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教学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rer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3课:夜 色(播放PPT课件1)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勇、事、窗、原、此、再、睡、觉”10个字,会写“再、事、讲、拉、外、此、故、步”8个字。学习2个新的部首:“提手旁”、“夕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掌握8个字的正确读音、字形,做到字迹清晰,字体端正。
  (2)读懂课文,体会夜晚的美丽,懂得有些事不能只靠听,还要自己去亲身体验发现。
  (3)让学生观察8字的写法、笔顺后,再作以重点指导“再”的笔顺。(横、竖、横折勾、竖、横、横)通过音乐、图像等,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夜晚的美丽,在朗读中体会亲身体验与实践很重要的道理。
  四、课前准备
  (1)小红花:贴纸。
  (2)安排小组座位:评价红花表、落实总结小组长。
  (3)分发每生米字格写字条。
  (4)要求会写的生字:准备好笔画写字软件。
  (5)课堂组织教学:①请举手回答问题。②每个同学要学会倾听。③同学写字要认真。
  五、导学案(播放PPT课件2)
  1.学习目标
  (1)认识“胆、敢、勇、事、窗、原、此、再、睡、觉”10个字,会写“再、事、讲、拉、外、此、故、步”8个生字。学习2个新的部首:“提手旁”、“夕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2.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掌握8个生字的正确读音、字形,做到字迹清晰,字体端正。
  (2)读懂课文,体会夜晚的美丽,懂得有些事不能只靠听,还要自己去亲身体验发现。
  (3)让学生观察8个生字的写法、笔顺后,再作以重点指导“再”的笔顺。(横、竖、横折勾、竖、横、横)。通过音乐、图像等,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夜晚的美丽,在朗读中体会亲身体验与实践很重要的道理。
  3.集体探讨
  (1)为怎么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我看窗外夜色还是心乱跳?
  (2)爸爸为怎么偏要拉我去散步?
  (3)花儿为什么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4.拓展
  (1)说话与写话。
  当我散步在外面,我看到了 ,看到了 ,看到了 ,听到了 。
  (2)把自己看到的夜色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屏幕(播放PPT3--PPT4)月亮在夜色中慢慢升起。
  (2)师: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学生:夜色)
  (3)板书课题,(13、夜色)播放PPT5。学生齐读课题:夜色
  (4)解析题眼:“--”字的字理知识播放课件PPT6.引出新学部首:“夕字旁” 。(播放课件PPT6)
  (5)引出新学部首:“夕字旁” 相关的生字“--” (播放PPT课件7)
  (6)课文《夜色》里小作者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呢?(播放PPT课件8)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播放PPT课件9)。
  (2)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播放PPT课件10)。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播放PPT课件11)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播放PPT课件12)
  (5)出示句子卡片:学生领读,再自己选词说话。(PPT课件13)。
  (6)学生评价。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老师范读课文(PPT课件14)
  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听读,想一想听了课文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个别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PPT课件15)。
  3.分角色读课文,读后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指名汇报
  4.学习第一段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板书:害怕夜色)这时“我”心里都想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3)指导朗读。指名读 ,评议。
  (4)指导书写第一段生字。   5.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学生说。用动作、字理析字、书写等形式帮助理解:“拉----“提手旁”、散步、”及重点词“从此、再”等字的突破。(课件PPT15)。
  (2)小组讨论: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板书:不怕夜色)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3)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学生。
  (4)老师:小作者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小组讨论:
  ①拉 偏要 散步 是怎么意思?可以加动作理解?②花草为什么都像白天一样微笑?③为怎么再黑再黑的夜晚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6)教师小结: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想象意境。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象还做了个美梦呢!(PPT课件24)。
  (7)欣赏夜景:(PPT课件16—PPT课件25)
  (8)小组讨论:从此小作者变成了怎样的孩子?
  (爸爸带“我” 去散步 “我” 尝试了……)
  ( “我”看到 看到 看到 的景色, 听到 。
  (从此“我”不害怕夜色啦!)
  5.说话训练:你有过害怕黑夜的故事吗?现在还怕吗?小组说一说
  6.小结: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其实黑夜里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要我们去发现,去观察
  7.教师指导书写第二段生字
  8.教学总结:学习收获与总结
  总结:①我从听妈妈讲故事害怕夜色到爸爸偏要拉我去散步看到 ?听到?最后不害怕夜色。②我们知道光听妈妈讲故事是不行的,还得自己亲自去尝试 ,仔细去观察发现,才可以锻炼成勇敢、聪明的孩子,其实黑夜里也有很多很多美丽的景色,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观察,去体会。③感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
  (1)读背课文
  (2)书写生字。
  (3)拓展:用自己的彩色画笔把你看到的美丽
  下面我们来来说说自己眼中的夜色,然后用自己的彩色画笔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PPT课件2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重视上,仅仅只关注学习的形式,没有让学生深入的去理解和创新所学的知识。在素质教学新形势的促进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深
在教学实践中,“课外古诗词背诵”这一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的开发和利用。其实,中华古诗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通过对古诗词的背诵,可增强积累,提高语感,让学生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如何用好课外古诗词背诵”?  一、培养兴趣,别出心裁“读”诗词  古诗词的学习关键在于“读”,从读的方法入手,别出心裁,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诗情画意。  (1)设置意境,提高传统朗诵水平。在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摘 要:当今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未来的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21世纪的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教师们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笔者主要基于教师教学角度从备课,课堂管理,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摘 要:通过对比传统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和任务型写作课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模式,从而建立一种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的写作教学模式,从而加速学生的语言习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英语写作  一、传统写作课堂和任务型课堂对比  (1)传统写作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为主,所有的教学环节围绕着教师展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英语自学能力。  关键词:中学英语;激发兴趣;兴趣培养  法国著名作家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摘 要: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坡度。通过实践证时,阅读教学中进行片段小练笔,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片段;练笔;写作;语言  阅读教学中的课内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谓一举多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从自己我教学经验出发,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途径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创新能力的核心。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是学生必须掌握好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