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统计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4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社会进步、经济水平及卫生健康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1,2]。为进一步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及管理办法,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将长春市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长春市2007年~2008年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报告卡及有关资料。
  方法:对发生的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并且进行质量控制,确定情况属实后统计、分析。
  结果
  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5岁以下死亡儿童642名。7天内死亡298例(46.42%),28天死亡78例(12.15%),1~12个月死亡165例(25.70%),1~4岁死亡101例(15.73%)。
  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中,早产低体重死亡102例(26.63%),先心病死亡126例(32.90%),肺炎76例(19.84%),出生窒息54例(14.10%),意外伤害25例(6.53%),共计383例(100.00%)。
  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中,医院441例(68.69%),家中163例(25.39%),途中死亡31例(4.83%),不明原因死亡7例(1.09%)。
  讨论
  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分布:在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新生儿死亡为376例(58.57%);其中城市99例(26.33%),农村277例(73.67%)。1~12个月死亡165例,1~4岁儿童死亡101例,。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新生儿死亡率偏高,主要是农村住院分娩率低,造成新生儿死亡比重居高不下,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先心病126例,早产低体重102例,出生窒息54例。分析其原因:一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不到位,在农村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率较低,先天缺陷的胎儿出生率高。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提高婚前检查率和助产技能是防止先天缺陷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降低婴儿死亡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是孕产妇没有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没有在孕早期建册、按时进行孕期检查,致使早产、低体重发生率偏高。三是助产技术不高,对正常产及异常产不能及时识别及处理,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高,部分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复苏技术掌握不够,从而导致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64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和死前治疗:死于家中为164例(25.39%),死于途中占4.83%。死于家中和途中合计占30.22%,占总数的1/3。其中城市死于家中的占4.67%,农村占21.16%;城市死于途中占1.71%,农村占3.43%。在死前治疗中未治疗的:城市占4.36%,农村占12.15%。主要原因是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变,经济条件落后,家庭困难。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民对孕期系统管理不了解,住院分娩率过低,使相当一部分儿童得不到及时准确地治疗而死于非命。
  建议:①加强健康教育,营造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重要性;②提高婚前检查率和产前诊断技能,减少残疾儿童的出生。③提高产前检查、高危筛查和住院分娩率;④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助产技术,取缔非法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⑤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保健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民诊所,提高就诊率,从而有效降低5岁下儿童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温瑞英,黄洁.134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监测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17):2351.
  2刘美娜,庄思齐,陈玮琪,等.1999-200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6):675.
其他文献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只有把握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才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上真正解决“三农”
本文介绍涡阳县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综合防治对策
本文阐述了领导干部的重视对高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各个相关部门对高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配合是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保证,并对建设高素质的离退休老干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