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七届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经验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0—22日在杭州市瑞莱克斯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 24个省市自治区386名代表与会。会议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园林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协作网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承办。
会议以“交流新技术、学习新经验,让葡萄更安全、更优质、更高效”为主题,以特邀报告、专题报告、技术报告等形式进行了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交流和经验介绍。陈万权研究员在开幕词中指出,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葡萄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规律复杂、遗传变异速度加快等病虫害问题,依然是制约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希望与会代表在进行充分经验和技术交流的同时,要充分认识产业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新现象,利用研发的绿色、环保的防控措施,推动葡萄病虫害防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会上,晁无疾教授、李香菊研究员等十余位学者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研究中心的雷志强、张永贞、任献来、董丹丹、孔繁芳、赵茜等,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及工作体会对各葡萄产区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控措施及相应的科研工作进展等在会上进行了汇报。会议举行了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与生产一线的技术员、职业经理人、葡萄生产管理者等的互动交流。会议还按照会议议程通過了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协作网章程,完成了组织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的换届,并举行了第二届组织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联席会议。
最后,王忠跃研究员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会议在与会人员热情的掌声中胜利闭幕。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给各地葡萄种植者提供了最前沿的知识,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我国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的提高和传播搭建了平台,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安全、优质、高效及健康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茜 董丹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00094)
会议以“交流新技术、学习新经验,让葡萄更安全、更优质、更高效”为主题,以特邀报告、专题报告、技术报告等形式进行了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交流和经验介绍。陈万权研究员在开幕词中指出,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葡萄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规律复杂、遗传变异速度加快等病虫害问题,依然是制约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希望与会代表在进行充分经验和技术交流的同时,要充分认识产业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新现象,利用研发的绿色、环保的防控措施,推动葡萄病虫害防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会上,晁无疾教授、李香菊研究员等十余位学者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研究中心的雷志强、张永贞、任献来、董丹丹、孔繁芳、赵茜等,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及工作体会对各葡萄产区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控措施及相应的科研工作进展等在会上进行了汇报。会议举行了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与生产一线的技术员、职业经理人、葡萄生产管理者等的互动交流。会议还按照会议议程通過了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协作网章程,完成了组织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的换届,并举行了第二届组织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联席会议。
最后,王忠跃研究员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会议在与会人员热情的掌声中胜利闭幕。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给各地葡萄种植者提供了最前沿的知识,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我国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的提高和传播搭建了平台,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安全、优质、高效及健康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茜 董丹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