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23.5
  (1) 培養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需要阅读,数学也同样需要阅读。数学阅读时,要不断联系生活实际,边阅读边分析,与图形表达意思吻合。一旦将题目读错了,整道题无论做得怎么完美也是白费。比如做一道二次函数的题时,题意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BP是直角三角形”,而好多学生读成 “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BP是个直角三角形”。原题本来是道很简单的题目,但学生一读错,不只加大了题目的难度,也加大了计算量,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其余题目没时间看。为了减少学生阅读失误带来的困惑,通常我在讲解题目的时候,都会给学生几秒钟的时间先读题目,然后复述题意,提取有用信息,找准问题。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数学要与很多数字符号打交到,提高计算能力,能节约时间,减少错误率,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和思维敏捷度。由于中考不能使用计算器,所以课堂上我通常不直接把答案给出,而要求学生口算,对于计算量比较大的也试图要求学生先口算,若真算不出来,宁愿留点时间让学生笔算。通过计算能力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原于生活,也将回归生活,它是很多生活直观的体验,这里不只要求学生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些学具,在制作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其内容的印象更深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比如利用硬纸板制作圆柱、圆锥、棱柱完成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实验;利用萝卜、洋芋制作正方体完成切割实验;利用硬纸板制作平面几何图形完成轴对称、平移、旋转实验等。除了制作学具外,还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如利用瓶盖、硬币、骰子做投掷实验;利用牙签做投针实验;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做测量物体高度的实验等。让学生参与到数学中来,感受数学的乐趣,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背诵笔记的习惯
  数学笔记是比较多的,包括定义、定理、推论、公式、规律和性质等,这些都是需要记忆的。但数学笔记的背诵,不需要像背诵文言文一样,除定义和公式需要死记硬背外,像定理、推论和性质只需要学生理解着背诵,把大体的意思说清楚讲明白就行了。如“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这条垂径定理的逆定理背起来很别扭,但只要理解为“若圆的一条直径平分一条弦,这条弦不是直径,那么这条直径必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就说明已经背熟了,掌握了。
  (5)培养学生画图的习惯
  数学与图形是不分家的,数形结合是数学的一条主线,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图形主要有三角形、四边形、圆、函数图像、统计图等平面图形,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画标准图,熟练之后又让学生画草图。作草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很好方法,比如“已知反比例函数y= 与一次函数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何时,反比例函数大于一次函数”这道题若不画图很难入手,但当把草图大致画出来后就一目了然了。要想画准草图,平时训练前首先强化各图形的性质特点,掌握画图规则,多让学生根据题意把图形画出来,再对照正确图形,这也能锻炼学生准确把握题目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6)培养学生制作错题本的习惯
  错题本能很好的反映每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学生查缺补漏的载体,也是学生进步最快的途径。每次学生练习或考试做错的题目,都将其统一整理在错题本里,不定时翻开看看,回顾可以加深记忆。学生的错题本我会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学生认真做好自己的查缺补漏工作,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习惯。
  (7)培养学生收集试卷的习惯
  考试是检验学生最好的方式,每次考试前,要求学生把它当作中考,并严格监考。试卷我会认真批阅,选择性讲解,要求学生将其装订并收集在试卷袋里,每个学生都必须有专属数学试卷的试卷袋,这是为了方便今后的统一复习,也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体现。
  (8)培养学生利用红笔的习惯
  红笔不是老师用来批改作业的专利,学生运用得当,它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很多地方我都要求学生用红笔勾画和书写,如关键字、特殊语句,特别是试卷的修改上,要求学生改的部分一律用红笔,这在回顾复习时就比较显眼,能快速准确抓住自己应着重攻克的范围。除此之外,我要求学生对高频考题、特殊方法求解的题目进行标记,加上属于自己的重点符号,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通过各种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全面分析学生特点和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让学生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各项台前幕后的工作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行业往深层次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国义务教育而言,当前的初中教育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即自初等教育升级为高等教育的关键过渡阶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实施科学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学技巧为主题,协助学生培养举一反三的思想.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这在某些程度上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本文主要分析了
脐血来源丰富和GVHD发生率低等特点使脐血越来越多地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因脐血淋巴细胞免疫活性较低,移植后GVL相对较弱,因而不利于长期生存.已有研究发现NK细胞可杀伤宿主抗原呈递细胞而减轻GVHD,也杀伤肿瘤细胞起GVL作用,因此,如何提高脐血NK细胞活性已成为脐血造血干细胞中热门课题.近年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具有促进NK细胞分化成熟及增强抗肿瘤作用,因此细胞因子有望用于临床,在脐血移植中起重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