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信息传播时代。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和交互性较传统媒体有了极大的提升。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只有积极寻求改变,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改变原有思维模式,把互联网思维融会贯通于自身的发展之中,才能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继续发展下去。
【关键词】传统媒体;互联网思维;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盛瑨,南京艺术学院;张殷博,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技研究项目——“三维数字空间的交互性艺术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SJD760008);校级课题编号:DGSJJSW09。
为了适应新时期传播环境的需要,纸媒已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将纸质版转化为电子版后放到网络的阶段,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工具等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当前,纸媒只有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主动寻求改变以适应网络传播环境,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避免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一、用户思维:传播理念的变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权利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由原来的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转为多点对多点的多向传播。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人已取代信息成为核心,“用户思维”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他思维实质上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在不同层面的展开,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体现在信息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中。
纸媒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时代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改变过去“传者中心,以我为准”的心态。纸媒要学会降低姿态,更多考虑受众的感受,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主动贴近受众,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把“用户思维”贯穿到信息生产、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虽然“传者中心”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再单一地依赖传统纸媒,但是一些核心信息源仍然掌握在纸媒手中,纸媒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相较新兴的媒体还有较大优势。纸媒当务之急就是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受众最急需了解、关注的是什么内容,我们就采集、编排和发布相关的内容,及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传统媒体要学会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便利,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注重受众的感受,贯彻“受众体验至上”的理念,及时接收受众的反馈信息,按照受众的意愿不断改进和调整信息传播。
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的实例中,澎湃新闻是践行用户思维的典范。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媒体使用习惯,澎湃新闻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新媒体矩阵,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手机APP客户端,以便受众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新媒体平台上及时地享受到澎湃新闻提供的服务。与此同时,不同新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都有其侧重,受众群体对于信息也都有不同的关注点。为了尽可能地适应受众的需求,澎湃新闻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采取与之特性相适应的信息表现形式,其门户网站的建立形式类似网易、搜狐等新闻网站;在内容和形式上与APP客户端保持一致,满足用户深层阅读的需要;它的微信公众平台则主要推送当天最热的新闻信息,满足用户快速了解信息的需要,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交流功能也给澎湃用户提供了一个与传者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为澎湃新闻传播的改进和提高带来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澎湃通过自媒体对推送内容的精细划分,来满足网友对特定内容的需求。
二、简约思维:简单直接更有效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受众话语权越来越强,加之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受众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阅读来获取所需信息。简约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思维逻辑,用三个要素概括就是看起来简洁、用起来简化、说起来简单,这也是当前受众最为需要,也是最受欢迎的信息传播方式。
当前,纸媒亟须改变自身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构成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对于简约信息的需求。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文字信息、图片、视频和音频都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传播给受众。信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直接,对于受众的带入感也是传统纸媒所无法匹敌的。这种信息传播形式完全契合了受众当前对于浅阅读的要求。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改变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成为纸媒唯一的选择。纸媒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积极推行纸媒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纸媒电子版,并结合当前互联网信息表现方式,简化信息内容,将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相互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信息组成结构,以图片、视频和音频为主,辅以文字信息作为补充,直接简洁地呈现给受众。
《人民日报》在这方面走在了传统媒体的前列,其新媒体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充分贯彻简约思维的思路。2014年APEC期间,《人民日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一篇名为《有一种爱叫习大大和彭麻麻》的文章在新媒体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这篇文章以一个网友制作的动图为核心,内容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参会的各领导人夫妇集体合影,彭丽媛一示意,习近平立马挥起手来。《人民日报》公众平台的编辑发现这幅动图后,又搜集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图片并配上了图片说明——“彭麻麻一示意,大大立马挥起手来。网友纷纷夸,‘嗯,家教 还是严的。’”这样的图说加上去,不需要我们长篇大论地描述其场景来展现领导人的风采,仅仅是简单的图片配文字的方式,传播效果便大大加强,传播效果更加亲和有趣,也更为受众所接受。
