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缺失难坏了平价医院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全国部分城市陆续推出了平价医院。这些医院在为老百姓带来方便和实惠的同时,其“从医院的利润中为患者省钱”的平价医院运行法则似乎并不被业内广泛看好:一方面医院的门诊人数与住院人数成翻倍增长,另一方面,医院的经济效益增长微乎其微,有的甚至已经陷入经济困局。长久生存谁埋单的难题正成为平价医院能否办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平价医院的平价账单
  
   “普通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其他医院收费大约4000元~5000元,而在平价医院限价收费1200元;子宫肌瘤手术,其他医院收费约5000元~6000元,平价医院限价在3000元;剖宫产术,其他医院收费约4000元~5000元,平价医院限价在2800元。”
  这是记者通过走访,将哈尔滨市几个比较大的医院部分手术费用与“平价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道外分院的价格进行比较后的明细。该院副院长姜相录说,黑龙江省医院道外分院建院伊始,就确定了“平价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办院理念,竭尽全力让更多的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在平价的吸引下,医院的就诊患者开始成倍增长,现在门诊和住院的患者数有时超过以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平价医院”一派红火。
  但“平价医院”的负责人们却有苦衷。黑龙江省另一所实行平价的医院——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院长孟松伟说,为方便百姓看病,黑龙江省卫生厅确定了二院和省医院道外分院为“平价医院”,然而运行以来,整个状态却是“乐了患者,苦了医院”。不仅医院的收入大为减少,而且医务人员的收入也不能与其他医院相提并论。
  副院长姜相录说:“医院最终能降低价格,总结起来就两点:简化医疗路径、控制药品使用。医院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求医生最大可能简化患者的医疗路径,即杜绝不必要的检查。确实需要检查的,要征求患者和家属意见,向他们讲清楚检查的目的和费用。同时,要求医生为患者使用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招标药品。如在患者不过敏的前提下,一般的细菌感染从青霉素用起,超出常规的用药,需要主任医师以上会诊,科主任报院长审批方可使用,坚决制止滥用抗生素。总体说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怎么省钱就怎么做。”
  
  平价使医院面临生存危机
  
  部分医疗界人士认为,平价医院的运转是靠主办医院人、财、物的投入和支持实现的。“在这里住院的患者反映都很好,但长期下去,医院会被拖垮,因为当前医疗机构也得向市场‘刨食’,而‘平价’‘惠民’运行机制如果作为短期行为实行还可以,长久下去不符合市场规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完全是价格因素,平价的确可以暂时把患者的医药费用降下来,但也破坏了医院的收支平衡,三级医院变成了二级收费,这样的医院很难有生命力。”孟松伟坦言。
  事实上,国内部分“平价医院”的前景也不乐观。
  记者采访发现,国内大部分“平价医院”生存艰难的因素如出一辙:首先是医护人员收入锐减,心理失衡。医院实施了平价战略,利润自然客观性减少,职工收入也无法增加。如黑龙江省医院道外分院副院长月工资1200元,普通行政干部月工资800元,所有诊室的医生全部被取消“开方费”等一切额外收入。如此工资水平与未推行“平价”的医院相比,相差悬殊;其次,简化医疗路径施行艰难。据了解,在患者的医疗费中很大比例是检查费用,简化医疗路径就是要降低这一部分费用;第三,“平价医院”很难适应当前的医疗体制。“平价医院”推行的“平价战略”主要目的是想通过降低医疗费用,让更多患者看得起病,更大程度地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目前医院仅靠平价难以维持生存,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必须到市场中寻求利润,而医院追求利润的结果只能是回到“高价”上来。
  
  平价账单谁来付?
  
  据卫生部统计的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综合性医院有1000多家。如果政府把这些医院全部改成全额拨款支持的“平价医院”,需要财政的巨额支出,现实可行性一度遭到质疑。以黑龙江省两家较大规模的医院为例,政府每年给哈尔滨医科大学四所附属医院投入不足2000万元,仅够这些医院一个月的人员工资,连水、电、暖的费用都不够;向黑龙江省医院投入300多万元,而省医院职工一个月的工资总额就超过了600万元。
  如何让“平价医院”长久生存?平价账单由谁来付?这已成为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他们对此积极建言献策:首先,保证平价医院的财政投入,恢复医院的公益性。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誉院长王桂照认为,目前群众医疗成本过高、医患矛盾加剧的责任并不完全在医院,主要症结还在于目前的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弊端,市场化使得医院的公益性色彩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不想办法赚钱就无法生存下去,更留不住专家,也无法更新设备改善就医环境。因此,政府必须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免去医院的后顾之忧;
  其次,政府必须宏观调控医疗资源,让“平价医院”不再“孤掌难鸣”。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认为,目前,由于医疗资源配备不合理,基层医疗人员、设备、技术等综合实力较弱,百姓对基层医疗服务缺乏信任,即便是小病,百姓也要越级就医,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大医院综合实力强,收费相对较高,以基层百姓的收入水平,难堪重负,客观上造成了百姓看病贵;
  第三,改革“以药养医”体制,实行医药分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李为民说,医院之所以难以实现“平价”,主要在于药价高,但药品价格是由药监部门和物价部门定的,医院也只是按照政策规定,在此基础上加价15%。医院不加这部分钱,就没有了收入。他建议,可以在部分“平价医院”内进行改革试点,首先通过财政投入保证医生的收入,使他们安心工作;其次,建立一批平价药店,让患者持医生处方到平价药店买药。
  医疗业内人士还认为,在国家医疗体制不改革的大背景下,“平价医院”的前途渺茫。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朱丽影说,我国目前的国情迫切需要还原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所以“平价医院”也代表着医院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必须有政策和体制保证。
其他文献
江苏盐城市一孕妇在怀孕后一直到盐城某妇幼保健院对胎儿做定期检查监护,可是孩子出生后却患有缺氧性脑萎缩。该产妇认为某妇幼保健院没有尽到职责,将该妇幼保健院告上了法庭,诉讼期间该婴儿不幸患病夭折。历经3年多的艰难诉讼,其间经历了5次法医鉴定,5次开庭,近日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    新生儿脑瘫,  妇幼保健院成被告    2001年9月5日,盐城市民李雪梅(化名)向法院提起诉讼,她起诉称:
安徽阜阳市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半截楼”西瓜近日在阜阳一些地方遭遇传言,指称西瓜被人注人了艾滋病人的血液,引发市民的恐慌心理。阜阳市政府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辟谣,让市民放心吃西瓜。  在国内这不是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谣传了。早在2001年,起始于天津又流传至北京等地的艾滋病病人用“艾滋病病人血液针筒扎人”就引起了各地的恐慌,以致津京两地有关部门不得不在公共场所守候和防范,以安抚人心。最后查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