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类肿瘤是由致瘤病毒引起的,除病毒编码蛋白外,大量证据表明,由致瘤病毒诱导宿主转录的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ncRNA)也是促进肿瘤产生的重要辅佐因子.在早期,由于nc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因而被研究者认为是无用的RNA,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其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占比大,其患者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三,常见于亚洲、非洲和欧洲南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慢性持续性感染是其主要产生原因.大于200个核苷酸识别的ncRNA被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目前人们对lncRNA在HBV相关HCC中的机制仍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在HBV相关HCC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使得lncRNA成为HCC治疗的关键要素.本文主要就HBV感染导致的HCC与lncRNA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核酸复阳合并肺隐球菌患者被误诊为肺恶性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肺隐球菌的治疗过程及转归,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核酸复阳合并肺隐球菌感染患者,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在恢复期时肺部影像学病灶较前吸收,随访出现核酸复阳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合并肺部新发结节病灶,误诊为肺恶性肿瘤,行肺癌根治术,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感染,经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后痊愈,院外随访未遗留后遗症
目的 统计分析本院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20年送检的539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Excel表格和WHONET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394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501株细菌,阳性率为9.3%;其中检出革兰阴性菌337株,占67.3%;检出革兰阳性菌158株,占31.5%;检出真菌6株,占1.2%.排名前七的细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