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史视野中的“旧曲新翻”——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海内外传播的历史启示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主权交接仪式上,一首温婉悠扬的《茉莉花》见证了中国以和平方式实现正义诉求的伟大历史时刻;两年后,在中葡澳门主权交接仪式上,《茉莉花》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以来,在中国国家事务、外交典礼上,《茉莉花》曾被演奏十余次,至于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中的演奏情况,则无法统计了。一首在习惯意义上被称为“江苏民歌”或“中国民歌”的曲子,从“民歌”这一命名来说,并非系出名门的《茉莉花》,何以具有如此非凡的艺术魅力,跻身世界名曲之列,一再
其他文献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法律素质和法治实践水平的高低,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频发的
《以事为本的课程理论》是杨道字博士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期间所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杨博士在杜威和陶行知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中发现了已初见端倪的“以事为本的课程思想”
广州商学院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类自媒体应运而生,人们的信息获取渐趋碎片化、娱乐化。高等学校教师如何适应时代的挑战,在自媒体时代秉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当前,高校教师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高校教师的网络道德被列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行列。本文列举了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教师带来的影响,并给出提高高校教师网络道德修养的途径。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教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对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对于改进其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83名一年级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能力以及策略展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分析了当前地方立法尤其是西部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完善地方立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完善地方立法的具体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