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扫描模式在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中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比较研究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模式在头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比较研究.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行头颈CTA检查的180例患者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A组(18.5 kg/m2≤BMI0.05).结论 在头颈CTA检查中,18.5 kg/m2≤BMI<34.9 kg/m2患者推荐使用kV Assist扫描模式;BMI≥34.9 kg/m2患者推荐使用GSI扫描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对肺磨玻璃结节(GGN)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行胸部CT检查发现GGN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0例,经过排除后459例纳入研究.分析良恶性GGN的CT参数(包括长径、短径、最大CT值、最小CT值、体积)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较AI判定为高危、中危及低危GGN的恶性肿瘤阳性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AI对肺恶性GGN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1)良性或随访稳定组与恶性组的长径、短径、最大CT值、最小CT值、体积均有明显差异(P<0.001).(2)AI判定为高危组的恶性肿瘤阳性率明显
目的 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术中右侧肾上腺静脉(RAV)开口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且需要分型、定侧的41例患者进行肾上腺静脉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以其数据为基础对RAV的下腔开口进行术前静态参照点定位.在右侧采血过程中,将导管插入到下腔静脉(IVC)内静态参照点水平的稍下方,然后以4~5 mL/s的速度推注20~30 mL对比剂.1~3 min后,以显影的右侧肾上极轮廓作为肾上腺静脉开口的动态参照点进行插管采血.结果 静态参照点确定的开口位置和采血时导管头的位置基本吻合
目的 探讨MRI-T2 WI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MRI平扫检查,且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肿瘤60例,其中良性30例,恶性30例.在MRI轴位T2 WI序列图像上手工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R语言软件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机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42例)和验证组(18例),使用Lasso回归法降维后筛选最优子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验证其鉴别诊断效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