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习惯会成为一生的资本,坏的习惯会成为一生的负债。”
自我驱动、长远眼光、把握关键、律己成全、感同身受、整合效应、总结提升、理想牵引,本文将从这八个方面来阐述作为店长,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习惯……第七个习惯:总结提升
在质量管理理论中,有个由美同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环——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后来大家觉得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也存在这样的闭环管理,于是就将PDCA循环应用于各种目标管理,渗透于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当中。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这四个环节里,计划显然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如果一开始的计划就存在问题,那么后面的一切也如同南辕北辙了。
虽说在一个独立的PDCA环中,计划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把事物的整个发展历史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永续的链条,那么最重要的环节则是链条的连接之处,因为这里往往是最薄弱、最受力也最容易断裂的地方。在PDCA循环链中,总结环节显然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扮演着链条连接处的角色。
计划的重要性意味着起点和方向是最重要的,但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处于一个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指望一开始就把握真理,那是痴人说梦。有道是:天下理无常是,今日是之,后或非之;今日非之,后或是之。我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也是处在这样一种循环往复、是是非非的变化中。那么,如何在每一次的转变之时都做到恰到好处?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总结提升了,也就是如何对过去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在前一阶段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有偏差的,哪些是错误的,然后提出下一阶段的调整方向,为下一阶段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做好铺垫。
追求卓越,永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偶尔成为一名行业内的金牌店长,并不代表他就拥有卓越的水平了,即便金牌店长是通过全方位的数据考评而评选出来的,比较客观,那也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而已。如果不明白必须通过不断地总结提升,使本门店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更大提升的道理,那么荣誉的光环充其量是昙花一现。追求卓越的过程是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优化完善的最关键的点就是总结提升。
第八个习惯:理想牵引
一名店长通过自我驱动、长远眼光、把握关键这三种个人修身的职业习惯,使得自己具备控制和把握自己的能力;再通过律己成全、感同身受、整合效应这三种职业习惯,求得各种外部资源的合作;而后通过总结提升的职业习惯,使自己不断地由胜利走向胜利,当遭遇挫折时也能够顽强地走出沼泽地,从而凤凰涅槃、苍鹰再生。那么,是否只要培养起了这七个习惯以后,我们就成为卓越的店长了呢?我们所管理的门店就成为卓越的门店了呢?
我感觉似乎还是差那么一点,前三种习惯打造了一个优秀的个体,而后三种习惯则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团队,总结提升则使得这种追求卓越的过程得以持续。但是要想使卓越店长这滴水至少要能够靠一汪湖水得以长期延续生命的话,还需打造一个卓越的门店经营团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还需要一座灯塔,那就是理想,也就是愿景。
一个由理想(愿景)牵引的团队,与一个没有理想(愿景)牵引的团队的差异是巨大的。日本女排曾经就是在“10年内拿到世界冠军”这一愿景的灯塔指引下奋勇拼搏,最后成就梦想的;中国女排在袁伟民教练的领导下,也同样是凭借“拿世界冠军为国争光”这一愿景来充分激发全体队员、教练、陪练者的潜能并最终如愿以偿的。
再来看我党的军队与国民党的军队的差异,由于出色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我党已经将共产主义理想熔铸到大多数党员的内心里了,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理想大多只是停留在他们的几个领导者的口头上。所以我党的军队干部是对自己的部下说:“为了新中国,跟我上!”而国民党的军官们则是对部下说:“给我上,谁敢后退一步,老子毙了他!”
这“跟我上”与“给我上”的一字之差,其实就检验出了理想信念对我们的影响力达到了何种程度。希望那些追求卓越的店长们确定理想以后,能够对自己的员工说一声“跟我上”,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理想的魅力!
自我驱动、长远眼光、把握关键、律己成全、感同身受、整合效应、总结提升、理想牵引,本文将从这八个方面来阐述作为店长,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习惯……第七个习惯:总结提升
在质量管理理论中,有个由美同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环——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后来大家觉得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也存在这样的闭环管理,于是就将PDCA循环应用于各种目标管理,渗透于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当中。在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这四个环节里,计划显然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如果一开始的计划就存在问题,那么后面的一切也如同南辕北辙了。
虽说在一个独立的PDCA环中,计划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把事物的整个发展历史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永续的链条,那么最重要的环节则是链条的连接之处,因为这里往往是最薄弱、最受力也最容易断裂的地方。在PDCA循环链中,总结环节显然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扮演着链条连接处的角色。
计划的重要性意味着起点和方向是最重要的,但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处于一个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指望一开始就把握真理,那是痴人说梦。有道是:天下理无常是,今日是之,后或非之;今日非之,后或是之。我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也是处在这样一种循环往复、是是非非的变化中。那么,如何在每一次的转变之时都做到恰到好处?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总结提升了,也就是如何对过去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在前一阶段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有偏差的,哪些是错误的,然后提出下一阶段的调整方向,为下一阶段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做好铺垫。
追求卓越,永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偶尔成为一名行业内的金牌店长,并不代表他就拥有卓越的水平了,即便金牌店长是通过全方位的数据考评而评选出来的,比较客观,那也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而已。如果不明白必须通过不断地总结提升,使本门店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更大提升的道理,那么荣誉的光环充其量是昙花一现。追求卓越的过程是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优化完善的最关键的点就是总结提升。
第八个习惯:理想牵引
一名店长通过自我驱动、长远眼光、把握关键这三种个人修身的职业习惯,使得自己具备控制和把握自己的能力;再通过律己成全、感同身受、整合效应这三种职业习惯,求得各种外部资源的合作;而后通过总结提升的职业习惯,使自己不断地由胜利走向胜利,当遭遇挫折时也能够顽强地走出沼泽地,从而凤凰涅槃、苍鹰再生。那么,是否只要培养起了这七个习惯以后,我们就成为卓越的店长了呢?我们所管理的门店就成为卓越的门店了呢?
我感觉似乎还是差那么一点,前三种习惯打造了一个优秀的个体,而后三种习惯则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团队,总结提升则使得这种追求卓越的过程得以持续。但是要想使卓越店长这滴水至少要能够靠一汪湖水得以长期延续生命的话,还需打造一个卓越的门店经营团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还需要一座灯塔,那就是理想,也就是愿景。
一个由理想(愿景)牵引的团队,与一个没有理想(愿景)牵引的团队的差异是巨大的。日本女排曾经就是在“10年内拿到世界冠军”这一愿景的灯塔指引下奋勇拼搏,最后成就梦想的;中国女排在袁伟民教练的领导下,也同样是凭借“拿世界冠军为国争光”这一愿景来充分激发全体队员、教练、陪练者的潜能并最终如愿以偿的。
再来看我党的军队与国民党的军队的差异,由于出色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我党已经将共产主义理想熔铸到大多数党员的内心里了,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理想大多只是停留在他们的几个领导者的口头上。所以我党的军队干部是对自己的部下说:“为了新中国,跟我上!”而国民党的军官们则是对部下说:“给我上,谁敢后退一步,老子毙了他!”
这“跟我上”与“给我上”的一字之差,其实就检验出了理想信念对我们的影响力达到了何种程度。希望那些追求卓越的店长们确定理想以后,能够对自己的员工说一声“跟我上”,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理想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