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l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今天,农历初一,大早,豆妈上庙里给送子观音烧了三炷高香。然后,豆妈领着女儿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孕中心。
   中心主任姓廖。她是豆妈小学同学,全省最有名的妇孕专家。平时,她一半日子带研究生,四分之一时间看门诊,剩下的一点时间帮一些有头有脸家里的女人做手术,大多又是人工授精。在廖主任坐的专家诊室里,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大红锦旗“送子观音”。这位送锦旗的女子是北京一家公司董事长,中年丧子后,便有了重生一子的念头。她跟丈夫四处求医,甚至去过香港、伦敦和纽约,都没让她偿愿。那年秋天,女董事长经人介绍后,犹犹豫豫跑来找廖主任。结果,廖主任通过人工授精,第二个月就让她成功受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健康宝宝。一个儿子。这位董事长大喜,与丈夫用车拉着一千万现金来到医院,说是要对廖主任“略表心意”。最后,廖主任只收下一面写着“送子观音”的锦旗。豆妈听说这事,跟豆丽说:“有这么送钱的吗?耍痞。她真心要送钱给我老同学,偷偷塞个卡呗。”不过,电视台和新闻媒体拿这事一做报道,廖主任立马成了“网红人物”,找她问诊、治疗的人络绎不绝。前天晚上,豆妈跟这位老同学约好了,要带女儿看看受孕与否。
   见到廖主任时,她刚从手术台下来,问豆丽:“豆豆,这几天食欲怎么样?”
   “好像不想吃东西。”
   “噢,身体有疲劳感吗?”
   “感到困倦。”
   “还有什么反应——”廖主任抬头问道。豆妈轻声提醒豆丽:“针眼大的变化都要跟廖阿姨说。”
   豆丽眨眨眼,几乎认认真真想了想,才答道:“啊哈,前两天,小腹还有一种小刺痛。”
   “太好了!”廖主任赞道。
   豆妈困惑道:“肚子痛还会是件好事吗?”
   “豆豆这些日子胃口差,感到困倦,小腹又有刺痛或者坠痛感,都是受精卵着床的表现。”
   听到廖主任这般解释,豆妈抬手揽上了豆丽的肩膀。
   廖主任补充道:“不过,一切结果要看检查报告。”
   “阿姨,人家都说您的眼睛赛神仙,哪还会看错呢?”豆丽说道。
   “像你妈一样,长了一张黄鹂巧嘴。”
   廖主任笑眯眯的,豆妈和豆丽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等待检查报告时,豆丽问豆妈:“妈,男孩还是个女孩?”
   “刚怀上怎么知道呢?妈上次问过你廖阿姨,三四个月后才可从B超中看出性别。”豆妈见豆丽哦了一句,又安慰道,“最好生一个丫头,第一胎跟我们豆家姓豆。”
   原来,豆妈同意女儿与卷毛黄结婚前,豆妈跟祝姨提了一个要求,豆丽和卷毛黄生两胎,一个姓黄,一个姓豆。祝姨有点不太乐意,但磨了几次嘴皮,答应下来了。毕竟这种“姓法”成了眼前的时尚潮流。祝姨也有自己的想法,直言不讳地跟豆妈说:“豆豆是你豆家的闺女,卷毛黄是我黄家儿子。他俩生下儿子姓黄,闺女姓豆。这算天经地义吧。”过了几天,豆妈找上门跟祝姨说:“这事得补充一条,两胎都是儿子,大儿子姓黄,小儿子姓豆。”陪随而来的豆爸瞪了豆妈一眼,说:“大儿子也可以姓豆。”卷毛黄的爸爸黄大福刚好坐在沙发上,听到豆爸这么说话,马上嚷道:“那不行。大儿子必须姓黄。