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总结我院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体会。方法:染色结果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常用几种特殊染色技巧,以提高阳性率。结果:提高了阳性率,防止了特染中脱片现象。结论:虽然分子生物等研究方法已渗透到各种领域,但许多传统的病理学特殊染色方法仍然是显示病原体,组织及细胞内特殊结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特染技术是对病理常规染色的一种辅助,帮助病理医师完成病理诊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特殊染色;应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20-01
无论现代病理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程度如何,特殊染色技术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特殊染色试剂具有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形成其他技术难以替代的染色方法。因此,配好染料和试剂,规范染色操作,技术掌握是否熟练,经验是否丰富都直接影响制片的质量。现重点介绍和讨论我院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体会。
1 粘液卡红特殊染色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1)配制完成粘液卡红液应存放在4-8 °C冰箱,避光保存。(2)临用前按粘卡液1份加蒸馏水3份配制成粘液卡红液滴染。(3)粘卡液易挥发,需密封保持,染色时应加盖。(4)结果:酸性粘液物质呈红至深玫瑰红色,新型隐球菌荚膜也染成红至深玫瑰红色,其他组织成分浅黄色。
2 新型隐球菌,霉菌六胺银染色
(1)载玻片最好用清洁液处理,染色液必须充分淹盖组织。(2)滴入六胺银原液和六胺银缓冲液混匀,于湿盒内置56°C温箱中孵育30分钟至1小时至切电呈棕黑色,需在镜下控制勿过染,染色过深可缩短56°C温箱中孵育时间。(3)六胺银原液和缓冲液量必须相同。(4)结果:新型隐球菌和霉菌呈清晰的棕黑色至黑色,其他结构为黄色或浅棕色。
3 糖原染色(高碘酸―雪夫氏反應)
(1)过碘酸染色温度不能超过20°C,染色时间限制10分钟。(2)雪夫氏试剂应存放于4°C冰箱,每次使用时应常规恢复至常温。(3)在滴入雪夫氏染液后,切片应放入湿盒加盖染色,以防二氧化硫气体挥发。(4)结果:中性粘多糖呈绛红色。
4 网状纤维染色的应用注意事项
(1)配置氨银液玻璃器皿特别要洗净,可先用稀盐酸泡洗,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烤箱中烤干使用。(2)滴加浓氨水时可用1ml针筒一滴一滴,边加边振荡,使溶液恰好从混浊液变清亮,再加入几滴10%硝酸银液又恢复混浊,后再次逐滴加浓氨水并摇匀,使溶液再次恰好变清亮。(3)配好的氨银液宜用棕色玻璃瓶封闭,放置在4-8°C冰箱中避光保存。(4)高锰酸钾氧化以切片呈棕褐色为度,草酸漂白以切片变白即可,不然极易造成切片脱落。(5)氨银液滴入切片中,在56°C条件下,反应4-8分钟,以液面出现银颗粒折出即可。(6)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元纤维呈深黄色-浅褐色,胞核呈灰黑色。
5 抗酸法的应用
(1)用松节油脱蜡2次,不经酒精洗。(2)滴加石碳酸复红溶液于切片上,以前用玻璃夹夹住以微火加热,事实证明不好控制,现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对照,用湿盒加盖放入85°C温箱加热,即能保持染液冒蒸气,又不会使切片蒸发至干或沸腾,好控制。(3)染液存放在4°C冰箱避光保存。(4)结果:抗酸杆菌呈鲜红色,其它细菌及细胞呈蓝色。
6 刚果红法的应用
(1)本操作较为容易。用碱性酒精分化时要掌握恰当。若分化不足,胶原纤维也可着色;分化过度时淀粉样蛋白也可脱色。(2)苏木素染细胞核不能深,防止对比不清晰。(3)结果:淀粉样物质,红细胞,弹力纤维染红色,细胞核呈蓝色背景淡黄粉色。
参考文献
[1] 刘增辉主编.病理染色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5。
[2] 李学农主编.现代病理与实验诊断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
【关键词】特殊染色;应用;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20-01
无论现代病理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程度如何,特殊染色技术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特殊染色试剂具有比较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形成其他技术难以替代的染色方法。因此,配好染料和试剂,规范染色操作,技术掌握是否熟练,经验是否丰富都直接影响制片的质量。现重点介绍和讨论我院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体会。
1 粘液卡红特殊染色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
(1)配制完成粘液卡红液应存放在4-8 °C冰箱,避光保存。(2)临用前按粘卡液1份加蒸馏水3份配制成粘液卡红液滴染。(3)粘卡液易挥发,需密封保持,染色时应加盖。(4)结果:酸性粘液物质呈红至深玫瑰红色,新型隐球菌荚膜也染成红至深玫瑰红色,其他组织成分浅黄色。
2 新型隐球菌,霉菌六胺银染色
(1)载玻片最好用清洁液处理,染色液必须充分淹盖组织。(2)滴入六胺银原液和六胺银缓冲液混匀,于湿盒内置56°C温箱中孵育30分钟至1小时至切电呈棕黑色,需在镜下控制勿过染,染色过深可缩短56°C温箱中孵育时间。(3)六胺银原液和缓冲液量必须相同。(4)结果:新型隐球菌和霉菌呈清晰的棕黑色至黑色,其他结构为黄色或浅棕色。
3 糖原染色(高碘酸―雪夫氏反應)
(1)过碘酸染色温度不能超过20°C,染色时间限制10分钟。(2)雪夫氏试剂应存放于4°C冰箱,每次使用时应常规恢复至常温。(3)在滴入雪夫氏染液后,切片应放入湿盒加盖染色,以防二氧化硫气体挥发。(4)结果:中性粘多糖呈绛红色。
4 网状纤维染色的应用注意事项
(1)配置氨银液玻璃器皿特别要洗净,可先用稀盐酸泡洗,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烤箱中烤干使用。(2)滴加浓氨水时可用1ml针筒一滴一滴,边加边振荡,使溶液恰好从混浊液变清亮,再加入几滴10%硝酸银液又恢复混浊,后再次逐滴加浓氨水并摇匀,使溶液再次恰好变清亮。(3)配好的氨银液宜用棕色玻璃瓶封闭,放置在4-8°C冰箱中避光保存。(4)高锰酸钾氧化以切片呈棕褐色为度,草酸漂白以切片变白即可,不然极易造成切片脱落。(5)氨银液滴入切片中,在56°C条件下,反应4-8分钟,以液面出现银颗粒折出即可。(6)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元纤维呈深黄色-浅褐色,胞核呈灰黑色。
5 抗酸法的应用
(1)用松节油脱蜡2次,不经酒精洗。(2)滴加石碳酸复红溶液于切片上,以前用玻璃夹夹住以微火加热,事实证明不好控制,现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对照,用湿盒加盖放入85°C温箱加热,即能保持染液冒蒸气,又不会使切片蒸发至干或沸腾,好控制。(3)染液存放在4°C冰箱避光保存。(4)结果:抗酸杆菌呈鲜红色,其它细菌及细胞呈蓝色。
6 刚果红法的应用
(1)本操作较为容易。用碱性酒精分化时要掌握恰当。若分化不足,胶原纤维也可着色;分化过度时淀粉样蛋白也可脱色。(2)苏木素染细胞核不能深,防止对比不清晰。(3)结果:淀粉样物质,红细胞,弹力纤维染红色,细胞核呈蓝色背景淡黄粉色。
参考文献
[1] 刘增辉主编.病理染色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5。
[2] 李学农主编.现代病理与实验诊断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