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运动训练中如何塑造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信心是影响运动训练和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建立和维护运动员的自信心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对中长跑运动训练中如何塑造运动员的自信心加以论述,一方面通过掌握学生的运动心理状态增加学生训练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学生自信心来提高学生的运动训练水平,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从事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教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长跑训练 自信心
  在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中,自信心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训练效果和成绩的发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学生自信与坚持训练的勇气。然而自信心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积累与维护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运动技术训练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用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激发学生自信
  良好的集体氛围是学生乐于训练的外部条件,要想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运动训练,克服中长跑训练带来的疲劳和枯燥感,营造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是激发学生坚持训练的前提。只有训练环境和谐了,学生才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坚持训练,建立自信,克服困难。同时还能在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渲染下积极努力的锻炼。
  二、教师给予一定的训练和帮扶,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护自信
  (一)用语言、动作和神态激励学生建立自信
  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既能在关键时刻推人一把勇往直前,相反也能在危难时候攻陷心理防线,使人一蹶不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这把双刃剑为教学服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用语言、动作和神态给予学生自信。如在学生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竖起大拇指,并伴随“你很棒,加油……”等类似的鼓励性语言帮助找到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与勇气。于此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训练成绩时,可采用过程性评价,用学生的进步幅度来衡量学生的锻炼效果,让学生找到自信。用进步幅度来激励运动员。
  (二)变换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维护学生自信
  田径运动是一门枯燥又乏味的运动,对于中长跑来说长期单一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训练疲劳和逆反心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等设施,做好教学设计。通过改变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节奏和内容来延迟学生的身体疲劳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如可以通过趣味跑、越野跑、变速跑、定时跑和追逐跑等形式增加训练内容的乐趣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台阶跑、坡跑和接力跑的方式提高训练的趣味性。
  (三)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重拾自信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增加训练的强度,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当运动成绩一直徘徊不前时,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消极训练。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维护,对于过于疲劳的运动员,要适当减小运动训练的强度与负荷,让学生重拾训练的信心。
  三、学生自我激励,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建立自信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中长跑训练,学生只有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用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短处,才能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优势放大鼓舞自己,建立自信。当训练遇到疲劳或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学生可以给自己一定的积极心理暗示,如“我能行,我可以……”,同时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想象一下自己坚持下来的那份自豪感与满足感,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想象别人佩服自己,呐喊助威的情景,激励自己的斗志。如果自己出现消极的想法,要及时终止,果断的对着自己喊“停止”,学会用积极的思维鼓舞自己,最大限度的让自己坚持下来。
  四、让同伴间相互监督与鼓励,采用互帮互助的形式激励自己建立自信
  同伴既是队友又是对手,在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这种挑战与帮扶心理,让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与鼓励,相互比拼与扶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拼搏心理和不服输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战斗精神,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通过和谐的比拼取得胜利,建立自信。
  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用良好的精神状态维护自信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训练也是维护自信心的途径之一。只有休息好了,精神饱满了,才能有更好的状态积极训练。训练效果达到了,运动成绩自然有所提升,成绩的进步就会让学生产生自豪与认可的心理,自信心也随之提高。
  运动成绩的好坏一方面由运动技术水平决定,另一方面学生的运动心理承受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健康心理的训练和自信心的建立和维护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朱勤,郭太玮等.目标设置对羽毛球球员击准及运动自信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4(09):140-143.
  [2] 杨辰.领悟社会支持影响运动员自信心的路径[J].心理研究.2014(04):54-56.
  [3] 杨广立.简论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与维护[J].学园.2011(04):47-48.
  [4] 黄晓萌.山西省大学生运动员自信来源的现状研究[J].科技导刊(电子版).2015(06):106.
  [5] 郭艳.激励理论在大学师生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临沂大学学报.2014(12):85-87
其他文献
摘 要 篮球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可以大大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房展。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现在的训练模式、基本功训练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基本功训练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性的理论参考,并推进我国青少年篮球基本功训练改革。  关键词 青少年篮球 基本功 训练模式  篮球是一项将跑、跳、投准确又灵活的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球类体育运动。我国自从实现篮球职业化以来,全国范围内
摘 要 近些年,我国登山攀岩运动逐渐兴起,而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逐渐衍变而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极限运动,攀岩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困难性。因此,必须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能够应对紧急危险状况。通过对剖析登山和攀岩技巧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运动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登山 攀岩 技巧  攀岩运动素有“岩壁上的芭蕾”美誉,是集健身、运动与美学一体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国民经济物质方面的满足
摘 要 垒球运动对抗性强,比赛场面复杂多变,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因此,垒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就应当加强心理训练,使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以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比赛。随着青少年垒球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心理训练意义和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 垒球 运动员 心理训练  心理素质是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之一,其特征包括:认知、注意力、情绪与意志及
摘 要 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竞技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体能的训练对运动成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篮球 体能训练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研究,探寻适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篮球运动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  篮球运动员体能构成及训练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内容  (一)体能的基本构成 
摘 要 选材工作是发展跳水事业、攀登世界高峰的重要环节。本人根据训练经验谈谈实践体会。  关键词 选材  作为一名跳水基层教练员它的工作主要内容就是选材与打好跳水基本功。为运动员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选材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它需要教练员自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对当今及将来跳水运动发展的趋势分析正确,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挑选出适合练习跳水的跳水苗子。  跳水运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表
期刊
摘 要 射箭运动历史悠久,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推进,射箭已经不再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而是演化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一项体育竞技项目。本文对射箭运动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探究出提高射箭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关键词 射箭运动 运动员 力量训练  一、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  什么是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指肌肉在克服内外阻力时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从射箭运动的项目特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