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的小朋友对于音乐方面更多的是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去学习它。
  一、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
  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
  1教孩子学会听。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就谈不上音乐。在大自然里让孩子学会听鸟叫、蛙鸣、雨水的嘀嗒、汽车的鸣笛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和孩子一起玩“敲敲听听”的游戏,比比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经常让孩子闭上眼睛,问他们听见了什么声音,在生活中在孩子高兴的时候反复训练孩子的听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使孩子听觉灵敏。
  2教孩子学会记。当孩子对物体的各种声响发生了兴趣,我们就应该进一步要求孩子记住这些声音,将孩子的无意识转换成有意识,这样孩子对各种声响会更加全神贯注、有目的的去听。
  3教孩子学会拍。这里所指的拍就是对孩子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其实孩子自身许多本能的动作也是极富有节奏感的,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哭哭闹闹到说说笑笑,其中包含了许多快慢、强弱、有规律的节奏交替。拍手是孩子们经常的动作,也是孩子们表达内心喜悦的动作,我们可以从拍手开始和孩子玩玩拍手的游戏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4教孩子学会唱。
  5教孩子学会动。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摸索
  1启发学生的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描述出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对于理解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去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含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歌曲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例如我在教学生唱《不在麻烦好妈妈》,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事情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启发学生:“你们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减轻妈妈的负担,能说说帮妈妈做事情的心情吗?”这回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都沉浸在美好的想象的欢乐之中。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的唱起来,好像自己真在帮妈妈劳动,受到妈妈表扬。他们有的高兴的摇晃着小脑袋;甜甜的笑着;有的和同桌兴奋的交流感情,那眼睛活像是在说话;有的和着音乐节奏愉快的拍着手,歌声中充满了真挚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2引导学生的表演、增强学习兴趣。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习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歌词,记住歌词。我是这样做的:(1)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2)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会学生。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设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旧的教授方法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新时代语文教师推陈出新,改掉我们教学中的不足,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社会。虽然我们早就意识到了应该改变语文教学观念,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广大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依然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教学环境的封闭,教育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语文教学“少
期刊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不好教,难就难在如何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难就难在如何把握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系上。农村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并不高,但经过长时间的一线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是真实可用的。根据县信息中心开展语文教研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在学校做了一些了解,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全体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归纳总结为:  1从“实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
期刊
小学生写好作文难,老师写好小学生作文评语更难。因为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评语写得恰到好处,评价准确无误,这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写好小学生作文评语必须要用心去写,否则徒劳无益。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小学生的作文评语,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指导和激励作用呢?  一、评语以鼓励为主  大家知道,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作文是小学生的劳动成果,老
期刊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教师引导孩子积极自主参与、亲身体验是基础。音乐课堂中新的情感体验,不是教师强加给孩子的,而是孩子通过听觉、视觉、运动觉甚至直觉等感觉,用心灵参与体会到的。因此,在课堂上师生如何以平等的身份积极自主参与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便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九义音乐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要注意引导孩子积极参与音乐
期刊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引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一、严格与宽容相结合,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课堂是师生关系得以体现的最佳舞台。这个舞台再也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
期刊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在大语文观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偿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师“全程”示范作文  这里的“全程”示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教师写作实践可以给儿童树立写作的榜样,一个常有文字见诸报端的教师,一定会为学生们所崇拜和效仿。美国新罕布尔大学的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从事写作的专家
期刊
一、以课本为本,品文本之“言”,读出语文味  本色语文课一定离不开“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先生对语文教学有如下的评论:“语文教学是一种以情感带动知识学习的'情知教学',其涉及的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些情感,如人世间的爱恨和冷暖,生命的短暂和崇高,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和悲欢。”“语文课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通过朗读创设出好的学习情景,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读,读出感情。语文课特别强调教师自身的感染力,文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环节,是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改革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评价等多方面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但是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尤其是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相对滞后,仍徘徊于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面对如此教育教学现状,我结合我镇农村小学的实际状况,在提高小学数学作业实效性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一、开展教育实
期刊
做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想要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那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课堂。但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操作策略。  要教好学生,教师就要备好课,把最重要最精炼的东西提取出来,确定好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了解什么。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