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群殴的海豹男孩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简单的语言挑逗来引发争斗,在目前的足球场上太习以为常且后患无穷。马特拉齐仅用语言侮辱了齐达内,就改变了德国世界杯冠军的走向,也让意大利和法国此后一年多来交恶频频;也有球员直接肘击对手(比如本·撒切尔)或用剪刀腿一了百了(罗伊·基恩精通此道),他们的大名常被放在各种恶汉排行榜上。然而这些举动在巴西人科尔隆·索萨看来,“太没技术含量”。
  现年20岁的科尔隆是一个既能羞辱对手又讲究技术含量的高手,他的独门绝技是“海豹式运球”,一边顶球一边前进,轻松自如地突破对手的防线。他轻巧迅速地将球从草地弹到头上,然后加速突破对手,球在他的前额上颠个不停。要知道这些动作都是高速完成的,一切就像是幻觉一样,对手无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将他阻截,不得不一次次地将他放倒,这在对手看来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面对对手的指责,科尔隆辩解说:“那不过是我的小技巧,并不是不尊重对手。这个技巧既优美又管用,迟早有一天,防守队员会想出办法既不犯规又能阻挡我突破,但在此之前,我可以一直用这项技术勇往直前。”
  于是科尔隆的这一绝技成就了网络上一段著名的群殴录像,录像的名字叫《如何在足球场上引发一场斗殴》。它讲述的是在巴西甲级联赛克鲁塞罗对米内罗竞技的贝洛奥里藏特德比战中,科尔隆在比赛临近结束时玩起海豹式运球,米内罗球员用一个很肮脏的动作将他撂倒。这名球员被红牌罚下后,场面陷入混乱,进而引发了双方球员的大规模冲突。之后,这种过人技巧是否被允许,在巴西成了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
  尽管有了标志性动作,然而由于之前引出了争斗,并且容易受到较多的侵犯,科尔隆对这一运球动作的使用也越来越谨慎。不过2005年,在委内瑞拉举办的南美U17青年足球锦标赛上,他没能抵抗住自己展示创新的欲望,最终荣膺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一举成名。
  科尔隆司职进攻型中场或前锋,高超的技术保证了他能轻巧地从防守队员身边突破。他还是一个任意球高手——海豹式运球得到了大量的任意球机会,他的这项技艺大有用武之地。在巴西,科尔隆已经被称为“罗纳尔迪尼奥二世”。
  科尔隆似乎也愿意重走罗纳尔迪尼奥的道路,去年10月,他在参加法国电视台的节目时说,他一直都梦想着到巴黎圣日耳曼踢球。但此后他又宣称自己还没想好怎么适应欧洲足球,会先在巴西度过这几年。巴西足球专家也表示:“科尔隆进军欧洲的前提是将脚下技术练得比海豹式运球还要好,因为欧洲赛场的激烈竞争程度,将大大降低他戏耍对手的可能性。”
  目前,科尔隆登陆欧洲的传言不断。英国《人民报》在去年6月时披露,米德尔斯堡将在夏天引进科尔隆;三个月后,英国《每日镜报》报道,西汉姆联将以500万英镑的价格购买他;最近的消息是,弗格森有意将他以600万英镑的价格带到曼联。
其他文献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民俗节日是中国传统的消费旺季,但11月11日近年来异军突起,掀起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购物狂潮。2013年11月11日,仅在网络购物平台淘宝和天猫上,商品销售额超过了350亿元。很难想象,这个消费热点几年前根本不存在。这到底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怎样,11月11日成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许多令人费解的新现象之一。和其他曾经吸引过世界目光的特有现象一样,尽管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