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度与效度测量机制在高师基础和声教学中的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摘要】基础和声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科中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和积累延伸的专业类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后续学习。由此,本研究通过大量实验、问卷调查、课堂考察和数据研究等方法,科学的进行提出一种将定量测量与定性描述相融合的评估方案,运用信度、效度、音乐能力倾向、音乐成就测验和教学情感结果测量等测量方式,尝试基础和声教学的新的评估方法,为高师理论和声教师的教学提供更为妥当的评估途径。
  【关键词】基础和声教学;信度与效度;教学测量评估
  和声学是全国高校音乐专业公共基础专业课,此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坚实学生音乐专业基础素养,积累音乐专业知识和感知,同时为后续学习曲式、复调、即兴伴奏等科目奠定基础知识技能。和声的思维是横向进行与纵向线条的综合,学习内容也分为和声写作、作品和声分析和键盘和声三个版块,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思路清晰,反映迅速。而若想达到有效的教学成果,就要求在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效率给予正确评估和评价。评估的策略与教学的方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相互影响,决定了教学成果的高低。在基础和声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为了“应试”而教,相反,评估的设计应该成为课程目标的反映。
  一、和声教学基本原理与高师和声教学的培养
  传统的和声课堂一般采用小课模式,人数限制的十人左右,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可以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讲解,反馈作业时也可一一查看订正,教学效果良好。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人数在不断扩大,而传统的和声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和声大班课,有时顾及不到一些教学细节,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成果期待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新的教学环境形势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比重的增加,这时教学过程中的评估是教师判断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杠杆,影响着教师教学决策。
  和声写作、作品和声分析和键盘和声是基础和声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首先,在和声写作的教学中,主要是建立学生的和声基本概念和总体框架,是基础和声教学的主要部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今后的即兴伴奏、旋律写作打下坚实基础。而在此环节,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和声学习是一门不断“打破规则”学习过程的课程,首先构建框架,随后又不断破例,在此过程中反复则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从而减弱学习动力;其次,作品和声分析是学习基础和声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音乐学院针对非作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从2009年9月开始推行和声共同课教学改革,从强调技术写作开始向强调分析为主、写作与创作为辅的方式倾斜,其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读谱能力,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和声学理论的学习,理解音乐作品中出现的和声现象[1];再次,键盘和声属于实际操作,所有所学习的知识点和创造力都应该在此体现,而键盘和声最大的难点在于和声听觉感知练习和反应速度,通过和声听觉训练,能使学生从实际音响的高度去理解和消化吸收和声学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四部和声的写作[2]。透彻的学习键盘和声会使学生对此部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需要大量的练习,这也使部分学生感到厌烦以至于失去学习动力。
  在高师基础和声教学中,更是要准确、谨慎地进行学业评估,高师类学生以后面临着大量教学实践,同样对他们自己的学生需要进行的评估,一味粗浅的以考试作为评估手段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在我国的考试模式指引下,学生会为了“应试”而学习,这么一来,改变考试的形式无疑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正确的实践性方法来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有效地提高学生和声实践与创作能力[3]。这将会是一个循环过程,只有科学、准确、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估,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与评估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计划和过程,而学习成果的评估不能够单纯以考试或测验结果来做出判断,对于人数较多的大班课,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误差更会增大,由此,本研究从五个方向着手,试图科学减小评价误差,准确、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基础和声教学评估策略
  (一)教学认知结果测量
  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程度决定了学习的基础成效。在此,基础和声教学中的教学认知结果主要是对于学生对旧课的记忆、新课的消化能力和掌握程度、对所学内容的复述能力等方面做调查,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是对四川音乐学院2014级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基础和声课的跟踪实验、制表。全班总人数为50人,每周四个课时,分两次完成。教材为《和声学》中的第十四章原位属七和旋,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表1 教学认知结果测量
  调查项目 旧课的
  记忆 新课的
  消化能力 掌握程度 内容复述能力
  优秀 42% 32% 42% 33%
  合格 50% 56% 48% 56%
  较差 8% 12% 10% 11%
  (二)教学情感结果测量
  1974年艾伯利斯曾提出公式:BI≈BH-AS+EN。BI表示行为意向,BH表示行为,AS便是情感定势,EN表示环境因素。在基础和声的教学课堂中,课堂注意力,积极回答问题、认真筆记,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喜好程度,课堂学习氛围等方面做出测评。
  表2 教学情感结果测量
  调查
  项目 课堂
  注意力 课堂
  积极性 课堂
  笔记 学习
  氛围 教学
  接受度
  优秀 52% 10% 81% 50% 48%
  合格 43% 83% 18% 48% 50%
  较差 5% 7% 1% 2% 2%   (三)音乐能力倾向测验
  音乐能力倾向测验是成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测验可以清晰的反应学生的学习程度、练习程度和应用能力。在基础和声学的学习中,音乐能力倾向测验主要运用于即兴和声伴奏、自主创作、音乐审美取向选择等这一部分。制作关于即兴反应力,和声创造力等部分做出测评。
  表3 音乐能力倾向测验
  调查项目 和声听辨 创新能力 即兴反应力 和声配奏
  优秀 34% 22% 12% 36%
  合格 58% 68% 67% 57%
  较差 8% 10% 21% 7%
  (四)音乐成就测验
  对于做题效率、音乐风格派别、判断和声走向等方面能力判定制作成表,并让学生填写自我满意度表格,进行进一步对比评估。
  表4 音乐成就测验
  调查
  项目 做题
  速度 做题
  质量 听辨
  风格 判断
  流派 预测和声走向
  优秀 38% 42% 67% 58% 16%
  合格 56% 53% 31% 40% 76%
  较差 6% 5% 2% 2% 8%
  (五)行为评估
  对于学生上课的积极度,迟到旷课早退情况、是否自觉完成预习复习、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后跟老师同学沟通行为等做出评估,制表。
  表5 行为评估
  调查
  项目 作业
  完成率 考勤
  情况 预习
  与复习 小组
  合作 课后
  反馈
  优秀 78% 86% 7% 37% 56%
