场的数字电视网络的运营机制建设。
  靠行政定价,提供“公益性有偿服务”的网络无法奢谈赢利:一则“公益性有偿服务”的属性,决定了网络公司的运营活动是建立在政府、自然垄断的前提之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必然会受到市场规则的制约;二则“公益性有偿服务”的收入是政府资源的变现,并不属于网络公司的运营成果。如电信运营商一样,在适当的时候该收入(基本服务费)需上交政府。
  数字电视网络实现赢利,首先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数字电视网络公司才有可能承担起建立赢利模型、实现赢利的重任。适应市场的数字电视网络运营机制的要点是以市场为龙头,以科研、制造为技术、产品支持,以安全运行为保证的机构设置;以确定营销策略、成本核算、提高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议事规则;以绩效挂钩、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3、“服务第一”的企业文化建设。
  服务是赢利之母。在考量数字电视网络的赢利时,人们往往注重项目,轻视“服务”。殊不知ISP、数据、音频等接人服务项目都是传输业务,其利润空间已经很少,即使获得准人也不可能获得太多市场份额。只有“服务”才是真实利润的源头所在,只有“服务”才能凸显不同网络各自的优势,因为不同网络有自己的服务“客户”,赢利是“客户价值”提高的表现,提高“客户价值”源于“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
  服务(产品)的细化。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服务”包括:音、视频内容、数据信息、网络支付、网络商务、优质传输、收看的人性化服务。
  服务的体系建设。以“呼叫中心”支持的“三A超星一站式服务”+“生意经”培训合格的户管员队伍。
  
  3.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
  
  1、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建立“公益性有偿服务”与“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的成本核算体系是+重大课题。“事业广电”的管理体制下,没有成本核算的概念,形成了“狗熊掰棒子”式的事业发展形态,其鲜明的特征是:资产自生自灭,资源大量闲置。
  历史上有线广播的路由、杆路资产丢失,被其他行业无偿占有,后又重新投资新建,就是因为没有成本核算体系控制,导致广电资产流失殆尽的典型案例。频率等资源的丢失就更不必说了。模拟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了10年,更新改造升级的资金捉襟见肘,还是没有也不可能按成本核算体系提留资金的恶果。如今,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才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实施成本核算预警管理。成本核算体系要渗透到建网、运行、升级、扩容等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也要渗透到经营、销售、发租、服务的网络资源管理各个环节;还要渗透到人力资源配置、行政支出的管理环节,形成全员管理的成本核算预警管理体系。
  降低成本:数字电视网络的赢利产生于开源与节流。开源即选定新的增长点,节流即降低成本。随着技术进步,信息传输市场的利润空间已很少, 节流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树立“市场共有、资源共享”的理念,认可“市场共有”,打破电信与广电的行业界限,维护“市场共同利益”才能有效抑制“恶性竞争”,从降低成本中取得微薄利润。“资源共享”是发展新的客户群,从“服务”中实现赢利的惟一途径,广电业内各资源占有机构必须拆除“土围子”,走资源共享联盟、共同占有市场之路。
  
  2、争取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信息服务政策尚未解冻:以上海、杭州、深圳开展宽带接入服务为例,没有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就无法改变“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服务”增产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以上三地,租用出口费竟占接入服务收入的35%—60%,是电信运营商同项支出成本的5—10倍)。广电向电信开放视频传输市场,已催生IPTV快速发展,电信何时向广电开放ISP、数据、音频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价格政策: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是承认网络服务价值、制订合理收费价格的基础。由于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殊属性,也由于其生存发展的需要,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承担着“公益性有偿服务”与“多样性、个性化的市场服务”两种职能。界定“公益性有偿服务”与“多样性、个性化的市场服务”的范围,承认“多样性、个性化的市场服务”的价值,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价格政策,制订合理的市场指导性收费价格,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得以生存发展的必须条件。现行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定价成本监审办法需要调整。
  健全法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既然承担着提供“多样性、个性化市场服务”的任务,但其传输“全业务”信息没有法规保障;缺少“新建小区必须实现数字电视接入的法规依据;数字电视基本服务费是政府定价,但对违约欠费户的处罚没有法规依据。总之保障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运行)权益的法规缺失太多,亟待完善。
  
  3、选择正确的“多样性、个性化的市场服务”营销策略。
  和纵连横应:完善广电业内外网络运营商及其各环节,形成多赢产业链。
  细化服务:以诚信为核心,细化为数字用户提供的软性服务。
  降低支出:科技创新生活,充分利用网络提供更多的用电视服务,降低数字电视用户的生活支出。
其他文献
随着LED照明技术、光生物效应的发展,城市光环境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上海城市光环境发展现状,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城市更新系统中的城市光环境,强调重视公众健康,提
笔者有幸跟随刘复兴主任左右,老师强调治病求本、辨证施治,在其指导下辨证分型治疗单纯性皮肤瘙痒症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2000年6月~2006年6月,笔者运用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笔者从2003年以来,应用三参黄芪加味汤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2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