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支柱。打造特色文化,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华北油田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着眼特色,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铸企业之魂、育企业之本、谋企业之道、塑企业之形,推动了油田持续健康发展。公司先后获得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单位、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等称号。
突出特色 把握内涵
“創业創新、精细管理、和谐共建”是华北油田特色文化的主要内容。精细管理文化是核心,創业創新文化是基础和源泉,和谐共建文化是有效保证。
創业創新文化。华北油田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創业創新的历史。在油田初期表现为强烈的創业精神,随着油田的发展进步,創业与創新相随相伴、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主旋律。油田在35年的建设、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用創业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創新的视野认识每一个事物,在創业的过程中体现着創新,在創新的过程中蕴含着創业。突出創业創新文化,就要直面困难和压力,不等不靠、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用青春和生命、智慧和汗水、激情和责任建设油田;就要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积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产量,挖掘自身潜力,盘活人才资源,推动油田持续发展。
精细管理文化。精细管理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华北油田的实践与弘扬,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继承和升华,是华北油田几代石油人及领导者管理经验、智慧的结晶。突出精细管理文化,就要以“全方位整体优化、全要素经济评价、全过程系统控制”为核心,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之路;就要以公司管理体系为制度保证,把精细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流程、每个程序,体现到各个环节;就要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知难而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把每一个成绩当作新的起点,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就要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創造性为根本要求,开拓思维,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进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和谐共建文化。和谐共建文化随着油田的发展进程而逐步形成并持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的和谐共建文化,已被广大干部员工认知认同,成为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保证。突出和谐共建文化,就要积极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大力构建和谐企业;就要以矿区协调发展大局为重,强化“发展共谋、环境共建、稳定共抓、责任共担”的大局意识,实现企业与地方、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就要瞄准油田“二次創业、再铸辉煌”愿景,不断加快发展,持续推进“安全环保型、平安稳定型、功能完善型、住房宜居型、健康卫生型、文化繁荣型、环境优美型、协作共建型”社区建设,努力实现本质稳定、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的和谐矿区建设目标。
注重培育 深植基层
夯实思想基础。突出正面灌输,采取在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内部刊物开辟主题征文和专题图片、电视短片征集等形式,举办“弘扬大庆精神,推进华北油田二次創业、再铸辉煌”主题演讲,编写《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青少年读本》,组织“我为祖国献石油”群众性歌咏大赛等活动,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全体干部员工努力实现发展目标的激情、攻克困难的勇气和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大力弘扬二连油田艰苦奋斗精神、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执着奉献精神、中国石油榜样靳占忠精神、曹树祥精神。撰写出版反映二连油田艰苦奋斗精神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储备》、通讯集《草原深处铁人魂》,撰写反映山西煤层气开发的长篇报告文学,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构筑全体员工共同的思想基础。
丰富理念体系。公司在不断完善、丰富原有企业文化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持续概括、总结、提炼新的理念,逐步形成更加完善、更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加大理念体系的普及和宣贯力度,编发理念宣传卡、宣传册,编印《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故事集》,开展石油格言征集,在主要工作场所、生产现场、街道社区张贴宣传挂图等,促进广大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定期进行考查考核,及时修订完善,推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
