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政权的财政问题影响大、涉及面广,要加以重视。本文对目前乡级财政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级财政;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财政的真实情况不断被外界所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乡级财政的困境正在引起社会聚焦。乡级财政的困境,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只有解决好了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最终解决好三农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实践,总结一些普遍存在的乡级财政困境和突出问题,提醒关心新农村建设的部门和人员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乡级财政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是预算内资金非常紧张。目前,大量行政性事务挤压到乡一级政权,本来就人手少,还要做几十个行政部门要做的事情,可谓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导致预算内资金非常紧张。这表现在,收支不平衡,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甚至政府各部门正常办公需要,很多职能不能得到实现、公共事业也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挪用、挤占资金等现象频发。
二是乡级政权的历史债务太多,实际性的政府破产正在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过短暂的繁荣,实际又陷入发展的陷阱,各种不规范摊派、收费并不能完全弥补财政缺口,很多债务甚至一致延续至今,尤其是农业税取消、各种收费被规范之后,乡级政权再次陷入债务之中,收入和承接的转移支付过少、支出过多,导致负债过高,不仅旧债难消,还要频添新债。
三是拖欠工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乡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工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过大,其他专门事项经费严重缺乏,一些贫困乡甚至已经沦为“吃饭财政”,群众对基层政权的行政不作为很不满意。甚至一些地方的财政连机关职工工资也难以保障,不能全额兑现公务人员工资。
可以说,这三个问题是当前乡级财政的普遍问题和难点问题,在社会遇到危机、经济遇到困难时,这个财政问题会更加凸显,进而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根据长期被证明为正确的黄宗羲定律,只要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出现问题,政权肯定会突破底线将成本和负担转移到农民身上,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上的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需要尽快清除。
二、解决乡级财政问题的对策建议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认清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有的放矢。
一是重新规范乡级政权的事权和财权。目前财政困境的最大原因是乡级政权的事权和财权严重不一致,财权多低而事权过多,因此要积极按照事权匹配财权的原则,做好两项事务的优化工作。1.将一些税种从中央转移到地方尤其是县乡,比如工商税等,这样能够从税源上改变财权的结构,缓解乡级政权的财务困境。2.事权上剥离不符合乡级政权的事务,比如对于科教文卫事务的支出,交由区县级政府承担,尤其是这些人的经费和工资都有上级直拨。另外,还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划定公共服务的职责,明确各种公共服务的成本由谁来承担,减少乡级政权的承担量。
二是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要普遍加大,尤其是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让乡级政权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另外,还要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让各种公共服务和物品的成本更多由上级政府来承担,这不仅符合实际更有助于提高乡级政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对水利、教育、交通等重大资金需求项目的专项转移支付,才能改变新农村的面貌,让三农问题有根本性的解决,并且减轻乡镇财政负担。
三是进一步推动机构改革,压缩财政供养规模。乡镇机构目前的七站八所、机关人员众多,职责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做好公共服务和物品的供给,做好财政使用工作,就要做好机构改革。1.转变乡政府职能,重点是做好服务引导和发展工作,而不是管理工作,要将市场职能还给市场、政治上的自治功能还给村委会和居委会,不越位、不缺位。2.精简人员、合并部门,将大部制引进乡镇机关改革上,做好形式和内容上的合并精简工作,减员增效、分流没有效率的人员和工作职责,适当考虑社会服务外包。从而能够创新乡级政权现象、缓解财政压力。
四是增收节支,拓展财政来源,严控支出。当前经济实体正在向内地、农村地区转移,所以乡政府尤其是内地的乡政府有足够的机会来发展自己,让自己的财政情况好转。1.拓展外部环境,将乡级优势资源转为资产和资本。现在很多地方的农产品、剩余劳动力都是非常好的优质资源,可以此来吸引外资、开展各种经济贸易活动,从而让乡政府的税源、财源得到拓展和深化。2.注意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尤其是不合理的支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都在压缩行政成本,乡政府要利用这次良机,转变自己的作风,严控会议、考察、公车等成本,将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民生上,从而转变自己的财政消费焦点,让更多民众对乡政府的财政问题有更多期待。
五是推动预算改革,加快科学财政建设。1.改革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务,让乡级政府更加能够专注于自己本身本职的事务,让自己的财政压力减小,尤其是要重新划分社会事业支出,可以尝试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经营之前乡政府包办的事务。2.建立有效的财政约束体系,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约束和防范以权谋私行为,加大对预决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并加快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并可以考虑改革传统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模式。3.制定长期财政工作重点计划,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到刀刃上。目前各乡镇社会经济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财政重点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乡镇主要负责人要认真谋划,考虑制定长期的财政工作重点,分阶段对主要社会经济问题进行重点击破,这样既能良好利用财政资金,又能让群众得到实惠、政府得到民心,笔者认为,一般也是以服务三农为重点,以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保证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为基本,着重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三、小结
总的来说,乡镇财政困境是存在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机会总比危险多,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相信只要能够从有利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利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利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的大局出发,就一定能够因地制宜,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有效服务三农。
参考文献:
[1]杨妍.我国乡级财政困境探讨[J].现代商业.2009(24).
[2]孙超.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财政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8(02).