否则,我儿子不生孩子。”豆妈拍拍手掌说:“唉哟,他爸,卷毛黄往肚脐眼里生呀?”几个回合下来,两家最终达成了一个意见:第一胎是闺女,闺女便姓豆;第一胎是儿子,儿子姓黄;两胎都是儿子,第二胎的儿子姓豆。卷毛黄觉得父母把这事弄得太认真了,没那个必要。祝姨还没来得及嗔怪儿子不懂事,黄大福已经怒火冲天,抬手便刮了儿子一个耳光,嚷道:“我们黄家五代单传,到你手上要断香火了?不孝之子!”卷毛黄缩头缩腦,没敢再答话。晚上,豆丽约卷毛黄看电影时,发现卷毛黄左脸上五个手指印,便问明白了怎么回事。第二天,豆丽把卷毛黄挨打的事跟爸妈说了。豆妈唏嘘后,便让豆丽约卷毛黄来吃晚饭。豆爸从床底下找出一瓶藏了七八年的郎酒,跟卷毛黄喝了几杯。豆妈一个劲把菜夹到卷毛黄碗里,说:“人家一个女婿半个儿。在我眼里,你就是豆家儿子。哪是半个儿?你跟豆豆,一个我手掌,一个我的手背。豆豆是手背,你是妈的手掌。”这番掏心窝的话让卷毛黄连叫了三声妈,豆妈嗯了六七声。送走卷毛黄后,豆丽有点不开心地说:“妈,手掌手背有区别吧?”豆妈嗔怪:“你脑子用木头雕的吧。卷毛黄知道我做岳母的这么疼他,他就知道好好疼你。老妈没喝够半瓶墨水,也懂上行下效、投桃报李这道理。”豆丽噘噘嘴巴,闷闷地哼了半声。第二个周末,祝姨又上门来了,说要跟豆家签署一个白纸黑字的协议,明确将来生下孩子的处置办法。豆妈本来怕黄家口是心非,便爽快地答应了祝姨的要求。两家特意找解放路四海公证处做了公证。公证费一家一半,以示公平。眼前,豆丽听豆妈说到生儿生女姓氏的问题,便嘟囔道:“第一胎我只能生个女孩!”豆妈很开心地:“我闺女懂妈的心。啧啧,你爸的愿望快要实现了。”
   这时,廖主任走了过来,还没开口,就跟豆妈摇摇头。她告诉豆丽说:“这事急不得。平常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又……又没怀上——”豆妈叫了一声。她没想到安慰女儿几句,马上问廖主任:“我女婿身体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豆丽抬头嚷道:“妈,怎么这样说话?”
   “你是妈生下来。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你没问题,那问题就出在卷毛黄身上!廖阿姨不下判断,你妈也明白一个七八分。”
   豆丽答不上话。
   廖主任只得跟豆妈说:“老同学,豆丽一时怀不上孩子,并不能说明男女哪方有什么问题。”
   离开医院时,豆丽给卷毛黄连续发了两条微信。
   卷毛黄坐在办公桌前,打开豆丽发来的微信一看,原来是一张泪脸表情的图片。他有点不解,正打算询问一句,接着收到豆丽的第二条微信,豆丽称:“着床失败。”    “你们的保证书必须让双方家长起草!”豆妈跟着说了一句话。
   卷毛黄和豆丽没再多说什么,便离去了。在小区门口,他们叫来一台滴滴,两人跑到东岭河旁吃了一顿河鲜。豆丽把圆盘中的河虾一只一只夹到卷毛黄碗中,说:“嗯,你听明白了吧。”卷毛黄抬抬下巴问道:“你掐头去尾说什么?”豆丽说:“你爸敲你脑袋,你还没感觉吗?”卷毛黄说:“我爸哪句话不是敲我脑袋呢?我小屁孩时,就已经被他敲蒙了。”豆丽说:“嗯,河虾是男人的子弹。”“呵,你还很懂——”卷毛黄斜起眼角。豆丽哼道:“你跟你那些男同学喝酒,不就是聊这些事吗?下次带我出场,我得先塞个耳塞。你爸下了命令,让你集中优势兵力,一战而胜。多装两匣子弹打连发!”卷毛黄用筷子敲敲碗,满脸无奈道:“说不定我以后跟老婆睡觉,还要上他们那去取票。”豆丽咯咯笑道:“好呀。那就馋死你!”
