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心灵的栖息地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高考作文题预测
  预测关键词:故乡;记忆;爱;温暖;城市与乡村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王朔曾在《动物凶猛》中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过去,故乡是一种地理情怀;如今,故乡更像是一个灵魂的寄存处。故乡在不断的拆迁与重建中沦陷,故乡亦在不同的介质中重生。有人最终于故乡中得到安宁,有人终身在寻找故乡,始终唱着游子吟。
  联系并思考以上材料,结合你的人生体验,请以“故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从一个地方迁居到另一个地方生活,平淡与琐碎交织着一个又一个季节,我在此一天一天地挨过,不再激动那些季节里的物事。然而,很多时候我会做梦,而且是在做同样的一个梦。我在曾经的那个地方走着、坐着,过闲适的生活,劳作或者休息。在那儿,我的情感皈依得那么彻底与清冽,没有任何杂质。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让我倾心的地方,却不能成为我的久居,我只能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于是,很多时候我的心还是宁愿选择去流浪,其实只是为了去探访心底里依恋着的曾经的故乡。
  我的眼前有一幅画——云朵、羊群、起伏的草场。那是一幅绝美的画面。它的存在,透明着、简单着、真切着。有时候,我更愿意是行走在草场之上的羊群中的一只羊,在天与地之间,在丰美的草场上随意行走。在它们的身后是悠闲的牧人跟随,他的目的好象只是防备着一种迷失,他的跟随只是为了记取来时的路。在这里,云朵、羊群、草场不仅仅再是云朵、羊群与草场,而是一个温暖的词,这个词可以是家,可以是故乡,甚至可以是母亲。我想,如果可以给它一个名字的话,我愿意轻轻地唤它为:爱。
  爱,是和谐的基石,不是伪装,不是牵强,它仅仅是心里漫起的一种温暖的氛围,是以和谐为基调的一阙色彩。它若天空的辽远,如大地的厚重;似滴雨的轻响,类花草的淡香;有时甚至仿佛是巧克力的味道,入口时的淡苦,咀嚼时的生香。爱就是这么简单。一生若能与爱为伍,便可称之为幸福。而爱,便是栖留幸福的居所,内心里永远的故乡。
  其实,自从我们学会了行走,我们便一步步地开始远离着故乡,我们步履匆匆,我们行色匆忙,其实我们并没有忘却故乡,我们只是把它存放在心底,无暇顾及。我们忽略了身后远处的那一双双眼睛,我们只知道匆匆赶路,直到疲惫,才陡然生出那一缕相思。
  故乡,是开始,是回归,是漂泊心灵梦中停靠的港湾,游子心中永远的栖息地。人的一生,无论你走得多么遥远,时光如何变迁,你的心都无法割舍故乡曾给予你的那份温暖情意,永远也无法逃离养育你的那一小片栖息地。
  名师点评
  文章主题明确,语言优美,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自己“曾经的故乡”,并由此引申出“爱”的论点,让人不自觉随作者的笔触去感知。
  2018年高考作文题预测
  预测关键词:人生选择;乡愁;人生價值;故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央视春节公益广告《梦想照进故乡》篇,用陕西农妇在窑洞里盖起养鸡场、云南退伍军人重新打理老家的柑橘园、福建大学生毕业后回村里建起学堂,三个普通人回归故乡创业的温情故事,传达出“让故乡成为有梦的地方”的人生新选择。
  2.在《为什么我们离开家乡去向远方?》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远方有我们坚持的梦想,有希望。家乡很美,但是看得久了会有些许的审美疲劳;家乡很好,但是住得久了只能得到舒适和安逸。而人生需要不断地去挑战,人生需要不停地去创造新鲜和奇迹。
  上面两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及原因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无不在内容上贴近生活,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思考作为独立个体和社会个体的责任感则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从贫瘠闭塞的农村走出来,到城市打工,这成了30余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但伴随而来的则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幸福是什么?是“走出去”还是“回家”?这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问题。远方,曾经是让我们充满憧憬的地方;远方,也是我们曾以为能梦想成真的地方;而故乡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亲情的凝聚地。
  题目的两则材料,第一则传达出一种“在一起才是家”的淳朴情感,提出创业更深远、更现实的做法;第二则材料提出人生需要不断地去挑战,不停创造新鲜和奇迹的思想。两则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同时导向多元,能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
  思路点拨
  这两则材料其实就是将实现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将对小我人生的价值实现与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紧密相连。因此本次作文立意应该落在“小我”如何走向“大我”这样的一个高度上。
