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区别于课内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方式。课外阅读全方位打开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文字背后的精神渲染,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审美熏陶,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广阔世界,借助文字表述自己的情感乐趣。本文将从课外阅读在小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和写作能力上的提升路径分析,阐述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小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分析;重要作用]
  伴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其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良好的语言积累和语感,借助文字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种集合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一、小学语文课内教学困境
  (一)语文教学脱离实际生活,过度重视课本教学
  生活为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可以说,所有的文学内容都是生活场景的缩影,所有的文学人物都是现实人物的再现。因此想要满足小学生对世界的探索和求知,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把知识和内容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提取语文知识,将语文能力作用于生活。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过度依赖于课本教学,深度挖掘字、句、篇章等枯燥的语文知识,照本宣科,忽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偏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的重点和内容都严重偏离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导致课上内容学生不能及时吸收,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学习兴趣被严重制约。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少能力培养路径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严丝合缝地按照教师既定的剧本行进,忽视学生的求知需要和思维火花。单从课本的视角、情绪出发,没有大量的知识扩充,导致学生缺乏锻炼路径。很多知识,学生只是单纯的掌握,却不会灵活运用。尤其是作文教学,很多学生在日常中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也看过不少作文名篇,可是仍然会出现无话可写的状态。从根源上将,不是学生没有写作能力,而是缺乏写作情感。没有敏锐的发现,就没有真挚的情感,也就没有畅所欲言的向往。学生没有综合能力的培养路径,及时积累了相关的知识,也无法构建体系,灵活运用。
  二、课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扩展知识,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了新知识的获取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看世界的角度都发生了变化。当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就可以提前让学生阅读社科类文章,了解壁虎等生物的习性,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表达针对壁虎借尾巴的行为的观点和看法,迅速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学生在扩展知识的前提下,激发了对文本阅读的期待,提高了阅读兴趣。
  (二)调动情感经验,培养感知想象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地毯式阅读的阅读形式。学生的阅读范围及其广泛,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其阅读范围多集中在历史文化、社会科学、侦探冒险、奇幻想象、童话寓言等相关内容。课外阅读相当于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从情感审美中得到熏陶。在三年级学习《和时间赛跑》这课时,生活经验学生都能理解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概念,也知道要珍惜时间。然而本课的难点其实是如何珍惜时间,真正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在认知了时间这一概念后,教师提出问题:你要怎样利用时间?学生会打开丰富的想象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日常生活学习习惯,体验时间是怎么一点点流逝的。此时教师进行课外阅读补充,出示各位历史名人是如何利用时间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真正深化时间概念,明确时间背后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时间赛跑,完成自己的梦想。
  (三)情感积累,激发学生表达热情
  写作能力作为语文的核心素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很多教师对写作教学望而生畏。他们在课堂中不断渗透文章的写法和作文的行为思路,导致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宛如流水线下的工业产品,没有性格,没有感受、没有想法。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将会彻底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感受,写作能力又如何得以提升。那么有思想有感受的作文离不开学生丰沛的情感和敏锐的感知力。正是因为课外阅读带给学生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生热爱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与阅读材料之间的相似与不同,在敏锐感知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体验和想法。这些都是写作积累的情感财富,当接触写作题目时,学生会迅速调取积累的情感经验,对事件展开不同视角的看法和观点,并依靠阅读材料的积累做出例证补充。从思维上乐于思考,从情感上乐于抒发,从写作上乐于表达,从课外阅读汇中汲取养料,在课外阅读中激发写作的热情。可以说课外阅读给小学语文的写作提供了精神食粮。
  三、结语
  总之,开展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未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创造一切条件,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培养阅读意识,让书香浸润童年,让书香陪伴一生。
  参考文献
  [1]曹利.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5):60-61.
  [2]曾連花,陈亥生.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措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3):64-65.
  [3]钟伟英.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8(3):183.
  [4]黄宗圆.打开课外阅读这扇“窗”——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初探[J].科学咨询,2018(24):40-41.
其他文献
摘 要:民间游戏和童谣都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在人类发展中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体现。作为我国民间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童谣,具有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艺术风格,它带有的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童谣的渗透与运用研究,探讨了民间游戏和童谣的内在联系,研究了童谣在民间游戏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童谣;渗透;运用研究  童谣
[摘 要:我国的艺术文化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曾涌现了无数优秀的作品。然而,这并不代表中国文艺行业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巅峰,例如,目前我国的一些造型设计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相对而言比较平淡,无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对此,本文重点探析了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以期促进我国相应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是一门博大精神的学问,它宛
[摘 要:为了不断的落实素质教育并推动新课程改革,我国许多小学开始以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和发展为依据,通过对国民基本素质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来明确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质要求。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以音乐美术为代表的各类学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时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大部分的教学资源被浪费。对此,本文以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