   很晚,他们才回家去签保证书。
   双方父母仍坐在客厅里。
   签字前,卷毛黄和豆丽被要求分别念了一遍保证书。念罢,又问他俩有没有意见。卷毛黄看到豆丽摇摇头,也跟着摇了摇了头。祝姨把双方父母签署的承诺书也读了一遍。
   豆妈说:“我们共同的承诺!”
   豆丽吐出了一口长气。刚才,她听到保证书列有十二项内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结果,承诺书更是奇葩无比,承诺竟然达到四十七条,还带有两个很具体的附件(与怎么掏钱有关)。她不得不相信,父母们这次彻底要玩真的了。
  四
   “他们也有糊涂的时候!”卷毛黄感叹道。
   豆丽捧着一本杂志看。她上床后,不再看手机。她与卷毛黄跟父母签的保证书上有这么一条“自律”。她需要早早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便怀孕后不会随时看手机。保证书还规定,卷毛黄跟豆丽待到一块,也不得近距离使用手机。睡觉时,双方的手机不得放在床头柜上,因为手机有辐射。卷毛黄曾建议去买孕妇防辐射专用服装。豆妈说,电视上早已戳穿了孕妇穿防辐射服可防辐射的谎言。过了一会儿,豆丽抬头扫了卷毛黄一眼,问:
   “谁糊涂呀?”
   “你说呢?”
   “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卷毛黄说:“你妈!”
   “我妈——”豆丽把杂志一放,奇怪道,“她糊涂什么呀?呵,她把你当成亲儿子了。比亲儿子还亲。这是她最大最大的糊涂!”
   卷毛黄嘻嘻发笑。
   “你恶心不?”豆丽翻了翻眼皮。今天傍晚,她和卷毛黄回豆家吃饭时,豆妈把豆丽的最爱——鸭肫夹到卷毛黄的碗里。平時,卷毛黄带豆丽出去吃饭时,都会帮豆丽点上一份五香卤鸭肫或爆炒鸭肫。端午节那天,他们到新开张的一家粤菜店吃饭,豆丽对店里的盐水鸭肫赞不绝口,还用饭盒捎回了一份。在家里的餐桌前,豆丽看到鸭肫跑到了卷毛黄碗里,多少有些郁闷,卷毛黄马上要把碗中的鸭肫夹给豆丽,豆丽顿时又是一喜。结果,豆妈说:“卷毛黄你吃。鸭子中,就数这肫最好吃。”豆丽的一张脸色立刻拉了下来,卷毛黄故意跟她挤眉弄眼的,她立刻有点怀“恨”在心了。
   这时,卷毛黄跟豆丽说:“吃了鸭肫,就不会恶心了!”
   豆丽一听,举起杂志一个劲地砸卷毛黄的脑袋。
   “别打别打!”卷毛黄举起双手。豆丽瞪了他一眼,才把杂志放下。卷毛黄解释道:“我妈我爸更糊涂。第五个月你怀上孩子,意味着明年九月份才能出生。孩子将来要读书时,会因为小一个月时间不能报上名。”
   “哼,第二年读呗。”
   “不好不好。我们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大一岁上学,他十有八九会觉得自己有点笨,自尊心免不了要受挫伤。心理不健康了,就会影响他一辈子。”
   豆丽伸手提着卷毛黄的耳朵问:“呵,你脑子今天怎么活络了?”
   “下午,我听老同学人事科长抱怨了一通。他想让孩子今年报名读书,结果被学校告知不符合报名条件,今年找谁帮忙都没用。正在巡查教育系统,所有人都夹起鸟蛋或者鸟窝乖乖蹲着。他都骂娘了。他孩子九月三日出生,也就小了三天。”
   “你老同学是生了一个女孩吧?”豆丽一边问,一边松开了手。
   “嗯,没错。”
   “女孩成熟早,懂事也早,读书越早越好。”
   卷毛黄挤挤眼睛:“听说你上幼儿园就喜欢上了画画,还很有创意地临摹男生小鸡鸡,结果画成一把歪嘴小水壶。”
   “你——”
   卷毛黄见豆丽抬手要来扯耳朵,吓得一头钻进被窝里,豆丽把被子掀开了。两人闹了好一阵子,最后,豆丽拔下卷毛黄一根腹毛,拿它掏了掏卷毛黄的耳孔,才重新靠上床背。
   过了一会儿,豆丽吩咐道:“你明天跟你妈说,怀孕计划推迟半年。”她使劲抬抬下巴,几乎突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卷毛黄点点头。
   第二天,祝姨一口拒绝了卷毛黄的建议。
   卷毛黄说:“孩子以大龄儿童的身份上学,不利于他成长!”
