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深部铁矿找矿分析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已探明的铁矿资源的开采已面临枯竭问题,深部找矿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勘查及开采资料,本文对当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铁矿找矿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深部找矿 铁矿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66-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主要是受到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形成的成矿带,整个成矿带全长约为500km,沿长江沿岸分布,其中成矿带的最大宽度达到了近60km,平均宽度为20-30km。成矿带由南向北中共包括7个成矿区,分别为宁镇、宁芜、铜陵、庐枞、贵池-安庆、九瑞以及鄂东南,其中除了宁芜以及庐枞成矿区中集中产出陆相火山岩型铁矿之外,其它成矿区域内主要产出与矽卡岩型铜矿共生型铁矿。安徽省地质调查院2007年在庐枞地区所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在深度达到675-990m的区域内发现了潜伏的铁矿资源,之后通过勘探证实了该区域内的铁矿达到了大型矿床规模,该矿床的发现证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600m以上深度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1]。
  1区内深部找矿面临的问题
  目前,深部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工作除了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因素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勘查单位人才素质、勘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在保证勘查工作拥有充足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找矿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宁芜、溧阳、繁昌等火山-沉积盆地区,当勘探深度达到1500-2000m时,基本上会达到盆地的基底深度,向下盆地范围缩小,难以确定明确的找矿类型[2]。
  (2)对深部成矿研究的相关理论较为薄弱,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形成的成矿理论研究主要基于火山超浅层、浅层以及中浅层岩浆活动相关的矿床研究,而对于深部岩浆的成矿作用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利于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
  (3)针对深部矿床的勘探技术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找矿体系。大部分深部找矿工作主要采用钻探试验,其成本过高,而且找矿准确度相对较差。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国内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区内所积累的地质资料十分丰富,但是大部分地质资料主要是从浅层地表获取,针对深部的勘探资料非常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矿床深部地质变化的客观认识和勘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3]。
  2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铁矿找矿的思考和建议
  2.1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铁矿找矿的思考
  从之前工作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带中铁矿的总体规模较小,到目前为止,在该区域内还未曾发现超大型规模的铁矿床,深部找矿虽然具有一定的前景,但是大型规模铁矿的找矿难度不断加大。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铁矿主要集中在宁芜和庐枞两个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区域内,火山盆地盖层的垂直深度大约在1500-2000m之间,即使火山岩盖层不会发生完全消失,盆地的规模也会不断萎缩,在这种条件下,深部铁矿可能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4]。面对这一现象,完善当前的的寻找“玢岩铁矿”的思路,继续在盆地内部目前已知的矿床深部以及周边区域进行找矿,以目前已知的矿床为基础,向周边地区不断扩展勘查区域,勘查风险也相对较低。这种方式可以作为短期内主要的铁矿床勘查方式。但是要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真正实现找矿的新突破,勘查的方向必须要向深处发展,这样会导致勘查的周期增加、风险提高,而且短期内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果,但是一旦取得成果,必然是具有突破性的。
  从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带区域铁矿的分布特征来看,庐枞盆地以及怀宁盆地之间的安庆-贵池地区目前已经发现了典型的“大冶式铜铁矿”以及“铜陵式铁铜矿”。宁芜南段的当涂地区以及庐枞与宁芜之间的和县雍镇地区内发现了产于闪长岩及周冲村组中的雍镇铁矿,这种铁矿是交代型铁矿,从其基本特征来看,应属于“大冶式铁矿”。而在铜陵与繁昌盆地之间也发现了大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从该矿床的基本特征来看,隆-坳过渡带成矿的色彩表现十分明显。同时在庐枞盆地的边缘地带还发现了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其辉钼矿的年龄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铁矿成矿的时代完全一致[5]。因此,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内,铁矿的深部找矿应该以盆地基底以及盆地与隆起区域过渡的部位作为找矿的重点方向。
  2.2深部找矿建议
  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深部找矿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找矿工作开辟新领域的前提条件。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铁矿找矿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深部找矿的过程中,需要统一安排相关的科研及勘查工作,实现各项工作的协调统一。同时,应该在矿产勘查项目中列入适当比例的科研项目专用资金,从而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2)科研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产学研”三者结合起来,在成矿区内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形成跨行业部门的多重体系,基础性的课题需要坚持将生产单位作为主体,而其他课题则应当保证科研院校和机构的主体地位。
  (3)可以通过在长江中下游铁矿成矿带内选择1至2个铁矿富集区域进行深部矿产资源潜力的勘查,同时应该在现场或附近区域内建立长期的科研基地或者地质实验室,从而保证勘查资料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和现场试验。
  3结论
  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该区域内的找矿工作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历史,找矿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目前已探明的铁矿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扩大铁矿找矿的方向,向纵深方向发展,主要将找矿范围锁定在1500-2000m深度岩层内。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深部找矿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为该区域内铁矿深部找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推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毓川,常印佛,裴荣富等.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2]王鹏程,李三忠,刘鑫等.长江中下游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及成因机制.岩石学报,2012,28(10):3418-3430.