浓厚文化氛围。坚持把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延伸,以陶冶情操,鼓舞士气,凝聚队伍,营造氛围。不断加强群众文艺组织建设。华北油田文联现有作家、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音乐家、舞蹈家、电视艺术家、戏剧家、曲艺家、集邮、收藏等11个协会,会员2 000多名。各协会每年在省部级以上的演出、展览、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近百种,发表作品近千件,华北油田文联获得全国优秀企业文联,并连续15年获得河北省先进文联、河北省先进企业文联等荣誉称号。坚持举办连续性文化艺术活动,形成了“华北油田文化(体育)艺术节”品牌。“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每届为期5个月,期间举办各个层面的演出、展览、比赛等活动上千场(次)。此外,广大文艺骨干、爱好者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創作了大量反映石油人生产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油田矿区形成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立足实践 持续深化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从树标杆、抓典型入手,大力开展子文化示范点建设,推广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集中展示公司企业文化成果。经常性地开展文化建设交流参观活动,分享創建经验,增强創建力度,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主题为“知行合一、岗位实践、創新創效”的“文化理念岗位实践”活动,鼓励各基层队站提炼、形成自身特点的“队魂”、“站魂”,深化企业文化的基层实践,提升企业文化的基层建设水平,确保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根据特色文化,尤其是精细管理文化的内涵实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岗位实践活动,优化管理程序,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员工行为,促进特色文化从理念到实践再到行为习惯的深层转变,切实把特色文化落实到基层生产经营建设的各个环节。
选树文化英模典型。持续总结和宣传中国石油榜样靳占忠、曹树祥、华北油田旗帜、华北油田榜样、劳动模范、“华北油田十大好人”、“感动油田人物”、“十佳职业道德模范”等一大批有强大辐射效应和引领作用的先进榜样。积极选树各业务板块、各个层面的新典型,搞好规划,創新载体,不断丰富和壮大英模群体。注重抓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着力提升典型的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引领力,通过编印出版图书,制作宣传光盘和专题片,组织撰写报告文学,举办大型颁奖晚会等,使英模形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先进有名、先进光荣、先进幸福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英模典型的导向、示范和激励作用。
统一规范视觉形象。积极开展视觉形象应用指导工作,组织视觉形象学习培训,制定公司企业标识应用管理办法,下发《标识应用与管理指南》,规范“中国石油”标识在主要建筑物、办公场所、重要公共场所、办公用品、印刷品、宣传品和设备等方面的使用与管理。对基层建设示范点和特色子文化示范点的视觉形象进行统一规划,制定方案,分步实施;召开现场观摩学习交流会,推进视觉形象进一步规范。加强厂容厂貌和和谐矿区建设,創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亮点,展示干部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完善长效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委重点工作,成立两级组织机构,形成了领导负责、专业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统筹安排企业文化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体育场所的资金,并纳入公司预算,专门列支,专款专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投入。建立企业文化调研机制,形成了调查、立项、研究、评审的企业文化课题运作模式。
(作者系华北油田公司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文化处副处长、公司团委书记)(责任编辑:胡 正)
突出特色 把握内涵
“創业創新、精细管理、和谐共建”是华北油田特色文化的主要内容。精细管理文化是核心,創业創新文化是基础和源泉,和谐共建文化是有效保证。
創业創新文化。华北油田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創业創新的历史。在油田初期表现为强烈的創业精神,随着油田的发展进步,創业与創新相随相伴、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主旋律。油田在35年的建设、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用創业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創新的视野认识每一个事物,在創业的过程中体现着創新,在創新的过程中蕴含着創业。突出創业創新文化,就要直面困难和压力,不等不靠、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用青春和生命、智慧和汗水、激情和责任建设油田;就要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积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产量,挖掘自身潜力,盘活人才资源,推动油田持续发展。
精细管理文化。精细管理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华北油田的实践与弘扬,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继承和升华,是华北油田几代石油人及领导者管理经验、智慧的结晶。突出精细管理文化,就要以“全方位整体优化、全要素经济评价、全过程系统控制”为核心,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之路;就要以公司管理体系为制度保证,把精细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流程、每个程序,体现到各个环节;就要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知难而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把每一个成绩当作新的起点,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就要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創造性为根本要求,开拓思维,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进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和谐共建文化。和谐共建文化随着油田的发展进程而逐步形成并持续深化。内涵不断丰富的和谐共建文化,已被广大干部员工认知认同,成为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保证。突出和谐共建文化,就要积极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大力构建和谐企业;就要以矿区协调发展大局为重,强化“发展共谋、环境共建、稳定共抓、责任共担”的大局意识,实现企业与地方、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就要瞄准油田“二次創业、再铸辉煌”愿景,不断加快发展,持续推进“安全环保型、平安稳定型、功能完善型、住房宜居型、健康卫生型、文化繁荣型、环境优美型、协作共建型”社区建设,努力实现本质稳定、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的和谐矿区建设目标。