   “活人被尿憋得死吗?”
   “教育局长或者校长不会是妈的老同学吧。”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口号能解决问题吗?我们隔壁单位天天贴标语、挂横幅,他们老大还不是被请去‘喝茶’了?”
   “你会气死老妈!豆丽8月31日前生下孩子,不就解决这个问题?怀孕计划提早一个月。给妈记住,准备期从三个月缩短为两个月。第三个月争取怀上孩子。第四个月必须把孩子怀上。”
   晚上,豆丽听到卷毛黄转述他妈妈的话后,满脸沮丧。
   过了一天,豆丽陪卷毛黄回到黄家。豆丽跟祝姨说:“妈,不一定赶着怀孩子。”
   祝姨说:“不赶不赶。你放松点。第三个月怀上,足月分娩。哪怕第四个月怀上,预产期也就在九月上旬。”    “孩子读书不就成了大问题?”
   “动动脑筋吧。”
   豆丽溜了卷毛黄一眼,没听明白他妈的意思。
   卷毛黄摇摇头。
   祝姨轻轻哼了一声,才说:“8月31日晚上我们做个剖腹产,孩子不就赶在9月1日前出生了吗?早十天八天出来,不会影响孩子生长的。”
   卷毛黄忽地瞪大眼,豆丽更是倒抽了一口气。
   豆丽真不想因為生孩子挨上一刀。肚皮上一条痕迹,太刺眼了。她最喜欢穿的低腰裤也要断了缘。她知道,卷毛黄的妈妈不会顾及她这些感受,便没再接话。
   她回到娘家,跟豆妈发了一通牢骚。结果,豆妈说:“人家都说,剖腹产下的孩子聪明些。本来在省城读大学,结果要上清华。呵,多好呀。”
   豆丽大声道:“我不就成了一个丑八怪?”
   豆妈把刚刚削好的一只苹果放在女儿的手上,说:“楼上那个秦姐姐生孩子,她自己要求剖腹产。刀疤被她文上了一朵玫瑰花。嗯,还挺好看的。”
   “一朵血玫瑰!妈,您不感到恐怖吗?”豆丽撅起嘴巴。
   “我说豆丽,你别神经兮兮的。生孩子,是女人最幸福的事!”
   “又不是放屁——”
   “你、你这孩子怎么把教养全丢了?”
   豆丽左右努了几下嘴角。
   吃饭时,豆妈跟豆丽说:“早一年生好。年轻些生,没那么吃亏。越往后生,吃身体上的亏,还吃经济上的亏。这开销会越来越大!”
   “开销开销,哪来那么多开销——”豆丽把筷子上刚夹到的菜扔回了菜碗中。
   “妈没骗你。就说请个月嫂吧,去年4万,今年涨到6万了。明年,十有八九要上8万。后年呢?你没听说,房价六年涨一倍。”
   豆丽瞪大眼睛道:“月、月嫂这么贵?”
   “这些事你得盯住。香港连锁那家更不得了。据说,要提早一年预约。妈全打听过。”
   “卷毛黄他妈都没说这事。您别操空心,行呗!”
  “生下孩子一旦要姓豆,月嫂的钱你婆婆会掏吗?”
