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各方面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课,更加注意人才定位和其任务职责,因此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入手,分析现阶段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情况,对高数教师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完成"十五"计划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面向行业,为学生提供职业迁移的平台,主要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类、经济类专业一般都开设高等数学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为函数、极限、微分、积分和常微分方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探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1 高等数学改革情况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具体表现在教材的内容上,注意与专业相结合,不少教材针对专业需求,注重直观和学生亲身实践的思路,强调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经济类高等数学教材为例,函数极限的运用已经注意到用于连续复利公式讲解。这里设初始本金为P元,年利率为r,按复利付息,若一年分m次付息,则当 时,t年后的本利和为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公式一般作为存期较长的情况下的一个近似估计。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注意到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也注意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数学工具软件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其实,数学工具软件也是教学内容,也引入了课堂教学,数学工具软件matlab和mathematic的引入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考核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1.1 在教材的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从近几年出版的应用型本科的高等数学教材来看,它们基本上是分类出版的,大致分成经济类、理工类和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着眼与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及智能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要求比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又较普通教育本科人才有更强的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类为例,一个经济管理类,就有几十个专业之多,每一个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有一定差异的,作为应用型教育培养体系中的基础课,一方面要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为专业课服务,保证专业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广泛的可迁移性,其影响辐射到整个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领域,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的影响极其深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有所侧重,有所补充,而不能每一个专业都上同一个内容。
1.2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还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利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是许多教师自己本身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十分有限,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高等数学问题通过计算机变成解决,学生通过计算机编程来亲身体验高等数学知识,往往被繁琐的程序编写或数学符号难倒。其次,由于高等数学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完全丢弃。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是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中又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1.3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方面还做得不够
情感教化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育传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能影响人一生的最为宝贵的东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心态的反映,尽管他们在中学时代也基本掌握了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但是由于他们在中学时代遭遇太多失败,对是否能学好高等数学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教学实践表明,有时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而是缺乏信心,过早地放弃了努力。学生的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该充满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多样化的活动。
2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 注意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有一些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担任高等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等数学的教材,把今后要支撑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讲深、讲透,而关系不大的内容,在不影响课程的连续性的情况下则可以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程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专业课中涉及到的高等数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高等数学的应用,一类是高等数学基本概念产的实际背景。对于前者,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经过适当的改编,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例题或习题;后者可以用来介绍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
2.2 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匹配
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都参加了各种师资培训。例如,参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研究生班的学习、数学建模师资培训等,对丰富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们对这些方法的了解还不够,对部分数学工具软件还不够熟悉,课件制作技术还有待于提高。因此,教师们的培训还要继续。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自己积极的探索。
2.3注重课程评价改革
学习评价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的、能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与传统的评价方式强调期末考试成绩不同,评价改革应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与兴趣,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史悦.高等数学[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2】胡铁城,张新萍.高等数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3】陈宇.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
【4】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露萍(1982-),女,湖北武汉,硕士,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完成"十五"计划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面向行业,为学生提供职业迁移的平台,主要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类、经济类专业一般都开设高等数学课程,主要讲授内容为函数、极限、微分、积分和常微分方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探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1 高等数学改革情况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具体表现在教材的内容上,注意与专业相结合,不少教材针对专业需求,注重直观和学生亲身实践的思路,强调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经济类高等数学教材为例,函数极限的运用已经注意到用于连续复利公式讲解。这里设初始本金为P元,年利率为r,按复利付息,若一年分m次付息,则当 时,t年后的本利和为 ,在实际运用中,这个公式一般作为存期较长的情况下的一个近似估计。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注意到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也注意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数学工具软件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其实,数学工具软件也是教学内容,也引入了课堂教学,数学工具软件matlab和mathematic的引入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考核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1.1 在教材的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从近几年出版的应用型本科的高等数学教材来看,它们基本上是分类出版的,大致分成经济类、理工类和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着眼与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及智能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要求比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又较普通教育本科人才有更强的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类为例,一个经济管理类,就有几十个专业之多,每一个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是有一定差异的,作为应用型教育培养体系中的基础课,一方面要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为专业课服务,保证专业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与广泛的可迁移性,其影响辐射到整个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领域,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的影响极其深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有所侧重,有所补充,而不能每一个专业都上同一个内容。
1.2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还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利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是许多教师自己本身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十分有限,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在实践中高等数学问题通过计算机变成解决,学生通过计算机编程来亲身体验高等数学知识,往往被繁琐的程序编写或数学符号难倒。其次,由于高等数学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不能完全丢弃。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是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中又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1.3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方面还做得不够
情感教化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育传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能影响人一生的最为宝贵的东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恶,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心态的反映,尽管他们在中学时代也基本掌握了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但是由于他们在中学时代遭遇太多失败,对是否能学好高等数学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教学实践表明,有时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而是缺乏信心,过早地放弃了努力。学生的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该充满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多样化的活动。
2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 注意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有一些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担任高等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高等数学的教材,把今后要支撑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讲深、讲透,而关系不大的内容,在不影响课程的连续性的情况下则可以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程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专业课中涉及到的高等数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高等数学的应用,一类是高等数学基本概念产的实际背景。对于前者,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经过适当的改编,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例题或习题;后者可以用来介绍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
2.2 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匹配
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都参加了各种师资培训。例如,参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研究生班的学习、数学建模师资培训等,对丰富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们对这些方法的了解还不够,对部分数学工具软件还不够熟悉,课件制作技术还有待于提高。因此,教师们的培训还要继续。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自己积极的探索。
2.3注重课程评价改革
学习评价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的、能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与传统的评价方式强调期末考试成绩不同,评价改革应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动机与兴趣,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史悦.高等数学[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2】胡铁城,张新萍.高等数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3】陈宇.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
【4】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露萍(1982-),女,湖北武汉,硕士,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