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353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生物学科的教学方式不能同于文科类学科,恪守陈规和死记硬背是生物学习的两大弊病。生物学科理论的形成都是经过了实践的考验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种或几种合适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应内容。但是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我国应试教育大背景,往往难以两全。本文根据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只有一种,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在下面记录,然后背下来,最后考试,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单向教学。这种形式下,学生也许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兴趣却会因为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而大打折扣。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能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生物,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新课改理念没有深入教师实际教学工作。
  新课改相关条例和生物学科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增加一些实验环节。比如在讲解细胞结构这一课时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来到实验室,利用显微镜的设备,大胆动手操作与实践。原本课本上枯燥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可见,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应章节的记忆,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方法,仍然以陈旧的单向授课的方式教学。如此一来,原本源于生活实际的内容就容易被人为地与实际生活剥离开来。不但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不到释放,就连教师也会渐渐变得疲惫,教学工作渐渐变得被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不到提高,最终阻碍新课改的推进。
  2.教学主客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不同于西方课堂的充分自助,我国教育体制下的课堂往往比较“守规矩”,学生与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客体,他们之间的交流往往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短暂的课堂时间也有大部分由老师掌控。如此一来教师就很难掌握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不能对症下药,无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而学生有一系列疑问也无处寻找解答,长此以往会积聚很多疑问,无疑无益于接下来的学习,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教师积极开发新颖有趣、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案。
  针对这一措施,教师首先要掌握好教学的重点,并且结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进度及掌握程度制订形式新颖、与众不同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条件的允许而定,比如加入图片、视频、音频的放映,寓教于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热情,进而推动新教改的进程并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生物实验的环节,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单一的讲授往往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及深刻记忆,于是教师就需要将动手实践的部分加入到日常教学中与常规讲授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多动手,亲手证实一项理论或见证一种结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自己亲手证实的结果,学生会更加容易记忆与理解。动手的形式不一定局限于仪器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探讨等。例如在讲解组织液的时候,可以以过敏、水肿等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实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强学生生物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对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记忆起来会更容易,教学工作的推进也会更顺利。
  3.开发更多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
  只有在当一个人对于某件事物很感兴趣的前提下,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生物时也是如此,要想让生物教学工作更顺利地开展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简单来说,教学工作者必须为学生营造不同与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新颖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的地点可以是开放性的,不再局限于教室。比如在讲解生态环境这一章节的时候,内容是完全开放性的,这时候让学生展开讨论一定好于死记硬背。怎么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问题远不止一个答案,而群体讨论过后,不仅答案纷繁多样,学生也容易记住,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结语
  生物不同与文科,只靠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候的核心目标不再是记住而变成了怎么记住。学习生物要求学生具备自主探索的能力,要将常规的教授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我们要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让原本枯燥死板的课堂变成学生求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康仕川.初中生物的探究式学习[N].广元日报,2010.
  [2]徐林军.实验让初中生物课堂更精彩[N].学知报,2011.
  [3]胡明,李少毅.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薛春江.浅谈新课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实验教学研究,2009(8).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中学各学科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方向。21世纪,如何在化学教育中促进学生的转型、变革和发展,无疑是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新挑战。特别是对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现代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和改革开放意识等现代意识的培养,对初中化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现代意识 培养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在数理化教育教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学生考高分的一个很重要的模块,每年的分值在二十五分左右。由于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因而成为高中化学的难点、高考的热点。不少学生抱怨有机化学难学,是化学学习的分化点。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常见困难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
摘 要: 初中阶段的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阶段,高中化学是对初中化学的更高层次的延伸,这种延伸性不仅体现在化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包括学习方法上的延伸。目前,由于教师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方面所做的研究不够深入,致使学生在步入高中后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下降,降低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作者针对目前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几点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
摘 要: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本教育理念,以前置性任务激励学习自学,依靠合作交流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以“导”和“合”有效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 以生为本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时效性  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理念是主张把核心性学习交给学生,将知识构建过程作为演练场,让学生在自主生成和自我发展中形成能力,以便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课前提供学生易学、好学的前置性任务和
摘 要: 从问题化教学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的教学环境,有助于解决不同类型的教学问题。教学环境设计的目标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感知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从认知冲突、真实性、交互性、多样性入手,可以灵活有效地创设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关键词: 问题化教学环境设计 认知冲突 真实性 交互性 多样性  近年来在教学设计的发展中,教学环境设
摘 要: 要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需要向课堂要质量。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标准并不是教师讲了多少内容,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所以,教师要冲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把学生的学习放在教学的首位。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加码,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加重。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
HDN-1是本研究室从一株南极来源树粉胞属真菌Oidiodendron truncatum GW3-13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得到的,属于含有新颖三硫桥结构的epipolythiodioxopiperazine (ETP)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