   “……她比你有钱。”
   “哪怕楼下大银行她家开的,也是给她孙子。”
   豆丽哦了一声。她猛然意识到,这真是一个值得自己认真考虑的问题。月嫂一个月增加2万块,雇请两个月要多花4万块,差不多是她大半年的工资收入。她听娜娜说过,孩子满百日才辞退月嫂。肉嘟嘟孩子真不好带。豆丽知道自己更没耐心,哪怕跟卷毛黄做“活塞运动”,也被她省掉了“暖场”环节。她梦想过,小屁孩能像气球一样几口气就吹大了,那该多好呀。卷毛黄听她这么一说,笑道:“你干脆辞职去做个童话作家吧,多赚钱。”
   晚上,豆丽跟卷毛黄说:“依你妈的意思办吧。”
  五
   “我想吐!我想吐!求求你,卷毛黄!”
   豆丽跟卷毛黄撒着娇。她刚刚跟卷毛黄提出,今天是周六,一块出去吃饭。卷毛黄说:“你妈我妈不是联手下了禁令吗?你我这阵子不得出去大吃大喝。哪怕我因公陪客,也要先请他们恩准。”豆丽叫道:“天天鱼,天天肉,天天蛋黄。蛋黄不是胆固醇高吗?早中晚还要喝三大碗砂糖水。我受不了!我彻底受不了。看到这些东西,我直想吐。”卷毛黄揶揄道:“都怪你妈。”
   卷毛黄这话算是没说错。
   那天吃晚饭,豆丽发现餐桌上又是一些酸豆角和酸萝卜做的菜,便问:“妈呀,我跟卷毛黄不愿交伙食费吗?您不愿收呀,天天吃得这么差劲?”
   “为你好!”
   “你打算省下一大笔钱给我去旅游?”
   “酸男辣女!”
   “什、什么酸男辣女?”
   豆妈说:“瞧你读那么多书,都读到牛背上去了。女人多吃些酸东西,就能生儿子。”
   卷毛黄刚好进厨房去了,豆丽便赶紧说:“妈,您好像希望我第一胎生个女孩,跟我们豆家姓豆。”
   “妈开窍了。两胎都是男孩,后面这一个男孩同样姓豆。它不是一件更好的事?”
   “两胎全生了女孩呢?”
   “我们豆家能进能退,包赚不亏。错不了,吃酸生儿,这事听妈的。”
   豆丽嗯了几声。
   这时,祝姨突然来串门了。她看了看餐桌上的菜,马上跟豆丽说:“豆豆,你跟卷毛黄从下顿开始,到我家吃去。”豆妈说道:“他妈,孩子愿意上哪儿吃,便上哪儿吃。你锅里我锅里煮出来的还不都是饭?用不着见外。”“我见外——”祝姨指了指餐桌上的菜盘,“豆豆都要怀孩子了,你当妈的还让她吃忆苦餐?你想豆豆给我生一个豆角娃,给你生一个萝卜妞。哼,比葫芦娃还差了一大截!”豆丽和卷毛黄呵呵笑了起来。祝姨没好气道:“笑什么笑?”豆丽赶紧捂上嘴巴。卷毛黄说:“妈,没想到您这么幽默。您登台搞笑达人秀,一定能胜出哇!”豆妈才明白亲家责怪什么,便解释 “酸男辣女”的道理。祝姨如梦初醒,自责道:“啧啧,我以前也听同事说过这道理。怎么就忘了?”
   过了两天,祝姨跟豆丽说:“你妈心肠好,就是少读了一些书。”豆丽没在意什么,说:“我妈读了一年高中,就跟她表姐上鞋厂做工。她遇不上我爸,一辈子都要做鞋。哪还进得了城呢?我妈才说她命好。”祝姨点点头,说:“妈查阅了一些资料,‘酸男辣女’这说法也没有一个权威认定。但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过,你妈只让你吃酸豆角、酸萝卜。她昨天还打电话跟我说,为你新备了一坛酸白菜皮。我的妈呀,这样吃就大错特错了。酸性食物并不是有没有酸味那么简单。餐餐酸豆角,碗碗酸萝卜,能让女人怀上孩子吗?还得靠多吃带酸性,又有营养的食物才行。”
   祝姨拿出了一张酸性食品表递给豆丽。
   豆丽念道:“1.蛋黄;2.乳酪;3.金枪鱼;4.火腿;5.鸡肉;6.猪肉;7.牛肉……”    晚上,豆丽虚虚地问卷毛黄:“冰冻鸡不会真有毒吧?”