注重培育 深植基层
夯实思想基础。突出正面灌输,采取在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内部刊物开辟主题征文和专题图片、电视短片征集等形式,举办“弘扬大庆精神,推进华北油田二次創业、再铸辉煌”主题演讲,编写《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青少年读本》,组织“我为祖国献石油”群众性歌咏大赛等活动,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全体干部员工努力实现发展目标的激情、攻克困难的勇气和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大力弘扬二连油田艰苦奋斗精神、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执着奉献精神、中国石油榜样靳占忠精神、曹树祥精神。撰写出版反映二连油田艰苦奋斗精神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储备》、通讯集《草原深处铁人魂》,撰写反映山西煤层气开发的长篇报告文学,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构筑全体员工共同的思想基础。
丰富理念体系。公司在不断完善、丰富原有企业文化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持续概括、总结、提炼新的理念,逐步形成更加完善、更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加大理念体系的普及和宣贯力度,编发理念宣传卡、宣传册,编印《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故事集》,开展石油格言征集,在主要工作场所、生产现场、街道社区张贴宣传挂图等,促进广大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定期进行考查考核,及时修订完善,推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
浓厚文化氛围。坚持把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延伸,以陶冶情操,鼓舞士气,凝聚队伍,营造氛围。不断加强群众文艺组织建设。华北油田文联现有作家、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音乐家、舞蹈家、电视艺术家、戏剧家、曲艺家、集邮、收藏等11个协会,会员2 000多名。各协会每年在省部级以上的演出、展览、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近百种,发表作品近千件,华北油田文联获得全国优秀企业文联,并连续15年获得河北省先进文联、河北省先进企业文联等荣誉称号。坚持举办连续性文化艺术活动,形成了“华北油田文化(体育)艺术节”品牌。“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每届为期5个月,期间举办各个层面的演出、展览、比赛等活动上千场(次)。此外,广大文艺骨干、爱好者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創作了大量反映石油人生产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油田矿区形成了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立足实践 持续深化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从树标杆、抓典型入手,大力开展子文化示范点建设,推广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集中展示公司企业文化成果。经常性地开展文化建设交流参观活动,分享創建经验,增强創建力度,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主题为“知行合一、岗位实践、創新創效”的“文化理念岗位实践”活动,鼓励各基层队站提炼、形成自身特点的“队魂”、“站魂”,深化企业文化的基层实践,提升企业文化的基层建设水平,确保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根据特色文化,尤其是精细管理文化的内涵实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文化岗位实践活动,优化管理程序,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员工行为,促进特色文化从理念到实践再到行为习惯的深层转变,切实把特色文化落实到基层生产经营建设的各个环节。
选树文化英模典型。持续总结和宣传中国石油榜样靳占忠、曹树祥、华北油田旗帜、华北油田榜样、劳动模范、“华北油田十大好人”、“感动油田人物”、“十佳职业道德模范”等一大批有强大辐射效应和引领作用的先进榜样。积极选树各业务板块、各个层面的新典型,搞好规划,創新载体,不断丰富和壮大英模群体。注重抓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着力提升典型的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引领力,通过编印出版图书,制作宣传光盘和专题片,组织撰写报告文学,举办大型颁奖晚会等,使英模形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先进有名、先进光荣、先进幸福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英模典型的导向、示范和激励作用。
统一规范视觉形象。积极开展视觉形象应用指导工作,组织视觉形象学习培训,制定公司企业标识应用管理办法,下发《标识应用与管理指南》,规范“中国石油”标识在主要建筑物、办公场所、重要公共场所、办公用品、印刷品、宣传品和设备等方面的使用与管理。对基层建设示范点和特色子文化示范点的视觉形象进行统一规划,制定方案,分步实施;召开现场观摩学习交流会,推进视觉形象进一步规范。加强厂容厂貌和和谐矿区建设,創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亮点,展示干部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完善长效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委重点工作,成立两级组织机构,形成了领导负责、专业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统筹安排企业文化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体育场所的资金,并纳入公司预算,专门列支,专款专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投入。建立企业文化调研机制,形成了调查、立项、研究、评审的企业文化课题运作模式。
(作者系华北油田公司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文化处副处长、公司团委书记)(责任编辑: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