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学教学方法设计与实践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nimm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而获得一项工作成果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是以具体的工作过程对专业的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内科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按照教材的顺序阐述每个病的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其整体性强,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同—个系统的疾病表现又大同小异,容易混淆。学生学习起来费时费力,收效甚微。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少,给内科学教学带来困难,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解决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近两年我们在内科学教学中实施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根据卫生工作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基层医疗岗位需求出发,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和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在内科学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临床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05级3 2临床专业大专阶段学生,实验组:05级1、2班,共120人。对照组:05级3、4班共118人。这些学生经过系统的中专阶段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对临床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更便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2.方法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过程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过程的思维能力,我们进行了理论课课程改革。例如,设定临床胸痛患者就诊工作情景:①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引起胸痛的疾病有哪些,总结出引起胸痛的疾病有以下几个方面:胸壁病变、肺及胸膜病变、纵膈及食管病变、心血管病变、横膈病变、精神因素及其他。②展示该病例的主诉。组织学生围绕着主诉及可以引起胸痛的疾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生对病人进行问诊。并提醒学生注意问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③展示该病例的现病史。引导学生思考该病人应重点做哪些体格检查,然后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做体格检查的操作,由教师规范手法。④展示体检后的病例,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该病例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⑤展示辅助检查后的病例.分析其临床意义。引导学生分析、鉴别、判断,得出临床诊断。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临床操作的能力,我们进行了实践课课程改革。具体过程如下:①教师准备。首先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及临床实际情况设计一简单的病例,其次要制订目标、要求、内容、评价方法等。比如:教师设计出一患者急性中毒昏迷的病例。②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设计要求、内容,提前2周布置学生设计学习内容。学生6~8人为1个学习小组,设立组长负责,自行查找资料、设计临床情景。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如有专业理论理解上的偏差应予以纠正。③实践课。实践课场所设在实验室,学生依序按小组编写的剧本进行表演,比如上一病例学生展示的操作有:体格检查、洗胃、导泻、吸氧、静脉输液等。教师负责组织、现场评价、并进行引导。④课堂评价。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先学生自评,再由教师点评打分,教师和学生代表的综合评分为该小组的成绩,所得成绩占期末成绩的一定比例。
  从以上案例来看,无论是专业理论课程还是实践类课程,都能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方法设计开发教学内容,这种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实践结合理论,比较便于组织实施和开展,也便于学生掌握接受各类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二、教学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课堂设计应用得当,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以期考成绩(同试卷)进行对比总结(表2),实验组在优秀率、平均分和及格率上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1)。
  三、讨论
  1.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地位,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抑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突出了现代“生本”教育观,使师生的角色重新定位。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引导着教学的方向及课堂气氛;学生通过搜集、分析临床案例、寻求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享受到了学习乐趣,从而有效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为学生主动的参与了教学过程,获得的知识是建立在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所以学到的知识记忆较为深刻。
  2.注重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完全是按照临床工作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培养了学生临床的思维能力,缩小了教学和临床的脱节,注重学生自己完成任务,学习者自己提出问题,这个具体任务将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教学内容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以前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状态,学生的视野开阔了,逻辑思维增强了,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创新意识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调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而模拟工作过程教学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此类教学类似模拟实习,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实际动手能力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4.促进了教师不断自我完善
  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能力,课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一直沿用自己原始、陈旧的教案,在进行教学前,要查阅资料甚至到医院进行实地考察,然后要进行周密的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具有代表性、灵活性的任务,掌握课堂的节奏及主题、注意时间的分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5.增进了师生情感的融洽性
  创造积极的师生情感环境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它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关心、理解基础上的。学生希望自己被教师理解、尊重、承认,同时也希望教师知识广博而又平易近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者单位:周口卫生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从自动气象站测报业务软件操作系统安装与备份、重装测报业务软件系统注意事项、自动气象站数据备份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自动站数据安全操作和管理维护,确保数据文件安全,
随着传统农业的蓬勃发展,原有的广播电视设施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现代农业的特性之一就是搭载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更新广电设施才能为现代农业提供优质的
为了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培养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教育部在1998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起,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首都
通过对雨量器和SL3型雨量传感器测量的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SL3型雨量传感器测量降水误差产生的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为自动站对降水资料的累计和使用提供依据。
从爱因斯坦关于实物粒子是光子的凝聚这一假定出发可推导出物质波的公式,并进而指出德布罗意所给出的两个公式之一是错误的,使修正之后的德布罗意波公式符合这一假定.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历史转型期,在此次经济转型期间,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这就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
本文介绍了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教育缺失的现状,分析了数学史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史教育可行的措施.
为探索现代技工教育规律,构建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引领技工教育科学发展,2011年12月3日,全国11省、市参加的“2011现代技工教育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领导及来自中南西南各省、市的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代表,以及技工教育领域知名专家、技工院校校长共两百余人齐聚广州大厦,共同探讨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大计。  与会嘉宾围绕技工教育办学模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才模式进行了深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世界已融入中国,中国也已融入世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英语日益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中国与国际不断接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也变得炙手可热。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一直是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笔者不断进行研究。为了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采取了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
文章分析了我校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以及教学环节和课时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北疆企业调研中企业和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问题,根据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