  合格 20% 10% 58% 61% 39%
  较差 2% 4% 35% 2% 5%
  三、测评结果综合分析
  (一)信度
  即可靠性,指测验结果的准确与可靠的程度。一项测验的信度表现在测验项目间得分的基本相符以及两次测验分数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如果测量工具在多次实施中所获得的数据是一致的,这样的测量就可以说具备较高的信度。多次实施的测验所获得的分数,一般会围绕一种分数的中心点波动,而这个中心点就应该是被测的个体的真实分数。具备较高信度测验的原始分数,一般都是比较近的集中和围绕与被测的真实分数。在基础和声教学中,通过每个章节的反复检测和观察,得出的中心点值则是教学评估结果,同时也在差异性较大的章节中做出相应的对策,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实现中还有一种内评信度,即班级他人互评,与教师评价的差异度做出分析,若一致性高,那么内评信度就高,评估准确性就高。本研究最终结果数值基本稳定,个别难度较大章节依然存在一些差异。
  (二)效度
  亦称“测验的有效性”。指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它要测量的东西。测验的效度又分为三类: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指测验的内容应该覆盖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效标关联效度比较的是学生在一个测验上获得的分数与他在另一些具备同一特质测验上获得的分数的相关程度。例如,在《基础和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书面作业测评与本次键盘练习的测评等级的效度,用前者测评得分来预测后者得分的预测效标。结构效度指测验的结果所反映的测验对象的某些心理结构的程度,是概念层面的而非特定的测验结果。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评估是有效的,所涉及到的评估范围广,且预测指标与实际结果也基本相近。
  (三)信度与效度相结合的评估价值
  信度和效度对于测验的价值而言,它们并不完全是独立的概念,而是相互关联着的。如果一套测验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也就是信度较低,那么,他的效度也不可能高。所以,信度是一套有效的测验的必备特征。虽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仅仅是信度也不能成为一套有效的测验的充分条件或属性。
  四、结语
  目前我国对高师音乐教育基础和声理论专业教学评价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也较为薄弱,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基于学生全面發展并具有学科特点的高师音乐教育基础和声理论专业教学评价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策略。由此,本课题主要着重研究了基础和声课程的评价体系,对高师基础和声理论专业教学评价进行跟踪调研,完善传统做题考试的评价方法,更加全面、有效的进行评估与侧量,对音乐基础和声理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评估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准确的用评估结果来进行更准确的预测,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基础和声理论专业教学评价的理论框架,为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同时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扎实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霜.和声共同课教学中和声分析的思维与视角[J].黄钟,2013,(3).
  [2]马春明.和声听觉训练在和声学教学中的意义[J].科技信息,2006,(6).
  [3]刘佳.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和声课程教学完善浅析[J].文化万象,2012,(9).
  [4]哈罗德·艾伯利斯[美]等著.音乐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5(2).
  [5]时蓉华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6]车文博主编.当道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9).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教育进入了以人为本、注重创新的时代。'创客运动',在教育界掀起了创新教育的新思潮,创客式学习主张以人为核心,把兴趣作为导向,在做的过程中学,鼓励学生在
目的探析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病因,论述综合治疗方法和预后,总结护理措施。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7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各个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日益增多,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工作和交往方
《礼记·乐记》中说,凡音起,由人心生也。心是音乐艺术产生的源头。音乐家通过心灵观照整个人类世界,一草一木,花鸟虫鱼等等都有了情感和音符,都成为音乐丰富的内容。潜
【摘要】钢琴演奏者在练习和演奏中,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影响演奏者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使演奏者保持良好的心理调控状态。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练习;心理因素  一、钢琴演奏中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  钢琴演奏是一门要求严格、弹奏精准、技术性极强的艺术学科。想要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不但需要学习者经过长期不问断的技术练习还要进行心理
【摘要】我们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钢琴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改革,在提高学生弹奏技巧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音乐的应用能力,以追求高层次的音乐。本文就大学的钢琴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音乐;钢琴;教学模式  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组织能力、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教学能力的较高音乐素养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做艺术院校的理论课教学快15年了,发现我们的教学很容易与专业
(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高等院校音乐教师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下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新问题,也是全世界音乐教学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改革中,大力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重点是在于对高校音乐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变革和对教育信息能力的提高这两个方面,才会更加有效的对当前环境相适应。  【关键词】数字技术
随着近年来中小学合唱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各校学生合唱团的努力与进步带动了中国音乐教育领域合唱的蓬勃发展,各校也越来越注重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能力。因此提高中小学合唱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使用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最近的这些年来高职的声乐教学在组织的形式上正在从传统教学的以老师为主体发展成现在的新型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形式,这个新形式就是合作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高职声乐;合作学习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主要是声音的练习为基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