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标记-再捕获法在工伤漏报调查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捕获-标记-再捕获法(capture-mark-recapture,CMR),对某钢铁企业1997~2002年登记和工人回忆两种不同来源的非致死性工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此期间登记的非致死性工伤病例为47例,工人回忆的非致死性工伤病例为158例,估计实际发生的工伤病例为185例,漏报率高达74.59%;登记病例中休工日在30 d以内的只占7.70%,而漏报病例占68.64%,登记病例和漏报病例的休工日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说明工伤漏报主要集中在休工日30 d以内的轻伤者,应加强对此类工伤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二巯丙磺钠(Na-DMPS)对动物体内毒鼠强排泄的影响.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染毒家兔的毒鼠强血浆浓度和尿液含量,并进行代谢动力学分析.结果 Na-DMPS没有
通过经验法、类比分析法,识别某新建燃油电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可行,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毒物代谢动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毒物代谢动力学数学模型在职业接触化学物的危险性评估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探讨了利用数学模型研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