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动式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动式教学已经提出多年,但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部分教育工作者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忽视化学作为一种实验性学科的需要,忽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笔者在教學中发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促进学习能力提高。本文将从互动式教学现有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高中化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互动内容是多元化的,并不是仅指与教师的互动,也是与学科知识的互动,与技能的互动。互动式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沟通,起到传递和反馈信息的功效。但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对话必然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不能教师高高在上。
  一、立足当前,发现互动式教学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动手能力强,需要表达自我,获取自我满足感。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法,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习者当前水平是否可以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也不考虑教学是否符合学生情感态度,是否激发学习兴趣。
  (二)采取“低效”的互动式教学。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技能、心理承受等方面存有不一致性,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低教学目标。但有一部分教育者将学习者看成一个整体,与整体对话,经常做出无意义的询问。比如有些教师习惯在课堂上询问:“你们听懂了吗?”“这道题你们会不会?”这种面对整体的询问互动,起不到任何效果,一般只会导致两种结果。
  一种是学生都不回答,教师重新讲解,导致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将精力放在已经学会的知识上;另一种结果则是同学们回答:“听懂了。”对这道题没有理解的同学在环境的作用下,选择不提出自己的疑惑,没有学会知识。
  二、高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互动式教学法有待教育者创新模式,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接下来笔者从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出发,谈一谈如何提高互动式教学法的效率,促进高中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提升教师素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化学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我,转变教育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1.转变教育观点,以学生为主体。新式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质疑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充当引导的角色,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质疑,提出猜想,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这一点中,教师要在课堂之前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并记录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这种方法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互动式学习法的教学质量。例如笔者讲解化学必修一时就是采用这种形式,督促学生养成习惯。
  在第一章:“你对金属钠的了解。”等问题,在无形中促进同学们拓展化学知识。而同学们在预习后也提出来一些问题。诸如“钠是如何保存的。”“实验中遇到废弃材料如何正确处理”等等问题,学习兴趣高昂。
  2.创新教材,加强引导。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社会热点问题,寻找教材里的合适内容进行创新,形成具有创新性、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方案。
  3.增加实验内容,实现实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实验内容进行演示和解说,以免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受伤。通过实验,同学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深刻。笔者曾经对两个班级作对比。一个班级笔者采用传统教学法,另一个班级采用实验互动教学。经过对比发现经过实验后,学生对于知识更容易理解,也喜欢在实验中拓展新知识,实现自我培养。
  比如笔者在同学们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后,讲解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问题,对于其中的难点同学们理解很容易。在课后调查时,同学们纷纷表示经过实验后可以形象理解物质间的交换,对于配平问题更容易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化学是实验性学科,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最后验证。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学习者与教师、实验、问题的互动,促进化学思维模式的发展。
  1.提出观点,辩论教学。学习化学时,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例如,在进行“胶体”的讲解时,我提出“胶水、墨水都是胶体。”的说法。有些同学立即反对,也有些同学同意这个观点。双方立即展开辩论,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从双方的辩论中我接受到信息,判断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胶体的知识点做出深层次分析。
  2.进行总结。同学们的学科知识还没有形成体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建设化学思维模式,促进师生交流与合作。
  3.其它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避免一些有毒实验可能造成的伤害。对于分子运动不明显的实验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实验,知识演示更清晰。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进行学习互动。
  三、结语
  目前,互动教学法虽然存有一些问题,但未来的发展趋势良好。在今后的教育中教育者要注意方法,不仅加强师生互动,也要促进互动的多元化,真正让互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静.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
  [2]李蔚,祖晶.课堂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使用磷钨酸钠蒸煮法对聚乙烯纳米球进行染色处理,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该方法比较点滴法或其它材料的染色更有效,操作方法也简单实用.
从实验内容、实验设计、实验进度安排等几方面,探讨了改革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下,学生更加富有学习的激情,对阅读的欲望也越来越高,且写作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学习效率 多媒体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96-02  引言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护理常规进行高血压病药物
企业之树土壤论    近闻,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企业之树土壤论。  把企业比作树是恰当的。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有生命的,都会像树一样,落籽、出苗、发育、生长、开花、结果,都有树根、主干、枝叶,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然而,这一切都要基于一定的土壤。土壤肥沃,养分充足,企业之树才会在光合作用下茁壮成长,主干粗壮,枝繁叶茂,树冠如云,果实累累。倘若土壤贫瘠,养分短
一、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不容忽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贫富差距也拉大了。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80年的0.33提高到1988年的0.382、1995年的0.452、2002年的0.454。中国已经跨入居民收入很不平等国家的行列。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富人越富、贫者越贫“两极化”迹象。1999年,按五等分组的最高收入户平均可支配收入为12084元,是最低收入户
【摘要】大四學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学校地质类专业大四学生逃课的现象,详细分析了学生旷课的特征,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进而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社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减少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质专业 大四学生 逃课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29-01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