  [3]周涛发,范裕,袁峰等.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与矿产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12,20(10):3051-3066.
  [4]吕庆田,杨竹森,严加永等.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成矿潜力找矿思路与初步尝试--以铜陵矿集区为实例[J].地质学报,2007,81(7):865-881.
其他文献
[摘要]赣南很多钨矿山都面临着资源危机,寻找接替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思路:"老矿区探边、摸底、攻新、找盲,新矿区寻找隐伏矿",本文从西华山、荡坪、西峰、小东坑四个矿区地质概况加以展开,得出找矿应加强综合研究,大胆投入,集体创新与智慧合力方可出效果的结论,上述四个矿区可达中型矿床规模。  [关键词]赣南 钨矿 地质勘查 思路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煤矿掘进生产过程中,常常采用深孔爆破技术,这种技术成本低、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证掘进的质量与效率。本文首先介绍深孔爆破的概念,然后分析深孔爆破技术在煤矿掘进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深孔爆破技术 煤矿掘进 运用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在矿山采掘领域有了较大的成绩,矿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生产总值的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本质上来看,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相关技术的研发以及国家的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对矿山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来推进。本文就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探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等相关内容,以期为实际工作
期刊
[摘要]斑岩型矿床具有其特定的范围与定义。根据我国已发现的斑岩型铀、铜、铅锌、钼、锡、金和稀土等矿床类型,可将斑岩型矿床系列划分为七个亚系列和十四个建造。对于斑岩型矿床而言,其只是超浅成或浅成条件下与长英质斑岩-热液体制有关的有用矿物堆积的一部分。本文将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斑岩型矿床 成矿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
期刊
[摘要]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的大南湖古生代岛弧带内,属于北部北天山洋盆消减时期的产物。本文对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成矿时代进行了一般介绍,并指出了区域内的找矿标志,希望能够对推动区域内找矿等方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带 东天山 地质特征 成矿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
期刊
[摘要]根据大量的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岩心观察,结合古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岔河集油田沙一段地层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沙一段地层可分为上、下两段,分别为扇三角洲沉积和深湖-半深湖沉积,具良好的生、储油条件。对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不同沉积微相储集物性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沉积微相的储集物性特征差异大,说明沉积微相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沙一段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
期刊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横痕滑坡为例对该区滑移-压致拉裂式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变形理论对研究区域进行了二维数值分析和稳定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在暴雨工况下,稳定性欠佳。  [关键词]滑坡 变形理论 形成机理 边坡稳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37-2  安徽省境内皖南山区受地质灾害影
期刊
[摘要]牛苦头矿区为祁漫塔格地区一重要成矿区段,2002年以来在牛苦头矿区探求的多金属资源量超过100万吨。1号磁异常区为牛苦头矿区的一个子区,2012年度已完成勘探工作。本文主要从野外生产及室内综合研究对1号磁异常区的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简析。  [关键词]号异常区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矽卡岩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31-
期刊
[摘要]元阳依里铅多金属矿床位于杨子准地台与兰平思茅褶皱系交接部位,是极为有利的成矿环境。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成矿带分布位置以及构造环境。依里铜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高山寨组第二段千枚岩、板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似层状产出。产状形态与控矿构造关系极为密切,主要产于金竹寨-依里区域性大断裂构造旁侧的次级断裂或层间剥离滑动构造带中。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活化
期刊
[摘要]尕斯库勒N21储层主要属于中-低孔,低-特低渗储层。本文根据优选的孔隙结构参数,结合物性资料将N21储层初步分为4类。因此为该层的进一步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N21储层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储层初步分类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64-1  对孔隙结构的合理分析和评价对此类储层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