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童年阶段的文学社活动时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文学社通过人物专访、热点采访、行善厚本、文化寻访等活动,训练儿童作文“诗外功夫”,在儿童心灵深处播撒精神的种子,让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切的体察,进而获得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地、高尚的品格,促进“人”的成长。
  关键词:“诗外功夫”;文学社;策略
  关于选题的阐述:
  “诗外功夫”的解释:
  据说宋朝大诗人陆游告诫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只晓得钻研诗歌的文字形式技巧,中年之后才渐渐领悟到诗歌的高下取决于诗外的功夫——是其经历,其阅历,其见解,其识悟所决定的。陆游强调作家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主张从作家身体力行的实践,从砥砺磨淬的历练,获得诗外的真功夫。
  一、 理解:“诗外工夫”抵达活动本源
  文学社,是学校课堂教育职能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在文学阅读和创作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感受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思考与探索的产物。一次组织社员去无锡采橘,来到橘园,孩子们扑进大自然的怀抱,纷纷开心地采摘橘子。活动结束后,看着孩子们一篇篇习作,无不表达着摘采中的快乐,“快乐”的感受确实重要,但让孩子们笑了,文学社活动,就抵达本源了吗?
  我思考,课程标准把习作内容中的认识、感受、交流摆在重要的位置,注重文字背后的“人”的想法。因此,作文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作为第二课堂文学社活动应该以“诗外功夫”为训练点,注重儿童在活动中的感受,提高对现象的思辨能力,让儿童拥有丰富的心灵世界。“诗外功夫”让活动抵达本源,促进儿童的心灵成长。由此思考:如果采橘能邀请种橘农民来到现场,让孩子进行采访,了解种橘的过程和辛苦,最后再让孩子走进橘园亲自采摘,品尝甜美的果实。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儿童的观察和感受,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表述,对现象有所思辨,这才是“诗外功夫”的视角,抵达文学社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 践行:基于“诗外功夫”的视角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在开展文学社活动时,开始了“诗外功夫”为视角的实践探索之路:
  (一) 童心看世界——珍视独特感受
  学社带领社员们时刻关心社会,用自己的童心观察世界、感受世界。上海世博会、省运会、地震局……到处留下了社员的足迹。
  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常州举行,文学社的社员来到青少年羽毛球比赛的现场,社员们有的采访运动员,有的采访现场的工作人员,有的采访运动员的家长……活动后,小记者彭渤写道:“赛后,我采访了余乐。他天天两个小时勤练不辍,每到寒暑假更是在球场耐高温、战严寒,球技不断提高。”热点采访活动的开展,给学生的心灵注入时代的活水,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内心感受社会。
  (二) 童心践善行——增加生命温度
  文学社活动把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人体的成长需要结合起来,从枯燥的、教条化的灌输形式转向生活化、社会化的活动构建,从而让“善”真正深入童心。
  文学社根据校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向善”活动主题,如“感恩母亲节”“夸夸我的好老师”等活动。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我带领文学社的学生参加了“星星之歌”义卖义买活动。一位小记者王睿参加活动后,写下了这样的体会:“今天我卖掉了不少东西:妈妈纯手工的毛衣、一整套幼儿画报碟片、五彩的丝带等,大约共45元,我把钱投入了捐款箱,虽然数目不多,但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就会成为爱的海洋。”在亲身体验中,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懂得了关爱,践行了“善”的品行,促进心灵的成长。
  (三) 童心访人物——导航智慧成长
  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散发着独特的人性魅力,采访中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挫折和成功、酸甜苦辣,能够引导学生对人生做更广阔更深入的思考,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导航。文学社带领学生开展了“校园明星秀”“我心中的英雄”等采访活动,足迹遍布各个领域,给学生带来了人生的启迪。妇女节那天,小记者采访了曾获得CCTV《状元360》比赛冠军,现任中国农业银行武进支行副总经理王东云,采访中,王经理告诉小记者:“点钞是我的基本功。长年累月的练习,我摸索出一种更快的点钞方法——靠右手手腕抖动来点钞。”在采访中,王经理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诠释着勤奋的重要,给文学社社员以精神的启迪、引领。
  反思:“诗外功夫”养育生命本体
  “诗外功夫”,从“任务”走向“交流”:文学社这些活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了学生那种日益增长的自主意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再加上文学社活动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由课堂扩展到了社会,学生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可以直接了解到各种新奇的事物,这使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写作“任务”变为了自觉想要“交流”心中的感受,用笔串联起心中的音符,让心灵融汇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中。
  “诗外功夫”,从“表象”走向“思辨”:对于学生来说,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思辨”充分体现了儿童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价值,是儿童表达智慧生成的契机,是儿童写作中必须发生的经历;“思辨”充满了个性的创造,是儿童获得言语发展和精神成长良性机制。文学社活动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放眼世界,关注人生,投身社会,体味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表达自己的情意世界,从“表象”走向“思辨”。
  “诗外功夫”,从“单一”走向“多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独特地思考。有了“我”,才会有个性,才会有真情。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即使面對同样的风景,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文学社活动为学生提供创造的园地,放飞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生长出千姿百态、摇曳多姿的个性之苗。