  央视公益广告《梦想照进故乡》用充满厚重情感的镜头传达出了中国人最质朴的梦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物,却有着同样的故乡情怀与爱的表达。这部广告片同时也为众多离乡打工者指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如果我们不希望家乡仅仅成为“乡愁”的代名词,成为一个空心的符号,就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让“常回家看看”变成与亲人并肩创造幸福生活的现实。
  当然,走出去,走向奋斗的人生,也一定能活出人生的精彩。但当我们选择走出去时,我们不能只是谈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只有将个人与社会、国家相联系,才能算得上是上乘的立意。
其他文献
進入高中理科重点班的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做题不够快,也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第一次期中考试,虽然语文、英语两科考了全班第3名,总分却是倒数。  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应该转去文科班,我知道,这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影响我的一生,所以我十分慎重。但过于慎重的心态,会让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反而更加相信他人的判断。  “理科的分数容易考得高,而且提升快,有更多的专业可以选择!”妈妈细致入微的分
山中少年和你我一样,曾只是充满欲望和希望的少年,他们像花,热爱着烈日,又跟烈日对视;他们像草,顶翻石头发了芽,站直了,还跟烈日对视。他们在烈日下长大,他们在风雨中走出大山。  这群平凡的山中少年,面对窘迫的家境、艰難的高考、意外的变故,坚韧不屈,相携相扶,在或许是最没有希望的土壤上,绽放出最灿烂的梦想之花。  《山中少年今何在》,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梦想的故事。
夜静、露湿、土松,螃蟹们纷纷爬出洞穴之外呼吸新鲜空气。  一群捉蟹的孩子来了,他们蹑手蹑脚,提着马灯。马灯火焰微弱,还罩在一层黑色的布套里,所以,螃蟹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依然徜徉自如。  这时,孩子们突然拿开布套,拧亮灯火,满地螃蟹就都暴露在危險里了。它们慌乱地挥动大钳寻找自己栖身的地下室,慌不择路地满地乱滚。顽皮的孩子只是用灯光追赶它们、逼迫它们、扰乱它们,任凭它们往洞里钻,他们微笑着在洞外等
You cannot improve your past, but you can improve your future. Once time is wasted, life is wasted.  你不能改变你的过去,但你可以让你的未来变得更美好。一旦时间浪费了,生命就浪费了。  哼一首歌等日落:  演唱:蔡维泽  生于微末中的万千萤火  乘长风汇聚成熠熠星河  在云巅之上向世界宣告  我们将
漫步在“郑大”校园的路上,寒冬的日光顺着松树的枝叶照射下来,像泼墨一样撒在我身上。虽然周围有着凉意,但阳光还是带着阵阵温暖拥抱着我。在斑驳的树影中我仰起头,闭上眼,忍不住回忆起当年的自己。  一年前,我也是在同样的地方沐浴着这样的阳光,带着渴望和梦想的感觉行走着。那时,拼尽全力地努力却依旧止步不前的痛苦深深地纠缠着我,绝望得只能偷偷埋在被窝里哭。而今,我没有辜负当初的梦想和那些坚持走过的艰难岁月,
菲尔·汉森是一位用“点”进行创作的画家。为了钻研点描技法,他夜以继日地用画笔在画布上戳着,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  突然有一天,当菲尔像往常一样伏案创作时,他发觉自己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但当时他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自己太累的缘故,休息一下就应该没事了。但事情却远比他想的要糟糕,他的手抖得越来越严重,能够持续画画的时间在不断缩短。由起初的每天能画6小时,慢慢地变成一天只能画一两个小时,到最后每天只能坚持
一档节目里,刘嘉玲和几位嘉宾一同去拜访一位著名的花道老师,学习东方插花技艺。到了地方,老师已经为大家备好了鲜花,给刘嘉玲的是一束蕙兰,粉红的花朵繁密丰茂地绽放着,显得格外雍容华贵。  蕙兰虽然繁盛,可劉嘉玲想要呈现给人的却是一种简约淡雅的美。如何才能摆出心中想要的样子呢?她有些犯难。思来想去,刘嘉玲决定以蕙兰为主枝,以绿叶为陪衬,将搭配好的鲜花绿叶精心摆进花瓶中。然而这种方式虽然能突出蕙兰的雍容之
壹  罗衣推开重重宫门,带着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刚刚传来消息,又有一员大将折损在郦国人手里,如今军心浮动、士气低迷……”  这是大晏经历换代风波后的第一年,新帝晏蜚初登基,朝野动荡,军心不稳,趁此机会,蓄力多年的郦国违背和平盟约,已攻陷大晏两座城池。  见晏蜚不说话,罗衣又上前几步,提高了声调:“皇上,御驾亲征吧。您刚刚登基,威信不够,这一仗正是震慑众人最好的机会。”  晏蜚抬眼,脸上挂着朦朦胧
1993年,古董商人威尔逊在波士顿的垃圾箱边上捡到了一幅名叫《露西在花田里》的诡异画作。一开始,威尔逊只是对这幅画的画框感兴趣,想把画框捡回家。而威尔逊的好友莱利看到后,向他买下了这幅画并摆放在家中,对威尔逊说道:“它不是一幅杰作,但很特别!”  莱利的话让威尔逊感触颇深:一幅画难道非要被艺术的条条框框所约束吗?让人从中感到幽默、快乐,难道不好吗?后来,他们决定专门收集这样“特别”的作品。  威尔
所谓分类讨论思想,即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