三、迭代思维:动态追踪获先机
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对称消除,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在信息选择上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如果纸媒仍然保持原有信息传播体制,必将被受众和时代抛弃。不断加快信息发布和更新速度,根据受众需求及时更新信息成为互联网时代纸媒抢占受众市场的必然选择。 迭代思维的“快”和“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信息的发布和更新如果盲目地追求速度,而不考虑受众的需求,那么,抢占受众群体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纸媒只注重受众需求和体验而忽视了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更新,新闻变成旧闻,对于受众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纸媒提高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首先要基于受众反馈,以用户思维为核心,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交互性强的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纸媒网页版客服和电子信箱等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受众的留言或者主动地售后回访,收集受众对于自身产品的意见,了解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纸媒要及时地根据受众要求做出调整,及时发布当前受众集中关注的热点信息,并做好动态追踪。与此同时,纸媒还应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偏好,将信息内容和偏好进行分类,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实现广播和窄播的结合。
澎湃新闻独家、高质的时政和思想为我们充分理解和实践迭代思维的“快”和“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澎湃新闻将时政新闻细化为众多板块:“中国政库 ”以及时的发布和更新最新的时政要点为其工作核心;“中南海”以领导人报道为主;“人事风向”则专门对政府部门人事信息进行报道。澎湃新闻板块不断丰富和细化的同时,还提出无限下拉式更新的理念,用户每次向下滑动页面时,系统都会自行进行更新,展示最新的新闻讯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在信息传播方面尤为突出,信息传播实现同步,媒体交互性实现质的飞跃,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中心。但网络带来这些便利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伴随着互联网诞生的新媒体强势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停滞不前,仍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必定会疲于应对,毫无招架之力。传统媒体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继续发展和生存下去,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思想上的改变做起,学会用互联网思维看问题,解决问题。
[1]赵大伟.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石磊. 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陈曼琼. 从“澎湃新闻”看纸媒的新媒体转型[J]. 传媒观察,2014(11).
[4]曹继东. 纸媒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的逻辑思辨和现实选择[J]. 中国出版,2014(21).
[5]周山丹. 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J]. 编辑之友,2010(2).
[6]张月. 《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发展策略对传统媒体融合工作的启示[J]. 声屏世界,2015(8).
【关键词】传统媒体;互联网思维;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盛瑨,南京艺术学院;张殷博,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技研究项目——“三维数字空间的交互性艺术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SJD760008);校级课题编号:DGSJJSW09。
为了适应新时期传播环境的需要,纸媒已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将纸质版转化为电子版后放到网络的阶段,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工具等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当前,纸媒只有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主动寻求改变以适应网络传播环境,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避免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一、用户思维:传播理念的变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权利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由原来的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转为多点对多点的多向传播。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人已取代信息成为核心,“用户思维”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其他思维实质上都是围绕用户思维在不同层面的展开,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思维体现在信息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中。
纸媒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互联网时代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改变过去“传者中心,以我为准”的心态。纸媒要学会降低姿态,更多考虑受众的感受,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主动贴近受众,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把“用户思维”贯穿到信息生产、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虽然“传者中心”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再单一地依赖传统纸媒,但是一些核心信息源仍然掌握在纸媒手中,纸媒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相较新兴的媒体还有较大优势。纸媒当务之急就是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受众最急需了解、关注的是什么内容,我们就采集、编排和发布相关的内容,及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传统媒体要学会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便利,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注重受众的感受,贯彻“受众体验至上”的理念,及时接收受众的反馈信息,按照受众的意愿不断改进和调整信息传播。