  六
   卷毛黄加班,回到家里,已经过了晚上十点钟。他刚进门,便听到卧室里发出一阵声调高、嗓门尖的叫声。他怔了一下,连鞋都没换,就直奔卧室。
   他惊呆了。
   原来,豆丽独自一人赤身裸体躺在床上。她一见卷毛黄,便停止了叫声。
   不过,她马上劈头盖脸地问:“高潮了吧?”
   “什么?”
   “我高潮了吗?”
   卷毛黄双眼一鼓:“你自摸——”
   豆丽坐起身子,两只白皙的奶子像撑圆肚子的小兔一样晃荡了两下,很挺。她抬头跟卷毛黄说:“我看了书,女人高潮时怀上的孩子智商高多了。”
   在卷毛黄印象中,豆丽跟他做“活塞运动”时,最后会咬牙切齿,脸色还有点发青。他说:“女人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你不懂。女人兴奋的最高境界,就是肆无忌惮地尖叫!”豆丽大声说。也许,这句话她刚刚从书中读到的。在床头柜上,摆着二十几本书,全是她上网买的,大多跟女人怀孕与育子有关。还有一本《星座取名大法》。这时,她把屁股下一个小枕头扯了出来。小枕头也是她上个月网购的。娜娜告诉她,屁股下垫一个小枕头,能提高受精率。豆丽还告诉他,射精后不得立刻拔出那家伙来。否则,拔出“萝卜”会带出“泥”。他失笑道:“哇,我们制造的不是‘瓷娃娃’,而是一個‘泥娃娃’?!”床头柜上有一只瓷娃娃。它是豆丽跟单位同事上景德镇游玩时带回的纪念品。好几个女同事则买了一尊送子观音。回到家里,豆丽有点后悔。妈妈宽慰她,瓷厂买的观音都没开光,天天供奉也显不了灵,还是庙里的观音菩萨靠得住些。
   这时,豆丽说:“我再练习一遍,看看是不是到了高潮?”
   “我来帮忙——”卷毛黄冲动了。
   “干吗?”
   “实战中找感觉。”
   “坏蛋,快去洗澡呗。记得用消毒液。我下午买了两瓶新的,你用红盖那瓶,黄盖的是酸性洗洁液,我专用,听说使用这种洗洁液也可增加怀男孩的几率。跟酸性食物绝搭!”
  七
   卷毛黄打开门,发现客厅灯未开。今晚,他跟随科长陪客。不过,他没端杯。他嘴里一旦冒出酒气,豆丽立马会告状,他不想招来父母一顿“狂轰滥炸”。也许,豆丽回家吃饭还没回来吧。他一边掏手机,准备打豆丽电话,一边打开客厅的吊灯。
   霎时间,客厅金碧辉煌,仿佛一个新世纪穿越而至。
   他却吃了一惊,竟然发现豆丽正坐在大红沙发上。
   “豆豆——”卷毛黄有点意外,“怎么不开灯?”
   “……娜娜死了。”
   “什、什么?”卷毛黄瞪大眼睛。他知道,豆丽跟娜娜是一对无所不聊、相互没有秘密的闺蜜。跟男人做爱时,女人屁股上垫一个枕头,能提高受孕率,就是娜娜通过微信视频聊天告诉豆丽的。豆丽说,娜娜还给她扫了扫凸起的肚脐眼。卷毛黄问道:“昨天,你不是说她住进医院待产吗?”
   “今天下午生孩子时,大出血,结果她、她命没了。”
   “医院没给她输血?”
   “她熊猫血,血库里没那么多。她、她都没下产床。”
   卷毛黄安慰豆丽好一阵子。豆丽终于没抽泣了。过了一会儿,她拿着电视遥控器,乱换了一通电视频道,几乎没发现一个好看的节目,便关掉电视进了卧室。卷毛黄跟着爬上了床,见她仍是闷闷不乐的样子,便说:“早点睡吧。明天,我们一块去看看娜娜的爸妈。”豆丽点点头,说:“给孩子多带些东西去。听说是一个女孩。”很快,关灯了。
   卷毛黄睡眠特别好,眼睛一闭,三秒钟便会入眠。不过,他一旦有想法,却遭到豆丽拒绝时,便会翻来覆去睡不好。
   半夜里,他被豆丽扯醒了。
   “你还没睡?”