[3]于松霞.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8).
关键词:乡级财政;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财政的真实情况不断被外界所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乡级财政的困境正在引起社会聚焦。乡级财政的困境,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只有解决好了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最终解决好三农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实践,总结一些普遍存在的乡级财政困境和突出问题,提醒关心新农村建设的部门和人员要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乡级财政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是预算内资金非常紧张。目前,大量行政性事务挤压到乡一级政权,本来就人手少,还要做几十个行政部门要做的事情,可谓上面千根针、下面一条线,导致预算内资金非常紧张。这表现在,收支不平衡,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甚至政府各部门正常办公需要,很多职能不能得到实现、公共事业也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挪用、挤占资金等现象频发。
二是乡级政权的历史债务太多,实际性的政府破产正在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过短暂的繁荣,实际又陷入发展的陷阱,各种不规范摊派、收费并不能完全弥补财政缺口,很多债务甚至一致延续至今,尤其是农业税取消、各种收费被规范之后,乡级政权再次陷入债务之中,收入和承接的转移支付过少、支出过多,导致负债过高,不仅旧债难消,还要频添新债。
三是拖欠工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乡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工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过大,其他专门事项经费严重缺乏,一些贫困乡甚至已经沦为“吃饭财政”,群众对基层政权的行政不作为很不满意。甚至一些地方的财政连机关职工工资也难以保障,不能全额兑现公务人员工资。
可以说,这三个问题是当前乡级财政的普遍问题和难点问题,在社会遇到危机、经济遇到困难时,这个财政问题会更加凸显,进而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根据长期被证明为正确的黄宗羲定律,只要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出现问题,政权肯定会突破底线将成本和负担转移到农民身上,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上的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需要尽快清除。
二、解决乡级财政问题的对策建议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认清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有的放矢。
一是重新规范乡级政权的事权和财权。目前财政困境的最大原因是乡级政权的事权和财权严重不一致,财权多低而事权过多,因此要积极按照事权匹配财权的原则,做好两项事务的优化工作。1.将一些税种从中央转移到地方尤其是县乡,比如工商税等,这样能够从税源上改变财权的结构,缓解乡级政权的财务困境。2.事权上剥离不符合乡级政权的事务,比如对于科教文卫事务的支出,交由区县级政府承担,尤其是这些人的经费和工资都有上级直拨。另外,还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划定公共服务的职责,明确各种公共服务的成本由谁来承担,减少乡级政权的承担量。
二是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要普遍加大,尤其是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让乡级政权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另外,还要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让各种公共服务和物品的成本更多由上级政府来承担,这不仅符合实际更有助于提高乡级政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对水利、教育、交通等重大资金需求项目的专项转移支付,才能改变新农村的面貌,让三农问题有根本性的解决,并且减轻乡镇财政负担。
三是进一步推动机构改革,压缩财政供养规模。乡镇机构目前的七站八所、机关人员众多,职责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做好公共服务和物品的供给,做好财政使用工作,就要做好机构改革。1.转变乡政府职能,重点是做好服务引导和发展工作,而不是管理工作,要将市场职能还给市场、政治上的自治功能还给村委会和居委会,不越位、不缺位。2.精简人员、合并部门,将大部制引进乡镇机关改革上,做好形式和内容上的合并精简工作,减员增效、分流没有效率的人员和工作职责,适当考虑社会服务外包。从而能够创新乡级政权现象、缓解财政压力。
四是增收节支,拓展财政来源,严控支出。当前经济实体正在向内地、农村地区转移,所以乡政府尤其是内地的乡政府有足够的机会来发展自己,让自己的财政情况好转。1.拓展外部环境,将乡级优势资源转为资产和资本。现在很多地方的农产品、剩余劳动力都是非常好的优质资源,可以此来吸引外资、开展各种经济贸易活动,从而让乡政府的税源、财源得到拓展和深化。2.注意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尤其是不合理的支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都在压缩行政成本,乡政府要利用这次良机,转变自己的作风,严控会议、考察、公车等成本,将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民生上,从而转变自己的财政消费焦点,让更多民众对乡政府的财政问题有更多期待。
五是推动预算改革,加快科学财政建设。1.改革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务,让乡级政府更加能够专注于自己本身本职的事务,让自己的财政压力减小,尤其是要重新划分社会事业支出,可以尝试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经营之前乡政府包办的事务。2.建立有效的财政约束体系,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约束和防范以权谋私行为,加大对预决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并加快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并可以考虑改革传统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模式。3.制定长期财政工作重点计划,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到刀刃上。目前各乡镇社会经济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财政重点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乡镇主要负责人要认真谋划,考虑制定长期的财政工作重点,分阶段对主要社会经济问题进行重点击破,这样既能良好利用财政资金,又能让群众得到实惠、政府得到民心,笔者认为,一般也是以服务三农为重点,以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保证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为基本,着重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三、小结
总的来说,乡镇财政困境是存在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机会总比危险多,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相信只要能够从有利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利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利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的大局出发,就一定能够因地制宜,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有效服务三农。
参考文献:
[1]杨妍.我国乡级财政困境探讨[J].现代商业.2009(24).
[2]孙超.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财政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8(02).
[3]于松霞.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