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化视域下的诗歌新变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诗歌领域的变革最具典型性。越文化的深厚积淀,曾崛起由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又涌现徐志摩、艾青、戴望舒等一大批引领中国新诗潮的著名诗人,他们发起对旧诗的全面冲击,为诗歌新变促成文学转型提供了范例。越地新诗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通过对世界文学新潮的吸纳,实现了新诗学理论的建构;灌注清新的时代性色调,体现了审美现代性崛起;在传统与现代、中西艺术融合中,拓展了新诗创作深化路径;在多维诗美形态探索中,开启了新诗体式完善的多种途径。从越文化视角透视诗歌新变,当能从一个侧面阐释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
其他文献
"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是新时代的新使命,亟需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根据浙江方言的具体情况,从浙江方言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建设、濒危方言和地方口头文化的抢救保存、方言文化
大运河文化遗产并不必然与国家形象相联接。在当下的形象之争中,面对全球化语境中文明的断层线以及西方话语在现代性话语中一贯的强势地位,我国需征召能体现自身丰厚历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