   豆丽说:“我们不生孩子——”
   卷毛黄忽地坐起身子,低头望着豆丽。“你做噩梦了?”
   “我怕。”
   “娜娜的事吓蒙了你。我抱着你睡。”卷毛黄把左手从豆丽后脑下窜了过去。
   “卷毛黄,我真不想生孩子!”豆丽哇地哭了起来。
   卷毛黄有点不知所措,只得紧紧抱着豆丽,又用手轻轻拍着她的背。
   卷毛黄哪怕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把豆丽有了不生孩子的念头告诉岳母娘、告诉妈妈。他内心里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孩子。过了三五天,豆丽情绪平和了很多。这天晚上,她拿手机看一部跟孩子有关的电影。一部喜剧。三个萌萌哒的孩子演技超棒,惹得豆丽眼泪都笑了出来。她不停地说:“小天使!啊哈,太可爱了!”最后,豆丽很向往道:“我们也要生一个小天使!”卷毛黄见她改变了主意,吻了她鼻梁好几下。不过,豆丽斩钉截铁地说:“我只生一个!”
   “我们就生一个!”
   周末,祝姨听到儿子说他们只生一个孩子,满脸诧异。黄大福拍着茶几骂道:“你们生孩子怎么成了放屁的事?说变就变。”卷毛黄只得说:“爸,您说话文雅点。豆豆听到了,她会不高兴的。”祝姨嗔怪道:“儿子,你怎么把自己身份颠倒了?是你生孩子,她帮你怀一下。孩子从她肚子出来后,还得姓黄!”卷毛黄说:“不是有协议吗?第一胎是个女孩,就、就姓豆。”“臭小子,你干脆改姓豆算了!只生一个,偏偏生下一个女孩,我们黄家不就完蛋了?”黄大福脑头的青筋凸起了,说:“你必须给我生一个儿子!”
   “就算生两胎,也不一定会生个男孩。”
   “你,你再说一遍。没用的东西!”
   卷毛黄赶紧跑了。
   祝姨只得一个电话打给豆妈。
   豆丽被豆妈找回家里。她一进门,便看到祝姨和卷毛黄一左一右坐到客厅单人沙发上,不由怔了怔。豆妈没说几句话,她就知道又是聊生孩子的事。她说:“我不是同意了吗?我给你们生一个孩子!”
其他文献
我国江苏省的徐州市,就是一个独地无二的文化的标本。它在较早地进入辉煌的史册之后,就从没有在历史上失踪。  徐州是江苏境内最古老的城市,在文化上、历史里没有明显的断裂。比如说徐州周边的一些著名古都,自宋之后却黯然失色了。南京的政治位置越来越显著,但历史却很晚,而徐州就介入在这几者之间,像淮岱那样的存在。如果按权威的先秦古籍《世本》等记载,涿鹿城就在现在徐州城南,那么徐州的都城史就不仅仅局限于项羽的楚
赵尚志(1908-1942),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東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尚志先后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副总指挥等要职,直至战死。  1936年秋,赵尚志率抗联第三军从松花江下游地区一路西征来到北安地区,建立了南北河后方基地和白皮营子密营,灵活地打击敌人。1937年初,他指挥的北安冰趟子战斗消灭日军三四百人,成为以少
读陈平原《与学者结缘》一文,突然想到自己与陈平原先生的相识。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缘,我读了陈平原的《书生意气》。这是我第一次读陈先生的书,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从此以后,我狂热地喜欢上了陈平原的文章,成了陈平原的忠实粉丝,凡是陈平原的书和文章,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到必欲读之而后快,收藏了陈先生出版的所有书籍,就连陈先生早年出的《大书小书》《书里书外》,也千淘万漉,最终寻到。每每抚摸先生那一卷