  “诗外功夫”视角下的文学社活动,在儿童心灵深处播撒精神的种子,让心灵变得丰富敏锐,对生活有更深切的体察,进而获得渊博的学识、机敏的才智,深刻的见地、高尚的品格,在表述内心、认识世界以及情感沟通等方面有更出众的作为,让写作成为心灵的歌唱!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语文的存在与表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吴叶,中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职业高中教育起步较晚,教材及教法很难适用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基础文化课的教学。职高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普高转过来的,因此还是沿袭普高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理论传授,忽视动手技能操作;只注重学生应试知识的培养,忽视学生毕业后就业实践的锻炼。如仅按现行化学教材体系完成教学,教师讲得再辛苦,学生听起来也感觉枯燥无味。老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乏味,成为职高化学教学的通病,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摘要:课程生活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的。在课堂生活中,教师及学生共同组成共同体,而在该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人格,但在实际课堂生活中所扮演角色存在差异,在以往的课程教学生活中,教师往往是扮演着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那么在研究性品德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研究学习的指导者,研究学习的参与者,群体研究的协作者。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角色定位;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协作者  所谓
摘要:当“作业”接轨“游考”,“非纸笔”作业的设计与植入就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走进去”梳理教材,挖掘整合点;同时我们也要“走出去”摆脱束缚,设计作业点;最后也需要我们从而形成更为全面的“非纸笔”作业体系。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非纸笔;作业设计  传统的数学作业多以书本练习和教辅用书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带有浓厚的应试色彩。但通过对一年级的教材进行梳理分析,不难发现很多地方可以设计“非纸笔
摘要:旅游专业课程是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塔里木大学旅游专业课程的开设与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课程特色严重不足,质量优秀课程较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旅游专业课程的监督体系不完善,这些严重制约了旅游专业课程的发展;高校应积极探索,必须确保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旅游专业课程建设;严格旅游专业课程考核制度;进一步深化旅游专业课程的改革,切实提高旅游专业课程的质
摘 要:中职英语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实力和师生英语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如何在各级英语技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成为各职业学校普遍追求的目标。辅导学生参加中职英语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已成为中职英语教师的巨大挑战。本人通过“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练、精神训练打造了中职英语技能竞赛的精品。  关键词:中职英语技能竞赛;精选、精讲、精练、精神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竞赛”。职
摘 要:当前的小学数学学习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学生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素养的重任,本文结合具体课例,略谈点滴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实践与思考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认识分数”不管是三年级的初步认识还是五年级的再认识,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在课后的练习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子到底在哪里?错在我
摘 要:史料教学是高考命题趋势的要求,在高中教学中十分常态化,选取有效精炼的史料是前提,如何运用史料教学,紧扣课堂的主题,并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提取、分析、归纳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运用史料;高中历史;有效;充分  梁启超说:“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近几年的高考全国一张卷历史考题中,试题倾向于运用史料来呈现问题的越
摘要: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提高信息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优秀的教学计划可以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实践的教学计划,推动信息课堂的不断进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我们的初中信息
摘要:本文从数学课堂拓展的概念说起,在分析课堂拓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拓展的主要策略,以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拓展  课堂教学知识的拓展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度进行拓展,以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继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一、 数学课堂拓展
摘 要:师生互动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富有成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大幅提升教学的效率。本文将紧紧围绕“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设计丰富的师生互动活动以及拓展广阔的师生互动渠道”三个方面,浅显论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教学,显而易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不是对立的,相反,是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教师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