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的实例中,澎湃新闻是践行用户思维的典范。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媒体使用习惯,澎湃新闻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新媒体矩阵,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手机APP客户端,以便受众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新媒体平台上及时地享受到澎湃新闻提供的服务。与此同时,不同新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都有其侧重,受众群体对于信息也都有不同的关注点。为了尽可能地适应受众的需求,澎湃新闻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采取与之特性相适应的信息表现形式,其门户网站的建立形式类似网易、搜狐等新闻网站;在内容和形式上与APP客户端保持一致,满足用户深层阅读的需要;它的微信公众平台则主要推送当天最热的新闻信息,满足用户快速了解信息的需要,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交流功能也给澎湃用户提供了一个与传者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为澎湃新闻传播的改进和提高带来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澎湃通过自媒体对推送内容的精细划分,来满足网友对特定内容的需求。
二、简约思维:简单直接更有效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受众话语权越来越强,加之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受众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阅读来获取所需信息。简约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思维逻辑,用三个要素概括就是看起来简洁、用起来简化、说起来简单,这也是当前受众最为需要,也是最受欢迎的信息传播方式。
当前,纸媒亟须改变自身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构成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对于简约信息的需求。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文字信息、图片、视频和音频都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传播给受众。信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直接,对于受众的带入感也是传统纸媒所无法匹敌的。这种信息传播形式完全契合了受众当前对于浅阅读的要求。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改变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成为纸媒唯一的选择。纸媒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积极推行纸媒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纸媒电子版,并结合当前互联网信息表现方式,简化信息内容,将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相互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信息组成结构,以图片、视频和音频为主,辅以文字信息作为补充,直接简洁地呈现给受众。
《人民日报》在这方面走在了传统媒体的前列,其新媒体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充分贯彻简约思维的思路。2014年APEC期间,《人民日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一篇名为《有一种爱叫习大大和彭麻麻》的文章在新媒体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这篇文章以一个网友制作的动图为核心,内容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参会的各领导人夫妇集体合影,彭丽媛一示意,习近平立马挥起手来。《人民日报》公众平台的编辑发现这幅动图后,又搜集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图片并配上了图片说明——“彭麻麻一示意,大大立马挥起手来。网友纷纷夸,‘嗯,家教 还是严的。’”这样的图说加上去,不需要我们长篇大论地描述其场景来展现领导人的风采,仅仅是简单的图片配文字的方式,传播效果便大大加强,传播效果更加亲和有趣,也更为受众所接受。
三、迭代思维:动态追踪获先机
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对称消除,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在信息选择上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如果纸媒仍然保持原有信息传播体制,必将被受众和时代抛弃。不断加快信息发布和更新速度,根据受众需求及时更新信息成为互联网时代纸媒抢占受众市场的必然选择。 迭代思维的“快”和“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信息的发布和更新如果盲目地追求速度,而不考虑受众的需求,那么,抢占受众群体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纸媒只注重受众需求和体验而忽视了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更新,新闻变成旧闻,对于受众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纸媒提高信息传播和更新速度,首先要基于受众反馈,以用户思维为核心,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交互性强的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纸媒网页版客服和电子信箱等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受众的留言或者主动地售后回访,收集受众对于自身产品的意见,了解关键信息。在此基础上,纸媒要及时地根据受众要求做出调整,及时发布当前受众集中关注的热点信息,并做好动态追踪。与此同时,纸媒还应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偏好,将信息内容和偏好进行分类,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实现广播和窄播的结合。
澎湃新闻独家、高质的时政和思想为我们充分理解和实践迭代思维的“快”和“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澎湃新闻将时政新闻细化为众多板块:“中国政库 ”以及时的发布和更新最新的时政要点为其工作核心;“中南海”以领导人报道为主;“人事风向”则专门对政府部门人事信息进行报道。澎湃新闻板块不断丰富和细化的同时,还提出无限下拉式更新的理念,用户每次向下滑动页面时,系统都会自行进行更新,展示最新的新闻讯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在信息传播方面尤为突出,信息传播实现同步,媒体交互性实现质的飞跃,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中心。但网络带来这些便利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伴随着互联网诞生的新媒体强势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停滞不前,仍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和应对互联网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必定会疲于应对,毫无招架之力。传统媒体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继续发展和生存下去,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思想上的改变做起,学会用互联网思维看问题,解决问题。
[1]赵大伟.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石磊. 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陈曼琼. 从“澎湃新闻”看纸媒的新媒体转型[J]. 传媒观察,2014(11).
[4]曹继东. 纸媒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的逻辑思辨和现实选择[J]. 中国出版,2014(21).
[5]周山丹. 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J]. 编辑之友,2010(2).
[6]张月. 《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发展策略对传统媒体融合工作的启示[J]. 声屏世界,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