我住在合肥市的某小区里。楼下的人行道旁种了许多女贞树。  窗外的女贞树,花呈淡黄色,盛开时渐渐呈白色,淡淡的清香醉了每一个路过的行人。林语堂说:“女贞花是夏初的桂花。”每年的初夏,排列整齐的一棵棵女贞树,茂盛的叶子上开满了一片片圆锥似的小花,点缀在一片翠绿中,是那么迷人。  在老家,有一次,我意外地看到了“女贞蜜”。那个夏天的傍晚,在一个叫“毛河便宜门”的地方,看到一位长者坐在自家小店门前,从一个
史铁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我时常想念他。  在史铁生辞世两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曾组织召开了一场对史铁生作品的讨论会,铁凝、张海迪、周国平等众多作家、评论家和学者与会,达成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共识:在这个不应轻言“伟大”的时代,史铁生无愧于一个伟大的生命,伟大的作家。  在那次讨论会上,我简短地发了言,谈到史铁生坚强的生命力量,超凡的务虚能力,还谈到做梦梦见史铁生的具体场景和生动细节。随后我把发言整理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光华小学六(2)班 黄子杰  漫长的星夜刚合眼睡去,清晨的曙光就带着一股股凉飕飕的风唤醒大地。我睁开眼,瞄见窗外的冰风逗弄得院中的片片黄叶跳起回旋舞。我第一反应是先帮身旁酣睡的胖小子裹紧被子。  再低头看看这个小胖子,他还呼噜呼噜地睡得正香呢!如果你再定睛一瞧,你会瞧见他红扑扑的小嘴旁还挂着一串晶莹的涎沫。我不禁捂嘴偷笑—有这张瓷白的大圆盘子脸衬着,那涎沫真像是雪地上的一支雪挂
话说神农架这地界,山民的肉食以腊肉为主。因为山高路远,赶一趟街不容易,吃鲜还不现实。农历冬腊月,将猪杀了腌渍后在火塘上熏好,就是一年的肉食。一般人家喂猪散养,三五头猪很正常,所以,每家杀的猪会有两三头甚至四五头也不稀奇。屠夫因此成了季节活儿,一年中少有活儿干,跟村里装神弄鬼的法师、端公们一样,平时看不出有什么唬人的架势,也不杀气腾腾,都是慈眉善目,老实寡言。  有一天,老马提着一袋子砍刀,一个人往
假如一开始我就说出来,我是一条狗,我知道,很多人会说:狗东西,你也来讲故事啦!人总是这样,他们总以为自己知道得多。他知道的东西,狗当然不会知道。他们会说,人的事情上帝知道。上帝在哪里,谁也不知道。狗就在旁边。我想说的是:人的事情狗知道。  事情得从一只黄胶鞋说起。  那天我一早出门,在塘坝上,对面山冈上,用尿下了一遍通知。我告诉那些公狗,老黑在这里,老黑有一把钟锤。老黑是个大人物,至少跟队长差不多
一   李家村的支前工作一向走在全乡的最前列,每次乡长郑大山表扬完村主任李俊杰,都会在他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上一巴掌,用十分亲昵的口吻说:“好后生!”然而今天,李俊杰却受到郑大山的严厉批评,而且当着全乡村主任的面让他站起来回答:“救国公粮的征缴任务下达五六天了,你们村为什么还没有完成任务?”   其实,李家村的救国公粮的缴纳工作早就开始了。接到通知的当天下午,全村人就忙碌起来,烘烤、晾晒、磨面碾米
一  盛夏。天空被雨水洗过,被阳光滤过,勾魂摄魄的蓝。车行山岭,在绿树中穿行,也在知了的音乐会里穿行。漫无边际的乐曲,使我想到以前老家的亲人们,也总是这么热情,宽厚,淳朴,善良,洁净,温暖,以至你根本无法拒绝去想念他们,想念童年生活的乡村。  少琴把车停在一座民房前的空地上,一打开车门,一阵茶香袭来。恒鼎兄跟我说,这就是少琴的茶厂。少琴把茶厂办在自己童年的乡村,邀我们几位来看看。  我一瞥门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