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课应用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势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其强大的教学辅助手段,把有形、有声、有情的教学内容组合起来,已经融入了化学教学。网络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很容易吸引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微课 化学教学 优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当代初中学生对学习有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化学教学的需求,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广泛使用网络微课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网络微课能容易的展现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培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有的概念及原理较为抽象。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是初中化学教学难点,因其很难观察,比较抽象,故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很难理解教学内容。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单靠语言叙述和文字书写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微课的动画演示可以将化学反应的细微变化放大展示,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弥补化学反应微观教学的不足。
  二、网络微课可以补充化学实验课程的不足,实现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
  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有许多存在着危险,不适合学生在课堂进行实验,同时,有部分学校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学生对每一个实验进行实际操作。这些实验在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现在则可利用相应的微课来展示,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这些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不能亲自操作的实验,教师运用网络微课实施教学,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增加对化学实验的体会,从而掌握化学知识。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有毒,而且高温的一氧化碳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网络微课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网络上自己组装仪器,如果操作不当,计算机对危险场面进行模拟,试管就会炸裂或者实验看不到黑色粉末变红,这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没办法进行。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予以解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教师运用网络微课补充,最大限度发挥实验作用的优越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了条件。
  三、网络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微课授课时间较短、内容简练,生动的语言有效的增加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学方式符合初中学生习惯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特点,使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产生好感,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内,教师已经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四、网络微课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师生讨论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或课本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网络微课使课堂讲授与课后讨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课堂上没有听懂的或者存在问题的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通过网络教学视频合理科学地使用网络共享资源,利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让学生发表看法,交流心得,得出最佳结论。学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增进师生感情,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网络微课是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方式,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功能,充分地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有效地实现化学教学的目的。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微课进行教学,掌握好使用的尺度,克服局限性,充分发挥网络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本文系2016年庆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利用网络微课提高农村中学化学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正宁县周家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由原来的解决温饱进而发展为追求健康的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拥有健康的体魄尤为重要,中学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树立终身锻炼意识,目的是通过体育锻炼,使中学生身心得到发展,形成正确而健康的锻炼习惯,使中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意识培养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借助微课技术来辅助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最大程度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促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内获得自身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微课教学模式的功效,教师则需要不断进行先进微课教学理念运用经验的学习,同时还需要在因地制宜运用所学习理念的过程中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
【内容摘要】对于广大的高中生而言,政治教学可以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政治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从而帮助高中生更加深入地咋掌握政治知识,并运用于其他学科当中。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并未充分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教师没有因材施教以及课堂评价具有单一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对策,分别是突出政治指向性、变革
【内容摘要】在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丰富体育知识,熟练体育技能,渗透体育精神的主要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教师对体育课堂的实践效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制约以及高考压力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参与热情不高,体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针对高中体育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教学发展策略,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
【内容摘要】政治是门必修课,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研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创设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升。另外,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从新的角度引入趣味元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生命”的教育意义真正地展现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政治“生命”课堂有效的构建策略。
【内容摘要】初中作为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在初中时期会逐渐摆脱孩童时的稚嫩,学会成长。语文学科在初中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采取什么方法来创造一个教学效率高的课堂是初中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探究,包括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制约、不合理的初中语文教育观念的指引等不足。同时本文还将改进不足之处的方法作如下阐述,以此来为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于现阶段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度不高,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锻炼,提出解决方案。借助小组合作以及课堂展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组学习 课堂展示 综合素养 学习兴趣  一、现状反思  在語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的参与度较低。尤其是在课堂发言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不高,缺
【内容摘要】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革新进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在积极地探索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更少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使得地理课堂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有效性 兴趣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情况下,用更少
【内容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便成了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领学生学会数字化学习,鼓励和指导学生多多参与实践活动,以使学生形成真实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意識 数字化学习 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人类带进了信息化和世界化的时代,不同区域
【内容摘要】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数学,让每个教师都在积极寻求能够满足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但是学无止境,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不断地去发现新的符合要求的方法,一直进步,一直先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  小学是学生学业最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较早的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